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球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既健身又健体,既有高尔夫之雅,又有棋类之精,即没有人与人的身体接触,更没有野蛮的相互冲撞,是一项既高雅又文明的体育项目。但是,它也有它自身的弱点,这就是:节奏太慢,运动量太小,缺乏竞争性。而且,它的规则和打法太复杂,没有入进门的人看不懂。所以要更大范围的发展,特别是要向老年人这个群体以外拓展比较难。2011新规则改革创新,做出了限双和分数不封顶的规定,使门球运动的节奏加快了,运动量加大了,竞争性增强了,规则和打法也变得简便一些了,并且,能使每个球员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球艺水平,因此,它对各个群体有了更强的吸引力。
我所在的单位是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虽属省级党校人数并不多,在职和非在职人员加起来不到400人。但是,体育设施齐全,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室内外网球场和两连片的门球场。体育活动开展得不错,尤其是门球开展得较好,巅峰时期共有三个门球队,20多人参加,并多次取得兵团冠、亚军,代表兵团参加全国大赛。可是近几年不行了,三个队变成了两个队,两个队又变成一个队,常在门球场打球的只有六七个人了。原因在哪里?主要有两条,一是前面已提到的,门球这项运动节奏太慢,运动量太小,除老年人外对其它群体吸引力不大;二是球场的风气太坏,动不动就为一个战术问题或一杆球没打好吵起来,有时甚至酿成骂架。这样一来,原来打球的人老的老了,走的走了,心情不舒畅的不打了,结果就越来越萎缩了。我曾多次找过老干部门和工会,希望他们动员新退休或在职工作人员参加打门球,结果都没什么效果。有的说你们那总吵架,我们不到哪找气生。还有的说你们那个门球老半天打一下,打好了可以打上两分钟,打不好几十秒就完了,能锻炼身体吗?所以动员了几次一个也没来。2011新规试行方案出来以后出现了新的景象,几年不打门球的人有的又回到门球场,场外的观众也多了,而且有些年轻人也来看打门球了。过去也有人看,但是看不懂,看不了一会儿就走了。现在经常看到十几米的球打上了,十几米过门很顺当,十几米带球能带掉,有时甚至还一下带两个,感到蛮有意思,于是就对门球有了兴趣,找工会要求工作人员也要打门球。工会主席王伟连很支持,当及决定学校的四个分工会都要成立一个门球队,每队7个人,一共28人,而且很快就给大家买来门球杆子和有关器材,并决定十月中旬开始,每周1、3、5下午用两个小时训练,11月上旬进行比赛。这些人中不但有一般工作人员,而且还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处级领导4人。年龄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人,最年轻的二十多,最长者不过50岁。11月9日下午举办了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首届工会门球比赛,并邀请了正在新疆活动的郑编和李兰贵老师参加了开幕式。比赛前,李兰贵和房邦杰(红柳)还打了一场表演赛。如果说这些人刚开始参加训练时,有不少人是抱照完成任务的态度而来的,那么,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和比赛,特别是看了李兰贵老师的表演,现在多数人对门球有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不少人已经迷上了门求。前几天我们这儿下了雪,我就看到几个年轻的新队员去扫雪,说明即使冬天下了雪他们也要坚持打门球。工会主席王伟连已经表示,明年把两个门球场装上照明设备,这样,工作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就可以持久地开展下去。同时,他还同兵团下属的各师党校工会联系,希望他们也把工作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开展起来,并初步拟定2013年,借兵团党校建校30周年庆典活动之际,办一次党校系统工作人员业余门球活动的比赛,以便能把党校系统乃至各个单位的业余门球活动都带动起来。
事实上我们党校的所在地,农六师、五家渠市已有不少单位出现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打门球了,而且他们的热情很高,每天早饭前都用一个小时去练球,双休日整天都泡在门球场上。说明2011新规则的改革创新,对门球的发展,特别是对门球的拓展起了推动作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