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717|回复: 18

请大家讨论这个战术的可行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5 13: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泰虎 于 2015-9-5 13:31 编辑

四、进门抢先手伏兵建奇功
8、在比赛刚刚进入到终局时,场上态势对白方不利。未进一门的还有④、⑤、⑥球,迫于形势,白方⑩、②球先行压边,进行规避。红方见无球可打,便去过门得分。④、⑤球一门留球,⑥球进一门到二线边埋伏起来,待机而发,⑧球再压边,守住二门要塞。待下一轮④球起杆,深进一门到二线边,成功地拿到伏兵⑥球,形成派打先手球。红方⑤球既无援兵又无策应,只好进一门远冲156米的白球。不能说打不中,但远射成功率必定很低。随着⑤球远射不中,白方由伏兵任意发挥,瞬间将红方清楚。逆转态势,翻盘获胜。见图5
132653zjdr67eyhy3rpjvz.jpg
评述:由上述态势,多数白方教练员见⑤球一门留球,⑥球会跟着留球。还会说:“压着⑤球”。先不论⑤球能否压住⑥球,就⑥球盲从留球可以说白方教练员没有观察到己方逆转局势的突破点和即将到手的战机,使战机消逝。所以,在以后的比赛中,但凡遇到类似球势:或③、④、⑤;或⑥、⑦、⑧球,可以效仿例8中的战术运用,教练员要善于扑捉战机,利用战机,才能在战术运用上游刃有余。
请参看下面,2015-8期《门球之苑》文章上的原件:
20150905_104033.jpg

点评

打个电话问问,是否出什么问题了!  发表于 2015-9-5 18:40
感谢泰虎老师!我的8期杂志仍未收到(5、6、7期均下旬末才收到),已短信告发行部。我只好借花献佛,学习、练习。  发表于 2015-9-5 14:52
发表于 2015-9-5 14: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报道巧用伏兵先手制止对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5 14: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缕阳光 于 2015-9-5 14:46 编辑

伏兵建奇功

    伏兵6号建奇功之一是将红方清场;其二是下一轮(由10球或2球送6球到三门前)将2、4、8球送进三门,自进三门。至此,白方若无失误可得到14分,以14:12获胜(若自球能上柱,以16:12获胜)。此行,时间必须能满足6球进一门后第三次有机会起杆。
    如果时间不能满足6球上述需要,抢分任务由4球背水一战完成。即8球进二门后留在二门后为4球(4球需先送10球进二门)进二门后制角擦边奔三门(或造双奔三门)。白方若无失误,此时也可得到14分,以14:12获胜(若自球能上柱,以16:12获胜);若4球以双杆途经奔三门,少得1分。
    因近来绘制战术图软件不好使用,只好空谈,难免有误。请赐教!

点评

建议一缕阳光老师是否可以分析一下红方在没有④球进门以前的态势,文章说场上态势对白方不利,红方见无球可打,......, 难道红方就眼看着④球进门撞击⑥球不管吗?即使不管,那么还能够群球集结等着挨打吗?场上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5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5 17: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伏兵取胜{: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5 18: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方⑩、②球先行压边,进行规避。红方见无球可打,


      便去过门得分。..."  这样说的话,1,3号球有柱,那么3号球


      上柱"回家"压4,下轮先4再过一门,6号伏兵将会被3所擒;再者,


      如果7,9连球,尚有7打9王牌控制6;还有,如果7可以打9,打1,打3,


      那么白球更难打了.(这里红球位置不详...)


          4打6派大,思路巧妙;但是,要看条件.


            

点评

我就想请诸位老师分析一下,场上这种态势是否可能出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5 1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8: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泰虎 于 2015-9-5 18:59 编辑
一缕阳光 发表于 2015-9-5 14:44
伏兵建奇功
    伏兵6号建奇功之一是将红方清场;其二是下一轮(由10球或2球送6球到三门前)将2、4、8球送 ...

建议一缕阳光老师是否可以分析一下红方在没有④球进门以前的态势,文章说场上态势对白方不利,红方见无球可打,......,
难道红方就眼看着④球进门撞击⑥球不管吗?即使不管,那么还能够群球集结等着挨打吗?场上态势的红球集结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是作者为了说明这样的战术故意编排的?我觉得红方教练员如果指挥能够形成场上这样的态势!他绝对是一个白痴!
一己之见,敬请斧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9: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飚歌 发表于 2015-9-5 18:53
"......白方⑩、②球先行压边,进行规避。红方见无球可打,

我就想请诸位老师分析一下,场上这种态势是否可能出现?

