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315|回复: 61

对“撞柱球,再进一门,球应放在开球区左侧短线上”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4 22: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线”是有定义的。用在门球场地的画设边线,是应该有属性的,也就是宽度。规则已规定线宽1-5厘米。而且要实用各种场地,比如:沙土地、人造草场地、天然草场地等。线是指整条线,场地画1厘米、5厘米、或0.1厘米(沙土地习惯用一条渔网线,大约0.1厘米)。 都应叫“线”,不管多宽,不能叫“带”。应根据场地的情况,确定压线。1厘米、5厘米的线一样看待。我认为球投影只要压线,就算压线球。不管内沿还是外沿。要不规则就只实用人造草坪场地了。沙土地场地0.1厘米的边线,从那去找内外沿 。 规则规定: 比赛区长20米、宽15米(±5厘米),构成长方形四周的线称比赛线(通称边线)。 场地的长、宽都是有误差的(±5厘米)确定外沿是边线的说法也不妥,由于人的视觉分辨率,能够看出线宽度的,应以中线为准。
       你说压线球到底是应该压,内沿、还是外沿。比如撞柱球,再进一门压左端线。要视门球场地的线宽来确定,沙土场地(线宽0.1厘米)、人造草场地(线宽5厘米),等等。应分别对待,不管你是多宽的线,必须垂直投影压线。不能一概而论。人造草坪场地5厘米宽划线的,与不同颜色拼接的场地(指没有白色带,用不同颜色的区分做边线的),压线球不能分内外沿。只要投影压线,就算压线球0.1厘米的线咋分内、外沿。

点评

端线是线,0.1厘米是线,5厘米也是线,线不分内外缘都是线,左端线就是5厘米宽也是线,所以压住不管是内外缘都算是压住了线,都对,都合规则的理,这样再进一门就不该有争议了呀!  发表于 2016-3-19 07:38
支持老师的观点呀!  发表于 2016-3-15 10:41
投影压线、应该没错,要压全线、不成问题,重心靠外,没有争议。  发表于 2016-3-15 06:19
发表于 2016-3-14 23:3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门球撞柱后重新进一门的看法  看了手留余香网友发表的“开球区左侧端线放球示意图”及文中的观点和理由,本人不能认同,并觉得其观点脱离了《2015门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以下简称《规则》)的本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门球竞赛规则,是门球体育竞赛的法律文件,我们必须咬文嚼字,逐条逐行学习,吃透精神,正确贯彻执行。手留余香所画的图和提出的线和色带的观点,我认为问题的焦点是出在了对《规则》中线的论述的认识。     什么是线?我们以《规则》中的论述为依据。在《规则》第二页第一条"比赛场地”中明确指出:(l)比赛区长20米宽15米(误差5厘米),由比赛线的外延界定。(2)限制区为比赛区外侧0.5~1米范围的区域,由限制线的外沿界定。2.比赛线(通称边线)宽1~5厘米。《规则》已经说明了,比赛线(边线)、限制线宽均为1~5厘米。也就是说,在建场地时,比赛线,限制线可宽可窄,宽不得超过5厘米,窄不得小于1厘米。2.3.4厘米均可以。只要有线就会有两沿, 外沿或者内沿(或者左沿、右沿),看其所在位置和所用。《规则》中的比赛区和限制区都以外沿界定。《规则》写的很r清楚,是线的外沿不是色带的外沿,《规则》从头至尾没有出现过“色带”二字,一直讲的是线。线的外沿和内沿中间就应该叫线上。     《规则》中第一条第五款:开球区为长方形,其两条长边与第四线,限制线重合,两条短边(端线)垂直于第四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3米。手留余香网友说的所谓端线,仅仅是开球区左边短边(端线)外沿垂点的连线而已,并不能代表短边(端线)。短边(端线)应该是1~5厘米宽。因此,自球他球撞柱后"重新进一门时,须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端线上开球。”注意,这里讲的是端线上,上面的上,而并不是短边(端线)外沿垂点的连线。因此,自球重新进一门时,只要放在短边(端线)上的任意位置即为合法。     以上叙述对否,愿向各位师傅请教,并与手留余香网友商榷。

