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276|回复: 26

还是脚踏实地实话实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5 20: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乡快乐人 于 2016-6-27 06:15 编辑

歌声嘹亮 发表于 2016-6-6 11:29
中国门球掌门人张娜有句名言是怎样说的:我们门球没有竞技的命,但不能养出竞技的病。请众网友仔细品味此话 ...


  非常欣赏与赞成张娜秘书长的活,不能将娱乐为主中含有的竞技硬往专业竞技上拉,那样就将门球拉偏了。  门球不是永远没有竞技的命,起码在当前时代,因为门球的原设计就是娱乐,并在娱乐中有些小竞技,来吸引广大群众来参与锻炼身心。
  这就是当前对于门球发展的大意见分歧。脱离现实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门球尤其适合退休人员的锻炼与娱乐,如果要改成以竞技为主,名称就得改,不然仍然是接班的年轻人奇缺。
  门球要以竞技为主,发展以单人赛或双人赛为主的所谓竞技体育为中心,中国的社会现实情况不太允许,大量的门球资源不可能为极少数人占有。这不是门球发展的方向。
  发展群体门球运动,是大方向,动员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尤其是动员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参与门球健身运动,仍然是当前的大方向。那种以高奖金,高刺激的手段来发展门球显然是不对路的。因为参与门球运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太小了。
  门球是很好的健身运动,尤其是对于退休或刚刚退休或将要退休的老年人来说,太适合了。那些老年人仍然是门球的主力军,怎样去发动他们,提高他们打门球的积极性,怎样去让更多的领导去关心他们,支持他们,是当前门球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现今中国的门球赛的最高档次,中国门球冠军赛,赛场上有几个20至45至50岁之间的人。仔细看尽是些所谓的年轻人也大都是60岁左右的人,当然他们目前是门球的精英。就是在奥运会或亚运会上,真有现在的门球,中国的大部分人有几个会愿意或自愿或自觉像看乒乓球比赛一样去看这些所谓的年轻人,其实大多是皱纹纵横的老年或接近老年的人比赛呢?这就是现实。
  稳下心来,打好现在的门球,为发展门球真正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踏踏实实遵守现在的门球竞赛规则,将门球推向热火朝天的群体运动。
  像门球的鼎盛期一样,许多退、离休人员早起晚归,争先恐后,不离门球场,维护门球场,不间断地举行单位与单位,系统与系统,地市与地市之间的团体门球赛。那时,那些打球参赛的,观看的,鼓励的,参谋的,你追我敢的,那种场景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常常另老门球人回忆,那是一种幸福,那是一种快乐,那真是一种锻炼身心的好运动。

点评

为新乡快乐人老师的《还是脚踏实地实话实说》点赞!  发表于 2016-6-30 01:06
听天由命,不是强者的作风,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才是门球的发展方向,究竟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还是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哪一个利于门球发展,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发表于 2016-6-26 20:09
发表于 2016-6-25 21: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的最终精华体现在门球人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气氛和谐,

共享发展。我认为这是最终目的,不知对不对?

