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汉玉灵芝

转:感悟跳球之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9: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6:06
“三问推演”训练法
                  
                                                 赵玉书  ...

                              浅 谈 学 习 之 道(之一)
      人人都在学习、随时又都在学习。但是学习效果却会大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关键在于有人学习只求一知半解,有人喜欢照样画葫芦,也有人就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
       就拿门球常用的一门留球战术来举例。
       纵观门球比赛、几乎是每场比赛都有你也一门留球、我也一门留球、有的甚至是多次一门留球。这种现象我们似乎看惯了、也看腻了。深感门球战术缺乏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一春天气息。难道一门留球战术就这么管用?难道教练员们都十分精通一门留球战术?
       实践证明:有许多教练员基本上是不太懂什么是一门战术。以为只要是一门留球了,就是实施一门战术。.
       一门留球战术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留球运动员必须有良好的打擦偏球能力;第二、己方留球运动员的上一个运动员、必须进一门要稳、有远距离搭桥到位的能力。
       一般成功的一门留球战术应该是:有球在不同位置接应,留球运动员都能够顺利进一门到位、成功地控制二、三门前的战略要地。
       实践证明:虽然会打擦偏球的人,有时也不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做到。但是自己的教练员毕竟是在战术布局上给运动员创造了进攻的机会与余地。一次、两次虽然未完成,只要多练,一门留球战术运用是会逐步成熟起来。——这种一门留球即使不成功,也无可非议。
       然而现在也有许多教练员,明知自己留球运动员不会打擦偏球,也像模像样地硬要一门留球。这样的一门留球战术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吗?也有一门留球运动员,平时进门都跌跌撞撞,击球缺乏力度感,即使你给他搭桥了,他也很难到达准确位置,形成攻击。这样的一门留球战术是否应该、正确,本人不敢苟同。
       也有人会说:我虽然不会打擦偏球,但是我们一门留球是掺沙子啊!
       我想:执行有球与球双杆球规则时,掺沙子一说,是有它一定道理。否则在一门留球后,在一门后设置造打球与球双杆球的机会,后果将不堪设想。掺沙子可以避免此类现象发生。自从在执行2011年新规以后,已经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后顾之忧,掺沙子的唯一作用只有在对方多球连续一门留球时才会有。
       因此我主张要练好打擦偏球还比较困难的运动员,趁早利用目前新规则得分不封顶给你们提供的机遇,较快的练好进一门、进二门技术。教练员也应该切合实际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球队的特长与优势,研究出适合自己球队特长的战术打法。
                  时髦的东西,不一定就适合自己。没有金刚钻、别跟在别人后面揽瓷器活。这样反而会延误了自己大好前程!

点评

浅 谈 学 习 之 道(之二) 学习贵在坚持! 别人总结出的成功经验,门球总结出的成功战术,一定要学。学、一定要学好,学习贵在虚心、刻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9: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9:09
浅 谈 学 习 之 道(之一)
      人人都在学习、随时又都在学习。但是 ...

                          浅 谈 学 习 之 道(之二)
                                  学习贵在坚持!
      别人总结出的成功经验,门球总结出的成功战术,一定要学。学、一定要学好,学习贵在虚心、刻苦、坚持。
      门球运动中三元要素:准度、力度、擦球,是门球运动中个人技术的核心与精华。缺一将会使个人技术黯然失色,失去应有的光彩。
      那么为什么仍然有许多人在准度、力度、擦球技术要求上,相差很远呢?
      根本问题出在认识上、关键问题还是出在训练上。
      一:太难了、我有这点水平,就够了。——不肯下功夫练。
      二:我打门球的宗旨是:锻炼身体、消磨时间。——没有必要这么苦练。
      三:也有许多人坚持练准度、力度、擦球三项技术,与要求相差很远。——缺乏技术指导练,水平提升慢。
      四:也有坚持练了,效果并不理想。——关键是:在难点问题上动脑不够、克服困难的狠劲不足,训练的频次还没有达到火候。
      五:虽然天天练了,水平进进、退退,很不稳定。——关键是:窍门、诀窍还没有悟准,缺乏身、心、脑天人合一的圆满结合。
     实践证明:训练无止境。任何 高技术、高水平的训练,绝不是那么轻而易举能够获得。一份辛勤耕耘、才有一份甜美收获。经过刻苦卓绝地训练,技术水平也只能达到更好,达不到最好。而且训练也没有时间表。贵在只有坚持!