点评

反对你的观点,开球区左侧外沿线才能叫“左侧端线”,如果只压住内沿,虽然属于开球区里,但是严格来说并没有压在左侧端线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5 19:09
反对你的观点,开球区左侧外沿线才能叫“左侧端线”,如果只压住内沿,虽然则开球区里,但是严格来说没有压在左侧端线上。  发表于 2016-3-15 19:07
支持您的观点!  发表于 2016-3-15 10:44
我反对此观点。你还未弄懂尺寸界线到底在哪儿?  发表于 2016-3-15 10:22
同意这种观点和认为。  发表于 2016-3-15 0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4 23:46: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复学习2015年门球规则与裁判法,并向老师请教,与球友们探讨,查阅网上的评论等,经过思考,有些观点总是难以接受,总觉得我们要以规则叙述的语言和规定去理解去执行,不要节外生枝,不要说规则上没有的词和话。对2015门球规则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提出来可以待下次修改规则时参考。现在规则已经发表了,规则怎么说我们就怎么理解怎么执行,规则里没有‘’色带‘’这个词更没有把线和色带分开,我们就不要造词,改变规则的本意。有‘带改线‘’观点的人,只能向有关部门提出下次修改,2015规则只有执行的义务没有修改的权利。 规则说:比赛线(通称边线)宽1~5厘米,我们就认为边线就是宽1~5厘米的线。(不要想成线+色带〉。比赛线是有宽度的,为了比赛区面积的准确计算,所以比赛区长20米宽15米,由比赛线的外沿界定。这个线的外沿是特指比赛区的,与开球区左侧短边(端线)无关。同理,限制区由限制线的外沿界定,特指限制区的区域的,也与开球区左侧端线无关。 规则规定,开球区为长方形,有两条长边与第四线、限制线重合,两条短边(端线)垂直与第四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3米。从文字上讲,开区的范围应该是长方形四条边外沿以内的中心区,如果按‘外沿’的观点,那么开球区与四线重合的长边,也应该以外沿界定。但是,规则图例上明确规定,与四线重合的长边以内沿界定,压在开球区与四线重合的长线的外沿就犯规了。所以开球区的范围界定,要以规则的界定执行,这是特指开球区的,其他地方也不可借用。 新规则规定,球撞中柱重新进一门时,‘’需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短边(端线)上开球‘’,这里没有说放在左侧端线的外沿上开球,而是端线上,这是规则特指球撞柱重新进一门自球放置的位置,让放在上面就放在上边,为什么非要限制放在外沿呢?规则没有讲放在端线的外沿,而是放在端线上,那就放到1~5厘米宽的线上,不要拿‘’外延界定‘’的其他章节在这里比较。我们只有执行就是了。 规则已经发布执行,我认为,在规则规定的字面上,我们要以广大门球爱好者执行方便,减少犯规;广大裁判员方便执裁为目的,最终目的还是让门球竞赛活动搞得更好,大家玩得更高兴,心情更愉快。 还是那句话,意见归意见,看法归看法,最后还是以学习班的决定为准执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来说我是同意天意宏老师看法的,就是说:重新过一门时,球放在开球区左边线上任何地方都应可以了(包括投影在内外沿)。因为规则是自己定的,越易明白越好。越难明白,越难度大,越钻尖的规则越失败、越不得人心。
      按规则,开球区的范围是以外沿为计算尺寸的,因此开球时是以外沿为准。但重新过一门时,何必要指定在左边线外沿呢?指定在开球区什么地方都是可自己定的,何必搞个不清不楚的“左侧端线上”?书上又没有多写两个字“外沿”或“内沿”的,搞得要全国各地办班也搞不清。如果在规则写“球放开球区左边线上(包投影)不就解决了吗?真是写的人不及做的人。

点评

支持老师的观点呀!  发表于 2016-3-15 10:45
请老师弄清楚尺寸界线再谈其他。  发表于 2016-3-15 1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5: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天意宏老师的看法,撞柱后重新过一门的球,球放在开球区左边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没必要搞的那么复杂。重新进一门已经增加了难度,不差带宽那几厘米。

点评

老师的观点非常正确,点赞“开球区左边线上”的表述!请老师拨冗看看“开球区左侧端线放球示意图”第180楼层的内容(新),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提示。谢了!  发表于 2016-3-15 2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5: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撞柱后重新过一门的球,放在开球区左边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新规目的是增难度; 没必要钻牛角尖,搞那么复杂呀!