点评

支持,门球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参加打球的人的强身健腦的。  发表于 2016-6-29 1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5 21: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新乡快乐人老师【还是脚踏实地实话实说 】的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5 21: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见解。给老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5 23: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实说,给老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00: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新乡快乐人老师【还是脚踏实地实话实说 】的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0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报道,请问是张娜袐书长什么时候的讲话,对什么人的讲话?我赞同,门球是游戏,是玩,是健身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06: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种以高奖金,高刺激的手段来发展门球显然是不对路的。
不对路?为什么都这么干?因为不这么干,就没有参赛积极性、没经费。
我理解张娜秘书长的话,不是反对门球向竞技型发展,中冠赛不是她创建的吗。上任伊始抓联赛多下力?她说的没有竞技的命,是从国家体总项目分类说的,门球是群体项目,没有列入竞技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07: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秘书长此语需要知道她说此话的环境和上下文,才能领会其含义,因此盼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08: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的单打与双打的演变:
  2003年退休后,老干部科长动员我打门球,我就愉快地参加了门球队,当时的队内有3名离休人员,他们对我都很热情,见我参加了队,由于一开始我什么也不懂,老同志连挂分也不让我挂。
  没有多久,就开始参加市门协组织的比赛了,老同志积极让我上场。那时的比赛往往都是团体赛结束后,再附带有一人二球赛,二人四球赛,还有个人报名的单项技术表演赛。热火朝天,你追我赶,好不热闹。
  还有,几乎个个都是为了到球场争一席之地,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天不明就跑向球场占位,唯恐连练球的一小片地方也占不住。
  为了鼓励我,离休的老同志甘愿与我这个几乎一点也还不懂门球技术的配对打二人四球赛,我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非常感激他们的,是他们真正地将我引入了门球队伍。
  一人二球赛,15分钟一场球。二人四球赛,20分钟一场球。那时报名参赛的人也很多,我现在还常想,为什么那时他们的参赛积极性那么高呢?
  一人2球赛,与二人4 球赛,到现在我还认为,那种比赛突出的技术性还是比较强的,远比现在一人五球赛要优越的多。观众饶有兴趣,往往出现所谓的新手打垮老手,我就是练球一年半后,还是所谓的新手时,在三天内连得了两个第一(一人2球和二人4球赛)。比如,一人二球赛时,我还不懂战术,进了一门就进二门,几乎不脱空,15分钟比赛时间,最快只有不到四分钟我就两球全上柱赢了。

  从此,我更热爱门球了,我就更下功夫练习技术了;从此,我就认为一人二球赛突出的主要是技术;从此我就常常盼望经常举行一人二球赛。那时很多人笑我不懂战术,见门就进,见球就打。可那时我的运气好,在没有撞击准他球时,自球刚好不出界落在边线上或靠近边线,好多观看的人都捧腹大笑,可能是一笑我无知,二笑我可能要赢老技术能手了。
  自从不再见一人二球赛后,改成了一人五球赛,气氛大变了,现场观看的人少了,时间拖的太长了,参赛的人少了,爱打门球人埋怨占场地时间太长了,影响了他们打球。往往打到最后球场上只剩下参赛的2-4个人和几个负责人。
  一人五球赛,好是好,因为战术要求高,就像有的网友说的,目前规则突出的是战术。
  相比,一人二球赛,技术体现的很明显,很适合目前斗技术。我的体会的是:一人二球赛突出了技术为主。团体赛之余,搞个一人二球赛竞竞技很爽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09: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主的论述!
         门球,由于先天不足和自身特性的局限,达不到竞技要求,就不可能成为竞技项目。
         说它后继无人,也无依据。全国各地赛事轰轰烈烈,到处新建人工草坪球场,球槌卖到1000元以上一支,网上论门球热火朝天,一派蓬勃发展景象。
         说明,门球不能以人数多少论兴衰!也不是以是不是竞技项目论发展!
         人们喜爱的项目,自然积极参加;人们不喜爱的项目,打死也不会参加。
         很多事,应顺其自然,何必强求!
         门球,何为兴、何为衰?以什么为标准!              

点评

谢谢三丰羊老师的点评!  发表于 2016-6-26 11:03
此话说的实在,支持老师的观点。  发表于 2016-6-26 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10: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报道!实话实说,门球是群体项目。比赛就是竞技,群体项目也不乏竞技。

点评

比赛就是竟技,支持这个观点。门球因竞技所以比散步、街舞,太极拳更有吸引力。 。  发表于 2016-6-29 17:16
比赛就是竞技,我很赞成。  发表于 2016-6-27 06: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14: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以为这句“我们门球没有竞技的命,但不能养出竞技体育的病”是什么名言警句。门球运动是一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与大众群众是否有关,是管理者的问题;比赛中出现的不良风气,也是管理者的责任。赛制不严谨,制度不规范,规则有漏洞,判罚不公平,也就是说所谓的命和病,第一位的责任也是管理者。纠正门球场上的不正之风,不要用命和病来说事。

点评

规则的最大漏洞是竞技不明显,不突出,所以缺少观赏性,几乎无观众。  发表于 2016-6-27 0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16: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是比较适宜中老年人参与的一项健身运动。

点评

目前的门球比较适宜中、老年人运动,不太适合青少年运动,这才是真正事实。  发表于 2016-6-27 0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21:1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也难怪有人讽刺门球活动现状,写了一幅对联,叫做 京城假太监摆谱   山野真土豪花钱     横批是   与汝何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