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不是病,多运动,减少体重就解决了。 作者: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纳米医学研究所所长、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纪小龙 医生加(doctorplus1)导语:脂肪肝不是病,只要控制好体重即可。 
可是,近年来,在媒体宣传和人们的谈论话题中,脂肪肝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大有“得了脂肪肝,生命就要结束”之势,以至我不得不深入了解一下,人们到底怎么啦?我们的肝脏怎么啦?脂肪肝怎么啦?这已经成了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现在进一步把肝脏的问题说清楚:正常人的肝脏,两到三斤重,像人全身其他的组织器官一样,主要构成的营养物质是糖(既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还有一些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人身上的肉有瘦肉,有肥肉,那不过是脂肪含量的多少有不同;人的大脑像豆腐脑,里面也有脂肪。如果你的体重增加,变得肥胖了,你身上的脂肪多了,它要找地方呆着。一个是呆在皮下,一个是呆在肚子里,都是脂肪呆着的很舒服的空间。像我刚才说的那个外科大夫,他的肝脏里百分之八九十都被脂肪占住了。就像一间屋子,放的东西不同而已。但是我们的肝脏只要有三分之一的肝细胞就够我们正常生活了,用不着那么多的细胞都为我们干活。所以肝脏里的脂肪增加,对身体是没有损害的,是无关紧要的,你不用去担心它。 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肝脏也是由一个一个肝细胞构建起来的,在每一个细胞里,都含有必不可少的构成细胞的基本成份或者是物质、材料,那就是蛋白质、脂肪、糖,所以每个肝细胞都会有脂肪存在,只是因人而异,脂肪在肝细胞里的含量多少不同而已。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而言。正常人每100克肝脏湿重约含4~5克脂质。目前医学上确定的标准是:肝细胞里含有的脂肪在5%以下,被列为正常;如果含量在30%以上,可以称为肝的脂肪变性,或者是脂肪堆积,才称为脂肪肝。那么脂肪肝的证实、明确,不是靠超声、CT、核磁,不是靠这些影像学的方法来判断肝细胞里有多少脂肪的,仅靠影像学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就拿超声检查来说,正常肝与脂肪肝的区别不是那么可靠。(图1、2) 

图1 正常肝脏的超声图像 

图2 脂肪肝的超声图像 只有获得了肝细胞,用针穿一块、吸一块,把细胞取到后,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里有多少脂肪,有多少个细胞有脂肪,才能做出脂肪肝的判断。(图3、4) 

图3 正常肝的细胞图像,肝细胞里无脂肪堆积。 

图4 脂肪肝的细胞图像,肝细胞里出现大大小小的脂肪空泡。 病理学上脂肪肝的表现为:大体看上去,脂肪肝的肝脏外观呈弥漫性肿大,边缘钝而厚,质如面团,压迫时可出现凹陷,表面色泽苍白或带灰黄色,切面呈黄红或淡黄色,有油腻感。(图5、6) 

图5 正常肝呈深红色,柔软。 

图6 脂肪肝呈红黄色,有油腻感。 那么为什么肝脏里脂肪的存在也不会导致肝硬化呢?我们看肝脏组织是由一个个肝细胞组成的(图),血液从一串串肝细胞中间的缝隙中流过,毒素被肝细胞分解。肝细胞里储存的脂肪是可进可出的,如果身体里需要脂肪了,就会动员细胞把里面的脂肪释放出来。这样肝脏的脂肪就保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细胞里脂肪的多或少是不会导致肝硬化的。什么情况下才会肝硬化呢?只有肝细胞破掉了,由纤维来代替了死去的肝细胞,这时候才叫肝硬化。而导致肝细胞破掉可不能光是脂肪的问题,必须还有别的因素。 另外经过对脂肪肝病例的动态随诊发现,肝脏里脂肪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你身体里的脂肪多了,肝脏里的脂肪也就多;你身体里的脂肪少了,肝脏里的脂肪也会减少。肝脏是人体内脂质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肝细胞在体内脂质的摄取、转运、代谢及排泄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出现脂肪肝后,并不是说它就不会逆转,不会恢复,只要你减少了脂肪的摄入,血脂降低,那么肝脏的脂肪也会减少,也会从含脂肪多的状态恢复到含脂肪少的状态。也就是说,即使出现了脂肪肝,也不必忧心重重,只要减少体内的脂肪,脂肪肝是可以从明显到不明显的。 解决脂肪肝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肥,就是赶紧把你细胞中的脂肪消耗掉, 而不用吃什么药。你的体重减少了,身体里的脂肪含量减少了,肝细胞里的脂肪也就降下来了,比如说从30%降低到10%,再降低到5%,就是正常了。我想起媒体有个报道,说武汉有个“暴走妈妈”,自己是很重的脂肪肝,为了给生病的儿子捐半个肝脏,每天“暴走”,最后肝脏里的脂肪正常了,把一部分肝脏移植给了儿子。 在脂肪肝这个问题上,提醒大家一定不要人云亦云,而是要动脑子想清楚,它并不是病,而是由于体重增加,营养过剩,脂肪多得没地方呆了,就跑到肝细胞里堆积起来。这时候最好的建议就是减肥。只要把多余的脂肪消耗掉,脂肪肝的问题也就随之消失了。 这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脂肪肝应有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