点评

老师的观点非常正确,点赞!请老师拨冗看看“开球区左侧端线放球示意图”第180楼层的内容(新),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提示。谢了!  发表于 2016-3-15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6: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看手留余香网友发表的“开球区左侧端线放球示意图”及文中的观点和理由,就明白了。

点评

老师的观点非常正确,点赞!请老师拨冗看看“开球区左侧端线放球示意图”第180楼层的内容(新),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提示。谢了!  发表于 2016-3-15 2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6: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投影压线、应该没错,要压全线、不成问题,重心靠外,没有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7: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撞柱后重新过一门的球,球放在开球区左边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以。

点评

老师的观点非常正确,点赞!请老师拨冗看看“开球区左侧端线放球示意图”第180楼层的内容,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提示。谢了!  发表于 2016-3-15 2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7: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规则把再次进一门改在发球区内的左角上,多点少点都可以,不是更方便吗!何必叫人“咬文嚼字”?费尽心思!

点评

灿烂老师,放“左角上”也不好,一:是左上角还是左下角?有不清。二:线中段能不能?三:线内外沿能不能?写“放左边线上”(包投影),就最清楚了。  发表于 2016-3-15 08:01
支持!简单易懂一看明了的用语词,应该用在刀刃上。避免了啰嗦与较真。OK!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5 0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7: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明 发表于 2016-3-15 00:05
总体来说我是同意天意宏老师看法的,就是说:重新过一门时,球放在开球区左边线上任何地方都应可以了( ...

何必搞个不清不楚的“左侧端线上”?我们很难理解这个问题,应当是内研的。我们的规则应当简化易懂。在开球区那里都可以的。打门球都是老年人多,何必那么繁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7: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灿烂 发表于 2016-3-15 07:14
如果规则把再次进一门改在发球区内的左角上,多点少点都可以,不是更方便吗!何必叫人“咬文嚼字”?费尽心 ...

支持!简单易懂一看明了的用语词,应该用在刀刃上。避免了啰嗦与较真。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8: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球区为长方形,其两条长边与第四线丶限制线重合。两条短边(端线)垂直于第四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丶3米。【见规则P3】这条我理解:端线就是端线,並非其外沿之外就不是端线。这条所指“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丶3米。”是对开球区区域的界定线”。因此,进一门时在开球区放球,必须放在开球区以内(包括投影压线外沿);而撞柱后,下轮再进一门时,“须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端线上开球”。【规则P15】明明白白说的是放在“左侧端线上”。只要压在左侧端线上(包括投影)都行。怎么逐级学习班传达到我们这里,是“必须压外沿才行”了呢?这个说法,是有解释权的中国门协解释的,还是个人在学习班上的意见,或个理解讹传呢?

点评

支持老师的观点呀!  发表于 2016-3-15 1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8: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门球1 于 2016-3-15 14:02 编辑

规则的条文在 《开球区左侧端线放球示意图》 已经有近200个帖子,还在争论之中,这就是不改动的效果! 还是改动一下好!
该帖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只是看问题的观点(观察点,观察角度)不同,结论不同;理解程度(能力)不同,得出的结论亦不同。规则条文表述很清楚:
2015规则p3. 2.比赛线(统称边线)宽1~5厘米。限制线与边线平行,其带宽为1~5厘米。
                   5 .开球区为长方形,......。两条短边(端线)垂直于第四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第一线1米、3。
2015规则p15说明 重新进一门时,须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端线上开球。
试想:界外球进场压内、外沿都是压线球,压在线上。这是我们的共识。所以,重新进一门时,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端线(整条线段【宽1~5厘米】)就是压在线上。即为正确置球。
140246tli73tincss2sz0n.jpg

点评

就是正确呀!坚决支持啊!不能望文生义呀!  发表于 2016-3-15 10:24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6-3-15 09:24
你的意思是压在四线与端线交叉点,也是压在端线上。  发表于 2016-3-15 09:13
可不可以压在开球区的四线上!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6-3-15 0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9: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进一门时,须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端线上开球。左侧端线是【宽1~5厘米】的线,我认为只要压在左侧端线上(包括投影)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