点评

浅谈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 基层门球队往往会有一个辣手的问题:影响、制约了队伍运动成绩的成长。那就是教练员缺乏应有的权威,特别是身兼运动员的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9: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9: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9:10
浅 谈 学 习 之 道(之二)
                                  学习贵在坚 ...

                                     浅谈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
      基层门球队往往会有一个辣手的问题:影响、制约了队伍运动成绩的成长。那就是教练员缺乏应有的权威,特别是身兼运动员的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往往不容易和谐。
       门球比赛、教练员即比赛场上的指挥员。指挥员没有权威,运动员执行指令便会三心二意。一盘散沙的团体行动,如何能够协调起来?这样的团体比赛,不输才怪!
       既然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基层教练员的指挥水平与运动员素质水平均有待提高。
          基层教练员一般是矮子里面挑长子,相对好一点、懂一点教练、指挥的人任现场指挥。在指挥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特别是身兼运动员的教练员,自己在打球过程中也难免会打臭球。这样往往就形成了运动员打坏球、打臭球、不听指挥、无人敢说的局面。说了、批评了,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会更紧张。运动队的整体素质会这样逆循环的坏下去。
          再加上现今门球竞赛规则规定:球场上只允许一人指挥。否则算犯规、予以警告。教练员明显的指挥失误,得不到运动员的及时交流、提醒与避免,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了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许多矛盾。               
       二:教练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决定的。
          一般有两种类型的教练员比较有权威。
          一种教练员是个人技术水平高、在大赛中经常成绩显著。别人对你的指挥、打球,都心服口服,无可挑剔。即使你在比赛中批评不讲究方式方法,不留情面,别人也会听从、不会反抗。按大家所说是习惯了。
          另一种教练员是处处以身作则、说话水平高、批评讲究艺术,别人喜欢与他在一道打球。这种教练员与运动员长期共处,也养成了互相谅解、互不计较的良好习惯。权威自然形成。
         第三类容易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的教练员,或多或少都会由于他们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比赛中批评不注意时间、场合。别人会有下不了台的感觉。
            又如:批评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充分发泄出埋怨、指责、不满心情;缺少教育、指导、提高、与人为善的友好心情。运动员球未打好,心情本身不好。此时迫切需要的是安慰。教练员如果再去指责他,他的心情能好、能打好以后的球吗?
           又如:同样的问题、他出现了,你不说;我发生了,你就说我、指责我。心中肯定会不服气。(虽然是同样问题,可能是时间、地点、场合不同,危害程度不同,才产生以上不同的处理现象)
           又如:也有人对教练员的为人有看法、有意见,往往也会衍射到比赛中不服气、不和谐诸多现象来。
           ……
       如何和谐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应该从多方面着手。
       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允许击球员与教练员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及时避免教练员指挥中的许多低级失误,不断提高教练员现场指挥水平,使教练员不断地成熟起来,具有指挥权威。
      教练员水平高了、指挥失误少了、具有了指挥权威,其他许多不和谐因素都会降低为次要因素,会促进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逐渐和谐起来。
       门球运动在比赛中反对多头指挥,实践中证明是需要的。但是击球员与教练员的正常交流,绝不是多头指挥。在多头指挥盛行、严重搅乱比赛秩序的非常时期,采取矫枉必须过正的手段也无可非议。
       现在国内门球比赛、多头指挥的恶习得到彻底纠正。矫枉过正的举动,是反正的时候了。反正——即允许击球运动员与教练员正常交流,可以和谐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有利于运动水平提高。值得大家重视与研究!

