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诸暨人老骆 于 2016-6-14 17:51 编辑
在唐末五代时期,浙江新登(今属富阳市境内)。有一位诗人、文学家、思想家罗隐,写下了这样一首美妙的诗歌,“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以非常洗练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辛勤劳作,采花酿蜜来赞美蜜蜂的高尚品格,也是对那些坐而不劳、坐享其成、说三道四的一种讽刺。小蜜蜂短暂的一生,采花酿蜜,从不懈怠,把辛苦给自己,却把甜美给了别人。这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使人感慨无穷。在嵊州市门球圈内,传颂着一位年逾八旬的采花酿蜜之人,球友们都叫他为“放父”(化名),大家之所以这样称呼他,大概缘由有二:一他是门球界的老前辈,是嵊州门球的奠基人和引路人,二他曾经当过嵊县的副县长,人大常委会的副主任,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球友们尊敬他,爱戴他,还因为是他为门球的付出太多太多,他像蜜蜂一样搏采百花,苦心经营,不辞辛苦,把甜美献给了门球。
在门球的初创阶段,他亲自组队,建班,征地,选址,筹资,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球场,奠定了嵊州门球发展的基础。多年以来,嵊州门球协会没有固定的活动经费,一直靠“乞讨”度日,由于他的不懈努力,自从08年起,争取到财政一定数额的拨款,才得以正常运作。近几年来,周边地区门球运动发展很快,嵊州门球与兄弟县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由于“放父”等一批老领导不断的呼吁,增大了门球文化的宣传,他们利用大会小会等方式,把门球的文化元素在民众中发酵,让门球的乐曲在领导耳边回响。从而赢得了嵊州门球的一席之地,乡镇门球的发展,一个又一个门球场馆的建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最近门球馆的建设到了关键的时刻,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问题,眼看百年大计的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放父”闻后主动出马,为门球协会又一次排忧解难,消除了难以消除的愁云,多少年来,“放父”总是这样,及时的把甜美送到了甜美事业最需要的地方。
事后王樟根会长深有感触的说:“放父”是我们的援军之帅,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岁月催人老,年龄不饶人,如今仿佛他老了,打球参赛的频率渐渐的少去,但他那颗滚烫的门球之心,始终暖和着门球人,他那种不辞劳苦,采花酿蜜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鼓舞着人们。
“放父”,我们爱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