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硒都门球 于 2015-7-6 20:18 编辑
文章中反应的情节是:⑥号界外,呼⑥号时离结束还剩18秒,此时有队员盯着秒表,并不断地告谕观众,⑥号队员瞄而不击用足10秒后,照准眼前的⑦号球重重的打了过去。裁判该如何处理?是先呼号后处理?还是先处理后呼号?这是涉及输赢的关键。
这本来是球场上的一个常见现象,击球员的行为可以理解,队员的异议也很正常,裁判的处理也合常规。为了服众,春华秋实提出翻翻书,力求以理服人,这都在情理之中。
一本《规则》数百万之众看过,培训了多遍,使用了多年,一般人看不懂不足为奇,二三级裁判没搞懂也可理解,国家一级裁判搞不懂就有点让人疑惑了?一般专职裁判搞不懂,门协还可以组织培训,门协里的专职裁判搞不懂,还可以派到外地交流学习,要是门协一级裁判负责人搞不懂,又要里子又要面子,那就只有凭借权利封住别人的嘴,如果封不住别人的嘴就只好动粗了。春华秋实提出翻翻书,这本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心态,可他没料到这下就撩开了负责人的面子露出了里子,得到的回答是:“开个么子XX(脏话)黄腔哦,那个没看过书”。(注:文中XX(脏话),其意是:从裤裆里发出话)。在利川一般队员说这样的话倒也平常,一个干部说这样的话就有失身份,一个领导干部说这样的话就有点缺乏素养。对一个男士说这样的话倒也罢了,对一个女士说这样的话就有失体统,对一个雅柔谦逊的女士说这样的话,就不堪入耳了。对《规则》也不是个个都很懂,一般人说:先呼号后处理球也许是开黄腔,专家的问题解答也是开黄腔吗?范晓东在利川百队门球大赛期间还专门讲了这个问题,难道也是开黄腔吗?。门球活动既是健身项目,又是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既是团结和谐的纽带,又是塑造地区形象的工具;既反映了一个地区领导的素质,又反映了一个地区领导的水平,现代人的想象力很丰富,虽是一管之见,但如果窥一斑而推知全貌,我们以后出门恐怕就要破帽遮颜过闹市,免得路人说短长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