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9-2 23: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利川晨曲 于 2015-9-3 23:52 编辑
很有道理。所谓“盯击点”,是指球槌、自球、他球的中心都处在同一条瞄准直线上的情况下的盯击点,这时的击点,也就是自球的正中点。然而在实际打球的过程中,球槌的中心线,并不一定在自球的中心点上,如下图:槌头偏下,这时的击球点在哪儿呢?就会出现两种现象:1、直线挥杆,击球点任然在自球的中心点上,只是撞击到槌头的一侧,此时如果球槌握得较松,槌头就会发生偏转;2、在挥杆的过程中,将槌头的中心点调整到自球的中心点上,这时如果球头的前后端同时调整,则无影响,如果只调槌头,不调槌尾,则撞击点并不是原来所盯的点,虽然是撞击在槌头的中心点上,但改变了击球的方向。两相比较,还是盯线比盯点好,理由:1、盯点、点多不好盯;2、盯点容易改变击球方向;3、盯线、线好找,只要球杆握紧点,可以克服槌头偏转现象(防止偶尔撞在槌头一侧)。
上图虽然槌头中心点没有对准自球的中心点,只要槌头能走直线,任然能击准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