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4-27 09: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赞成新疆何老师的观点!
全文引用至此。
中国门球冠军赛,是张娜首次任秘书长时,以门球协会的名义和周士民的企业联手创办的,后来周士民退出,门协继续举办,直到现今。最初,是以门球协会会员单位为分赛区,分赛区比赛的前三名和门协举办的个单项赛事的前三名可报名参加全国总决赛,前几届没有出现过“八国联军",后来,个别单位,为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出资招聘各地名将组队参赛,当时就有议论,但没有这次反响这么大。
我的看法:
一、运动本身在不断的发展,作为这一运动的各项大的赛事也不会一成不变,关键是要看这种变化,对于这一运动的发展,是利还是弊,是利就予以肯定,是弊就予以否定。
二、如何衡量利和弊?我的看法,能激励这一运动技艺水平提高,就是利,不能激励这一运动技艺水平提高,甚至还阻碍提高,就是弊。人们都清楚,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最根本的内在的动因和动力就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而槌球这一运动,从无到有,从逐步成型到成为现代体育运动,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它发展,就是这一运动的技艺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技艺水平不仅限于运动员的个人技术,还应包括器悈和场地的改进)。什么规则、规程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归根结底,都要符合这一运动水平提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者存,否则弃。
三、怎么看“绿舒坦队”获冠军?绿舒坦是槌球运动的相关产业,它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门协一样,都是中国门球协会的会员单位,它有资格参加这一赛事,不同的是组队方式,人家是层层删选出来的,它是花钱招聘的,这是它的特殊情况决定的。这一现象的出现,对各省市自治区的门协来说似乎有点不公平,但是,它也带来很多积极的因素。比如:
1.企业招聘球员参赛,对于职业队伍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2.企业招聘球员参赛,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带来好的经济效益,这实际是促使这一赛事广告效益在提升。广告效益提高了,会引起更多企业的重视和媒体的重视。
3.对各地区门协有激励作用,促使他们更加重视门球的普及和提高,加强竞技队的训练,培养更多高手,提高竞技水平,以便能战胜那些“八国联军”。
从长远看, 所有这些都对这一运动的发展有好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