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535|回复: 20

为竞技型门球铺路架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4 19: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军旗 于 2017-3-19 08:02 编辑

为竞技型门球铺路架桥
近年来,我国门球运动向竞技型发展的趋势明显,十年前创建的”中冠赛”、单打争霸赛,开了竞技门球的先河,去年开始的全国联赛,则更进一步体现了竞技型比赛的特点。但是,这些仅仅是良好的开端,且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从长远看,要让她健康成长,逐步达到成熟,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   首先要消除对竞技型比赛认识上的偏见,尤其是各级领导层。我国门球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现在,仍然主要由涉老部门领导,各级门协多数都有个“老字号婆婆”。涉老部门把门球仅仅作为老年人的健身项目,这很正常。从维护老人权益的角度,不支持年轻人的竞技型比赛,也无可厚非,人家管的就是老年人的活动么。这也是中冠赛始终“两头热,中间冷”的原因所在。这是个体制问题,国家体总如有一纸文件改变现体制,当然是再好不过,可在没改之前,只能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多数人认识到,竞技门球的出现,是这项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必然结果。它产生于中国,说明中国门球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包括日本,我们是后来居上,这很正常,也值得中国门球人骄傲。把门球运动定位为老年人康乐健身的项目,是老年人的“专利”,是不全面的,也是极为有害的。竞技康乐并存,相辅相成,是多数体育项目的共同特点,门球当然也不例外,涉老部门既然“代管”门球,应该支持、欢迎年轻人参加门球活动,包括比赛。
二、   提高门球比赛的观赏性。比赛有观赏性,才会有观众。而要有观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民众看得懂,二是好看。现在的门球比赛,这两个条件还都不具备。战术复杂,打十几年球的人,不懂战术的占80%以上,何况一般民众呢。门球比赛节奏慢,还经常出现一方全部或大部分球出界,一方打,另一方无还手权力的“一边倒”现象,这样的比赛,能有观赏性吗。观众看体育比赛,看什么呢,是看高超的技术、技能,不是看战术(棋类除外)。是看速度、难度、精准度、娴熟默契的配合。所以,提高门球比赛观赏性的改革思路,应该是:简化战术,提高技术,加快节奏,杜绝“政策性一边倒”。
具体改革措施是,规定“将对方球打出界外,为犯规行为。停杆,对方出界球,放回出界处压线(外投影),为界内球。”这一规定能使界外球减少95%,高水平的比赛,甚至可以达到全场不出现界外球。10个球都在场内,每次轮及上场击球,都有进攻、得分的机会。战术的设计,不再以消灭对方球和不被对方消灭为主,而改为以得分和破坏对方得分为主。这就大大简化了战术,也降低了战术和偶然性左右胜负的占比,真正实现技术主导比赛胜负。
我们从2013年,开始研究门球比赛界外球过多的问题,它的负面影响,形成的原因,解决的办法。经过多场试验,认为这种改法是最彻底、最简便、且易于国际规则融合(接轨)的解决方案。2014年还举行了正式比赛,反映很好。之后我们又连续这样玩了一年多,现在还在这样玩。这一改革方案,达到了简化战术,解放(提高)技术,杜绝“政策性一边倒”目的。
三、   保证比赛结果的公正性。现在的规则很多规定不具体,难以执行,例如,涉及比赛时间和距离的的规定,多是含混不清、“猴皮筋”式的大概其条款,伸缩性太大,主管随意性太强,不适用于竞技型比赛。因为竞技型比赛,裁判员判罚所依据的“事实”,必须丁是丁,卯是卯,一是一,二是二,换句话说必须准确,没有“事实准确”这一前提,何谈公正?没有公正又如何令人信服?10秒由裁判员默记,能准确吗,就算“准确”,能让双方都认可、心服吗;裁判用时的规定就是“尽量减少”四个字,用几秒是多,几秒是少?呼号时机的规定仅是“及时”两个字。什么时段呼号才算及时?裁判员目测距离10厘米,7.5厘米,能有权威性吗。大家知道,有时裁判员用时多一秒少一秒,呼号早一秒晚一秒,默记宽一秒严一秒,都会直接影响比赛胜负。而这种影响是默默的、不受任何监督的、合情合理地实现的。所以,必须承认,现在的规则,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它仅仅还是一项“战争游戏办法”,还不能说是竞赛规则。它可以用来”玩”,因为是玩,双方对胜负都不是看的很重要,所谓输赢一笑两欢,重在参与。裁判员宽点、严点、差点,没人过多的计较。而竞技型比赛,那就不同了,人家花了很长时间准备,投入了不菲的资金来参赛,就是要争胜负、争名次、拿奖金。技不如人拿不到怨自己,下次努力。可“输给裁判员”岂能心甘?于是,当认为裁判不公时,就没有那么多谅解与包容了,就会发生纠纷。每当赛场出现大的“事故”,不是从制度(规则)上找原因,认识不到“拿着玩具枪上战场”肯定会出问题,而是责怪裁判员无能,有关领导用人不当,要不就是埋怨运动员素质低下,这是极为片面的。虽然上述问题客观上可能存在,但这绝不是问题的根源。