点评

晚辈似乎读懂您的意思了.谢谢!  发表于 2015-9-5 1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5 20: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纸上谈兵,不是真实战例。

点评

我不认为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也是能够形成的战例,然而该文章的情况不会发生,所以是属于主观臆造!没有实际意义。  发表于 2015-9-5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7 15: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15-9-7 15:51 编辑

                                               谈 谈 个 人 看 法
             讲清来龙去脉是进行战术探讨最起码的前提条件。任何门球战术都是一个“过程”(即环节),只有在详述“过程”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让网友以“事后诸葛亮”的身份去探究哪一个环节属足智多谋、精明老道之举;哪一个环节有目光短浅、呆板愚笨之嫌。
       在提出问题或作出结论之前,不详述战术过程或不洞悉各个战术环节,都将是徒劳的。勉强为之,既容易形成主观武断,又易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结合本例,我提出如下问题:
           一、对比赛“终局”的概念没有交代清楚。作者可能把一场30分钟的比赛按每10分钟为一个阶段(即开局、中局、终局)进行划分的。但门球人通常习惯是把比赛最后5、6分钟称为终局。
           二、场上双方动态情况交代的不清楚。如:白方球的“压边”,是界内球就近压边?还是界外球就近进场压边?我估计作者的原意是界内球就近“压边”。而红方的动向更为简略,只是说“见无球可打,便去过门得分”。从图示看,红方都是界内球,只有一个球未过三门,其“便去过门得分”是从哪里去的?去之前各球与邻近白球是什么关系?……等等都不清楚。
           三、为什么只有对白球的战术布局说明,而在这两轮博弈中却不见红球的丝毫动静呢?如:白方球压线后,为什么红方球不给球制角,让球擦边上柱?或将球闪送到球附近,自球(或用球中的一个)到一门后近位点接应球进场保护三门附近的己方球呢?因为球进场必定要拿取球,从球的落位看,球难以借用球杀回马枪打掉球,更不可能放弃原有战术意图轻进一门攻击红方的接应球。再笨的指挥员也应该知道首先派球打掉球吧!
       作者所介绍的“进门抢先手伏兵建奇功”确实是一种颇具远虑的极佳战法,但结合本战例实际似有些经不起推敲。难道红方指挥员就如此愚笨吗?竟然会两轮“不作为”,傻等对方打!?

点评

赵老师的一席话,如同授课般地使我们头脑清晰!对问题有个透彻的理解。谢谢您了! 本篇文章是2015-8期《门球之苑》特约编辑的指导性的论述,但是如此这般的简化过程叙述,确实没有什么实际的指导意义!一己之见,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7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8: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玉书 发表于 2015-9-7 15:44
谈 谈 个 人 看 法             讲清来龙去脉是进行战术 ...

赵老师的一席话,如同授课般地使我们头脑清晰!对问题有个透彻的理解。谢谢您了!
本篇文章是2015-8期《门球之苑》特约编辑的指导性的论述,但是如此这般的简化过程叙述,确实没有什么实际的指导意义!一己之见,可能谬误,敬请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1 19: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泰虎 发表于 2015-9-5 18:57
建议一缕阳光老师是否可以分析一下红方在没有④球进门以前的态势,文章说场上态势对白方不利,红方见无球 ...

赞同泰虎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3 15: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泰虎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15: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钻研下棋的人都会对下完的棋进行复盘,复盘—— 就是把所有的下棋步子重来一遍,看自己是否有其他更好地下法,这是提高棋艺的一个较好方法。我看门球人也可以学学这一方法。这个帖子不是从头展开,而是到终盘才展开,这一局面怎么来的,没有交待,拿来讨论,我看没有什么意义。

点评

请你看看9#赵玉书的跟帖,那就明白楼主的用意了。《门球之苑》的文章是让我学习应用这个战术的,我就想请你谈谈是否可行?行!怎么打;不行!因为什么。赵老师已经说得很好了,你去看看还是有意思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4 1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18: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内汉 发表于 2015-9-14 15:06
钻研下棋的人都会对下完的棋进行复盘,复盘—— 就是把所有的下棋步子重来一遍,看自己是否有其他更 ...

请你看看9#赵玉书的跟帖,那就明白楼主的用意了。《门球之苑》的文章是让我学习应用这个战术的,我就想请你谈谈是否可行?行!怎么打;不行!因为什么。赵老师已经说得很好了,你去看看还是有意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19: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阅读楼上各位的帖子,受益匪浅,尤其是飙歌、赵玉书老师的帖更是思路清晰。全面周到。泰虎老师提出问题本身也是战术研究高水平的表现。
这个讨论很有意义,值得网友们细细研读。
可惜我只有学习的份,没有插嘴的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