点评

(探 寻 门 球 运 动 规 律) 门球基本功训练,有形的训练已经不易,无形的训练则更难。门球比赛个人有形基本功发挥,又完全制约于无形基本功的状态。因此门球运动有形基本功一定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9: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9:12
浅谈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
      基层门球队往往会有一个辣手的 ...

                         (探 寻 门 球 运 动 规 律)
      门球基本功训练,有形的训练已经不易,无形的训练则更难。门球比赛个人有形基本功发挥,又完全制约于无形基本功的状态。因此门球运动有形基本功一定要刻苦训练,无形基本功更不能抛之脑后。
       门球运动有形基本功训练,许多报刊、杂志、资料都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叙。单以无形基本功训练做一专题探讨。
       有形基本功:一般是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与肢体的配合,形成的一些特定动作状态。一般只要感觉器官判断准确,肢体容易配合定型。
       无形基本功:是精、气、神与感觉器官、肢体动作形成极其复杂、严密的配合。这里面有许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东西,又是指挥、左右肢体动作的脑神经。
       无形基本功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它究竟有什么训练的窍门呢?
       根据我打门球的经历,有以下一些感悟。
       一:刻苦训练有形基本功,相应可以提高、增长无形基本功。
       有形基本功:准、力、擦、闪等技术水平提高了,打球的欲望就会很强,打球的自信心也会得到空前提高。后者就充分表露出无形基本功的提高。
       二:无形基本功灵敏度极高。一般极易在受外界**后,功能会急剧下降。
       因此比赛中运动员要有高投入的心态。绝不能三心二意、随意聊天、游逛。特别是击球运动员应该聚精会神打好球,决不能东想西想。实际证明:想得多、必失。信心足、一门心思打球,往往再难打的球,打到的概率也会大幅度增加。这就是无形基本功在发挥作用。
       三:明白事理、想通问题、不钻牛角尖。被压抑的无形基本功之力,才能得到彻底解放与发挥出来。
       常规问题说透了就是一个字。它象一个魔鬼一样,压抑着许多门球人的心。就是这个字,极大地阻碍与影响了广大门球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挥。
       字是很可怕,我就有切身体会。我不会跳舞,歌唱得不好、自然也就不喜欢唱歌。只要有人让我唱歌、跳舞,我就会很怕!怕什么呢?我也不知道。由于怕,我断然会拒绝别人邀请我去唱歌、跳舞。
      但是打门球、由于我从小就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因此我从来就不怕。打不好、我认为有个自然学习、提高过程。打到一般光景,比赛中打坏球、打臭球,别人说闲话、甚至说臭话,自己也从来不怕。我总会抱着一个死理:那就是球打得再好的人,你能够保证一辈子不打坏球、不打臭球吗?这样一想、自然什么怕也就没有了。
      参加门球运动的人,凡是为了一个字,他(她)们早就离开了门球场。现在能够坚持下来、继续参加门球运动的人们,应该是经历过的考验。理所当然、应该完完全全丢掉一个怕字,理直气壮的去打好自己的球。——只有这样看问题,自己才是参加了最有成效的基本功无形训练,并掌握了一笔巨大的基本功无形技术,毕了业。
      怕到不怕的转变,会骤然改变你比赛中的精神状态、也一定会改变你比赛中的战绩。会使你的门球生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地!
      门球基本功有形训练,可以得到教练员的指导与强化训练。但是门球基本功的无形训练,只有靠自己在训练与比赛中的自我感悟与不断提高,舍此、没有其它任何捷径可走!

点评

门球宏观技术与微观技术 (门 球 技 术 研 究) 自从执行2012年中国门球新规则以来,我发现有许多人比较注重门球宏观技术的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9: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9:16
(探 寻 门 球 运 动 规 律)
      门球基本功训练,有形的训练已经不易,无 ...