为什么别的项目就没有“双冠军”、没有请警方出面平息事态的情况?根源是门球比赛,单方上场活动,时间却是“三方共用”的制度。这样的制度,是任何人、采取什么办法也执行不好的,如此次联赛,虽然在计时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还是出现了令人尴尬的“重赛”事件。这是制度本身问题,不是通过强化规则的严肃性、裁判员判罚的权威性,就能解决的。当年的人民公社,就是这样的制度,一方面,极力强化它的权威,把它同总路线、大跃进,列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谁说它半个“不”字就会挨批斗,甚至坐牢、杀头;另一方面,反复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可不论怎么折腾,地里就是不打粮食,人们吃不饱饭。原来这都不是干部的管理问题,更不是社员的思想落后,而是制度本身不好,制度改了,立刻丰衣足食。
所以,要发展竞技门球,“时间三方共用”这一基本制度必须废弃,指望靠增加“如何执行好”它的相关条款,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如报8、9、10秒,再判超时的规定,就是为执行好10秒而增加的条款。执行的结果,不足10秒被判超时犯规的确实少了,或说基本杜绝了。但另一方面,超过10秒不判的多了,形成了实际上的“宽松10秒”,这于规则不符,同样还是出纠纷,“名将挂杆”就是这样的例证。
具体修改建议,康乐型比赛、平时玩球没有裁判员的情况下,一律实行轮次制,击球快慢,裁判用时多少与对方(双方)无关;竞技型比赛,实行分时制,即累计计时制,也就是棋类的计时方法。每场30分钟一分为二,双方各使用15分钟,哪方击球员被呼号上场,哪方的表走,击球员退出场外,表停。场上无队员时,为裁判用时,不计。用多用少与双方都无关系。如此反复,直到一方时间用完,立即停止比赛,场上局面不动。之后,由有剩余时间的另一方,继续依次击球(被呼号放弃击球不进场的,不开表)直到时间用完停止活动,比赛结束。为防止恶意省时,可规定最后一方单独击球时间的限制(如最多2分钟),限不限,限多少,由竞赛规程规定。这样改后,双方都惜时如金,场上都是击球后飞奔到位,人等球停,紧张有序的情形。再无拖拖拉拉,慢慢腾腾的现象。消极的延时战术,寿终正寝。此方法我们早在2014年就曾用于正式比赛,反映很好的。(详见2012第10期《门球之苑》《累计计时初探》一文)
四、   赛场设施、执裁手段,要增加科技元素,达到与时代合拍。改用大个头遥控电子计时、记分设备,高悬于明显处,让场内外,都看得清。计时器就用220V电表,加一个遥控开关(灯具店有售)即可,都是现成的,估计百元左右一套;记分牌要设计成变换显示各个球得分数字(1、2、3、5、6。。。)及双方得分合计数字的,现在腕式计时记分表就有这样的,稍加改进即可,无需研发。这两套设备总共300元足矣,不会过多增加办赛成本。取消默记10秒、手工拨分、目测10厘米、7.5厘米,这些原始落后、极不科学的规定。这样,才能让裁判员在阳光下执裁,只有准确、透明的判罚,才能有权威性、可信度。现在,裁判员暗箱操作的太多,这也是赛场纠纷多发的重要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创新的伟大时代,竞技型门球,本身就是一项重大改革,它产生于这个时代,是它的幸运。为它铺路架桥,使之健康发展,尽快成长壮大,是改革者的责任。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30 金钱 +20 票数 +2 收起 理由
夏益民 + 10 + 10
夕韵风采 + 2 赞一个!
天下豪杰 + 10 赞一个!
多多益善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6-4 20: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师发表的为竞技型门球铺路架桥文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4 20: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师发表的为竞技型门球铺路架桥文章点赞!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4 20: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师发表的为竞技型门球铺路架桥文章点赞!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4 22: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门球观里门球永远是老年人强生健脑的有竞技性质的运动项目,由于运动量小,(每30分钟只有3分钟有小小的运动量,动作不舒展,不美观) 谈不到竞技运动要求的的 更高、更快、更强,所以它不适合中年、青年、少年、儿童作为体育锻炼的项目。进入奥运会、全运会没有可能。所以也不存在竞技门球的发展方向。真要设计出一种竞技门球,那么,老年人也就退出当观众了。而中青少的运动项目太丰富了,还要我们老年人为他设计吗?
门球和街舞、散步、街头运动器材一样,主要适合老头老太,但是玩门球是有胜负,(就是竞技性)还要动脑,所以比街舞和散步更有吸引力,他在阳光、新鲜空气里玩所以比麻将、扑克、台球更健康。
街舞、散步的爱好者 没有要球列入奥运吧,门球为什么要以进奥运为目标?

