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4-29 16: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郑炜 于 2016-4-29 16:39 编辑
本来我想转发这篇文章,楼主的本意和出发点是希望中国门球冠军赛规范化,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情感纠结。但楼主忽略了一个残酷现实:门球发展30多年了,一直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化。现在还是门球人自己窝里热。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举办这个赛事,按省份报名,那每个会员单位必须选拔出一支真正的冠军队参赛方可。那么这个中冠赛的参赛队伍顶多30几个代表队。加上企业或承办方多给几支参赛名额,也就50多个代表队参赛。这规模就小多了,承办方未必喜欢。赞助方也不感兴趣。主主方就会有压力。
虽然中国门球拥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尚处在普及发展阶段,如果与最初的辉煌相比,那现在是后继无人逐步萎缩。
楼主的文章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比如年年参赛的都是老面孔,夺冠的也是那几支“八国联军”,为什么没有新人新面孔,没有真正的黑马出现呢?没有新人,没有黑马出现才是真正的中国门球的悲哀啊!
中国门协举办的赛事意在普及发展门球这项运动,至于这个赛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赛能永续下去,一切外在的包装都是为了招商引资,我们门球人心里明白并理解,一起把这个包装包好,这才是真正热爱门球,有助于门球这项运动的成长和发展。不要动不动给予否定,用偏激的语言去攻击。说实话,这个赛就这样办下去,参赛者大有人在,因为大家都明白并热爱这个赛。若门球火得像足球一样,那会怎样?肯定相当规范,不是冠军代表队绝对不让你报名。“八国联军”参赛也行,那叫请外援,请外援可以,交费!这可不是十万八万的事,有可能上百万。
总之,还是小心呵护门球这个弱项目吧。还是那句话,门球至今还是窝里热,门球人在干门球人自己的事。连观众都是门球人。这观众问题解决不了,这项运动的生命力就不强壮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