                                     门球宏观技术与微观技术
                                     (门 球 技 术 研 究)

      自从执行2012年中国门球新规则以来,我发现有许多人比较注重门球宏观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门球微观技术的训练。喜欢练远进门,进了门则沾沾自喜、很是得意。远进门稳了,击球手式肯定也会相对比较稳,就喜欢远冲、远打,自然也会欣赏自己命中率的提高。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打球,战术上的攻守兼备、稳扎稳打,往往考虑得较少。这样的队伍参加比赛,运气好时,可以一路顺风。运气不好时,可以一败涂地。这样的队伍打球、表现呈不稳定性,一般赢球的概率会比较少。
      以上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只知道门球宏观技术。以为球练到远距离能打到球、进了门就行了。实践证明:仅有这点宏观技术,要想打好门球还差得很远呢!必须懂得门球微观技术,并努力练好它。
      那么什么是门球的微观技术呢?
      通俗的讲就是:打球、进门一定要符合微观上精确、细致的算计。
      并不是打到球,就好。打到球、自球却出界了,这又有什么好、又有什么用呢?打到球,自球不应该跑远,你却将自球跑得很远,不利于下一棒击球,这也能叫好吗?打擦偏球,你擦打到球了,自球确跑到不该跑的另一个方向。好端端、千载难逢的一次机会,象这种擦球、虽然打到球了,也只能是令人惋惜,毫无任何赞赏的价值。
      再谈进门,似乎进了门,便没有理由认为有什么不好。
      实践证明许多进门,如果没有微观技术上的要求,即使你进门得分,成绩也是微乎其微,并不值得表扬与赞赏。
      例如:进一门、再进二门,可以吃掉底线对方球。你进门出线了,或是进二门太轻了,吃不掉对方球。这样的进门能叫好吗?
     又例如:门后有球给你搭桥,准备进门后擦球予以攻击。你进门离搭桥球很远,根本达不到擦球攻击的目的。这样的进门完全是一次战术上的失败。
      再例如:靠进门后有球,(不管是对方球还是己方球)要求你能够轻进门,打掉对方球,或是带动己方球。你进门老远,达不到以上目的,这样的进门能叫好吗?
      最难打的擦偏球,也不是擦到就好。这里有微观技术上的:擦球厚薄、擦球角度、擦球力度等等苛刻要求。实践中许多擦球、不是他球出界就是自球出界,——力度使用过大;擦球不到位,——角度未算计好、力度使用不当;擦球甚至跑到另外方向——挥棒不稳、造成击球点偏差等等。
      综上所叙,训练自己个人门球技术,不应该只满足于自己有了宏观技术就行。而应该精益求精、不断进取。任何技术水平的发展都是无止境的。参加运动的人应该明白:任何比赛现场,都会天外有天。要想攀登顶峰、只有通过毕生的努力。舍此没有捷径、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点评

战 术 研 究 很 有 必 要 (征集门球新战术) 2011年中国门球新的竞赛规程,自从9月执行以来,已经快9个月了。通过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9: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9:18
门球宏观技术与微观技术
                                      ...