点评

我赞成这个观点,要打破现在的门球竞赛办法,很难,也是不可能的,这个框框已经框死了门球。真要达到竞技水平,热烈而欢腾,群众喜闻乐见,甚至于争先恐后的参加,我们这一代人是看不到了。青年人的竞赛是不要中,老   发表于 2016-6-5 17:11
真要设计出一种竞技门球,那么,老年人也就退出当观众了。 这是很多老年人的想法,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担心。迄今为止,哪项运动是纯老年人的?我在几年前发表过《摘掉门球老帽子》的文章,被收入《资料汇编》,其中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5 0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4 23: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师发表的为竞技型门球铺路架桥文章点赞!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07: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烨鹤 发表于 2016-6-4 22:04
我的门球观里门球永远是老年人强生健脑的有竞技性质的运动项目,由于运动量小,(每30分钟只有3分钟有小小 ...

真要设计出一种竞技门球,那么,老年人也就退出当观众了。
这是很多老年人的想法,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担心。迄今为止,哪项运动是纯老年人的?我在几年前发表过《摘掉门球老帽子》的文章,被收入《资料汇编》,其中一个观点就是阻碍门球发展的,就是这个老字,其中,就包括一些持这种观点的老年门球人。

点评

运动,没有纯老年人的,因为老年人的运动年轻人都有能力参与,但是纯年轻人运动却比比皆是。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十分单调,所以我以为现在应当努力的是适合年轻人的运动老年化,(例如排球发展为气排球)。而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5 0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5 08: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烨鹤 于 2016-6-5 15:05 编辑
军旗 发表于 2016-6-5 07:28
真要设计出一种竞技门球,那么,老年人也就退出当观众了。
这是很多老年人的想法,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担心 ...

运动,没有纯老年人的,因为老年人的运动年轻人都有能力参与,但是纯年轻人运动却比比皆是。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十分单调,所以我以为现在应当努力的是适合年轻人的运动老年化,(例如排球发展为气排球)。而不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年轻化。年轻人的运动已经够多而且还在发展新的,如极限运动,攀岩,滑板。
认为某项运动的“发展”,就要竞技化是不合理的,因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增强人民体质”,只有“参与”才有意义,而“参观”是不能强身的,所以培养少数优秀人物“为国增光”是次要的!
门球和“老“字挂钩,没有什么不好,年轻人不喜欢打门球也没有什么不好,老年人打门球的比例不到3%,90%以上的不参加任何运动(麻将、扑克棋类不是体育运动,只是体育局管理)所以门球人如果能把老年人的5%吸引到门球场上来就是功德无量了。

