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否为自己的门球松松绑
参加浙江省第九届“大成杯”比赛期间,我又一次听到“气死我了”的冤屈声。(经常听到这类呼声)
原因是:由于教练员在最关键一棒指挥上的失误,拱手将自己小组的出线权让给了别的球队。——真是:气死我也!!!
现在正值全国各地大张旗鼓掀起学习2015新修改的门球竞赛规则时,我附带的向大家呼吁一下:中国不要在门球场上再坚持提倡“一个喇叭、五个哑巴”的做法。给运动员、至少是给击球员应该松松绑了。即:允许击球员与教练员展开正常的交流。
门球比赛中的指挥,明确一人指挥,我想人人都能接受、也应该接受。
击球员如果不懂应该听谁指挥的问题,岂不是要乱了套!
然而面对教练员指挥上明显错误,能够看到失败的结果。还照样地去执行,这是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态度。
面对教练员的指挥,击球员有更适合自己、更大胆更好的方案,可以扩大己方的战果。现实击球员却没有征询教练员同意实施的机会。击球员这种积极主观能动性完全会被淹没。
特别是中国率先试行循环得分制、撞柱球突然快速变成了“一门留球”以后,有些经验不足、思考不够缜密的教练员,特别在局势比较复杂、紧张的状态下,容易无视该球的存在,以致屡屡犯下不可饶恕的严重错误。
大好的局面、可以扭转战局的局面,顷刻便会一泻千里,变得无法挽回与收拾。
谁会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存在?
门球比赛:比的是双方指挥在没有大错的情况下,谁指挥得更出色?比的是运动员们执行与完成教练员指挥意图的能力。比的是运动员在困难状态下,机动灵活的应变打击能力。……。谁也不愿意看到自乱阵脚的现象。
总之比赛与上战场一样,指挥员要动脑,运动员也必须动脑。比赛、打战才会更加复杂,互相才会更加胶着、好看。
教练员的指挥错的、对的,都养成奴隶主式必须服从的惯性,门球指挥系统就得不到集思广益的交流。久而久之击球员会养成唯命是从的坏习惯。这对于门球教练员队伍的发展与提高是绝对不利的。
呆痴、没有创意的执行行为,也打不出绝佳、上乘的结果来,这是很难出好成绩的根本障碍。
看出是错误的指挥该怎么办?
1、自作主张的去执行。
出了问题必须承担不听指挥的罪名。许多人不喜欢也不善于这么做。
2、大胆指出问题。
中国门球竞赛规则现时又不允许。这么做了会承担被警告的风险。现在中国门球人已经被“多头指挥”的大棒打爬下了。又有谁会冒险这么去做呢?
3、现在的现实是:只能乖乖的听从错误的指挥。
以致现在有许多场门球比赛,明明可以打得更精彩。却被错误的指挥、错误的行为搅得让大家扫兴、提不起精神来。
一次一次的扫兴,一次一次的懊恼,使得有些门球人已经失去以往打门球的兴致与迷恋精神。
这种状态都是发展门球运动极其不利的因素。
中国门球高层领导人不知有没有掌握以上情况与问题?
我想配合高层领导人制定具体政策的智囊团成员们,他们长期在比赛一线现场出没,解答运动中各种疑难问题,制修订各种有瑕疵、不完善的条款与政策,对于基层门球人这些苦衷与冤屈声一定是有耳闻目睹的。
不知您们感触如何?
对于中国门球人以往习惯于老子天下第一,谁都可以咋咋呼呼参与指挥插一杆子。不是教练员,喉咙声音却比教练员还要高。搅得比赛现场七嘴八舌、吵吵闹闹,击球员最后不知是听谁的好?
对于这类现象,您们与门球人一样痛恶。
所以中国“一个喇叭、五个哑巴”矫枉过正特殊政策在您们的谋划下及时得以出台。多年的执行情况看,已经基本上扼制住球场上嘈杂、混乱现象。经过洗礼的门球人,现在已经习惯不参与直接指挥了。
针对指挥上的问题日益突出,现在应该是给该政策适当进行松绑的时候了!
我深信:松绑以后、比赛现场绝不会倒退到以往极其混乱的局面。
门球人会理智执行教练员指挥;也会正确、善意针对教练员的错误指挥进行及时沟通。
这样积极的沟通,技术水平相对好一些的球队,从此也能及时弥补一些指挥上的缺陷,使自己的门球比赛真正能打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来。
做到全队球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人人负责。积极努力打造出应有成绩来。激励大家在门球征途上共同努力、不断奋勇前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