点评

老师言之有理。何以为竞技?门球再怎么改也难与其他球类的活动量和激情比。  发表于 2016-6-5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5 16: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育运动,总体是为了强身健体,由于商业因素的加入,一些项目带着为X争光的花环,成了金钱的附属品,没有商业广告就没有体育比赛;没有企业赞助,就没有参赛队伍。体育比赛,就如一场商品展示和企业竞争。这就是现实社会。门球只要没有商业利益,不会成为竞技项目。不去管它,开心门球,健康门球,娱乐门球,这才是我们的门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5 17: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烨鹤 发表于 2016-6-4 22:04
我的门球观里门球永远是老年人强生健脑的有竞技性质的运动项目,由于运动量小,(每30分钟只有3分钟有小小 ...

      我赞成这个观点,要打破现在的门球竞赛办法,很难,也是不可能的,这个框框已经框死了门球。      真要实现以竞技为主的门球,热烈而欢腾,群众喜闻乐见,甚至于争先恐后的参与,我们这一代人是看不到了。
      竞技型门球为主的门球,是青年人的竞赛专利,到时他们是不要中,老年人的,他们嫌中、年人碍事。他们也不会采用现在的以休闲为主的门球规则。
      正视现实吧,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有条件的。现在的门球正适合中、老年人的活动,虽然还不太具备全老民热爱,也够已经进入门球界的老人运用了。
      到底怎样才能打破现实的门球发展瓶颈,还得看发展门球中能否出现“新人材”,新发展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09: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夕韵风采 于 2016-6-6 09:39 编辑

    经狂总推荐,拜读了先生的文章
    令我万分高兴的是,先生究其竞技型门球难登“大雅之堂”的根源所在:“这是个体制问题,国家体总如有一纸文件改变现体制,当然是再好不过......”与我认识相同。至于赛制,我少有研究,无法参与讨论,提不出具体的意见,希谅。
    令人费解的是,有网友置疑如改变了体制,会影响老年人的康乐型门球!一个最浅显丶最简单不过的问题,搞得如此复杂化:如国球乒乓等早已入列竞技体育,老体协旗下如乒乓球丶羽毛球等运动量大的项目,不是还有好几个吗?门球咋就夺了老年人的“专利”呢?各级门协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嘛。在我发出“再论中国门球的市场化职业化之路”一帖后,亦有此疑问。
    我深信,如果门球早日登上了中国竞技体育者大舞台,那才是中国门球的春天真正到来了!
再论中国门球的市场化职业化之路

点评

我深信,如果门球早日登上了中国竞技体育者大舞台,那才是中国门球的春天真正到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4 0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6 21: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老年人体育运动,只有门球项目敢于放开到73岁!
        很多省市的运动会有门球,才有老年人参赛省级运动会;还有一些省市运动会没有门球,就没有老年人参赛!
        门球真要变成了纯“竞技型”,老年人(70岁左右)就没有参赛资格了!
        没有老年人参加,门球是发展还是萎缩就难说了!

点评

门球真要变成了纯“竞技型”,老年人(70岁左右)就没有参赛资格了! 没有人主张“纯”竞技型,至今,纯竞技型的项目,屈指可数,多数是基础健身,尖子竞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7 07: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0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硒都门球 发表于 2016-6-6 21:58
中国的老年人体育运动,只有门球项目敢于放开到73岁!
        很多省市的运动会有门球,才有 ...

门球真要变成了纯“竞技型”,老年人(70岁左右)就没有参赛资格了!
没有人主张“纯”竞技型,至今,纯竞技型的项目,屈指可数,多数是基础健身,尖子竞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7: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夕韵风采 发表于 2016-6-6 09:36
经狂总推荐,拜读了先生的文章。    令我万分高兴的是,先生究其竞技型门球难登“大雅之堂”的根源所在: ...

我深信,如果门球早日登上了中国竞技体育者大舞台,那才是中国门球的春天真正到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4 08: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要成为竞技运动就要设计出每个参与者30分钟内全部在场上活动的比赛的比赛办法, 而不是现在的每场比赛每人上场不到3分钟的比赛办法。老办法是谈不到竞技体育的“更快、更高、更强”的。谁能?现在的单打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如果普及起来谁来清扫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