                                        战 术 研 究 很 有 必 要
                                         (征集门球新战术)
       2011年中国门球新的竞赛规程,自从9月执行以来,已经快9个月了。通过全国各大赛区、地方上的实践,发现在战术布局上有一些新的变化。
       我认为这些变化,值得所有门球人进行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深入研究、提炼升华、最终必须上升为成熟的门球经典战术。
       这就象前人不断从实战中总结出的一门留球战术、二门一号位战术、四角战术等等一样,必将是门球运动永生永世的宝贵财富。
       我们由于门球技术水平有限、地方经济尚处在比较落后状态,参加比赛的经历极有限,观察、了解到门球新战术变化也很少,在此仅以自己的粗陋寡闻、起个头,还望大家能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自己见到可喜的战术变化现象,提供出来,以供门球战术专家们归纳、整理、命名。供后人学习、运用。
       我发现有这么些变化。
       一:开局红方1号球进一门、顺利进二面、然后抢占三门。白方2号球如何运作,变化会很多。——这应该叫什么战术?
       二:开局红方1号球进一门,进不了二门,却在底线三角站位。此时白方2号球一般会选择一门留球。——这在实践中我经常碰到,似乎也形成为一种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的战术?
             这样开局优点:1号球不沿老规矩、抢占二门一号位。如果1号球能够进一门、进二门到三门站位则更好。如果进不了二门,到底线、靠三角站位。好处是:①对方一般没有把握,不会盲目冲二门。②己方如果9号球进一门后,如果能够进二门、带动1号球,效果则会更好。③万一9号球进一门后,进不了二门,9号球也会取到给1号球搭桥的作用。此时白方10号球进一门后,是冲二门好呢?还是给2号球搭桥、接力好呢?
       三:红方开局1、5、9号三个球都一次性的进一门、进二门,分别到三门四线不同位置站位,3、7号球实行一门留球。
       四:开局红方1号球进一门、进二门、到三门一号位站位,白方2号球也进一门、进二门、到四线四角站位。白方可以视情况,最后由10号球进一门号、到四角给2号球搭桥、摆角。给2号球有一个擦、进三门或攻击的机会。我看到过、实战效果也很好。
       五:开局有进一门、实施在二门一号位站位战术的球。我看到过:有对方后面的球,在进一门后、有意轻进二门,也有在进一门后、冲进二门时,无意碰到门柱进门,最后都是打掉或是处理掉二门一号位站位的球。——如果能有这么好的基本功,也不失是破解针对二门一号位站位战术的一种新战术。
       ……
       希望网友们、球友们能够再继续提供更多的不同开局的实战例子。在此提前谢谢啦!

点评

门球运动原理研究 门球运动原理到底是几点一线正确?网上众说纷纭。 门球运动原理是三点一线、还是四点一线、五点一线、六点一线、甚至是七点一线呢?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9: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9:20
战 术 研 究 很 有 必 要
                                  ...

                                         门球运动原理研究
       门球运动原理到底是几点一线正确?网上众说纷纭。
       门球运动原理是三点一线、还是四点一线、五点一线、六点一线、甚至是七点一线呢?应该有一个科学、统一的结论。
       门球运动的瞄准、击球与打枪的瞄准、击发一样,基本原理应该是一致的。可以说:都是三点成一线的瞄准运动原理。
       但是由于门球运动与枪械的击发过程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所以门球运动才会在三点一线的瞄准、击发原理上,衍生出门球运动四点一线瞄准、挥棒原理。
       枪械的瞄准、击发,为什么是三点一线原理?
       因为枪械的精密设计:子弹是通过视镜与瞄准器成一条直线的膛线中飞出,目标只有在子弹运行的直线轨迹上,才能被击中。故而打枪,目标、瞄准器、视镜三点必须成一直线,才能被击中,否则就会打偏。这就是打枪的瞄准、击发原理。
       门球运动为什么会冒出个四点一线原理呢?
       这当然由门球运动的特殊性决定的。
       门球运动的自球,要想击中目标球,自球则一定要沿着目标球与自球中心连成的直线上运行才行,否则便会打歪。
       然而自球的实际运行轨迹呢?实际自球是沿着球槌运动的受力直线方向运行。
       要想使自球击中目标球,球槌给予自球的实际受力方向,与自球理想的运行方向,只有完全重合、一致才行。通俗的讲:就是目标点、自球球心点、球槌前、后两个面中心点,这四点一定要在一条直线上。
       在击球的一瞬间,自球球心点与球槌前面中心点实际上是重合的,这一瞬间就恢复了打枪的三点成一线原理。
       为什么门球要极力强调四点一线原理,不喜欢讲三点一线原理呢?
       因为有许多人在击球的一瞬间,不能保证击球面的中心点,都能击打在自球球心点上,即不能保证在击球的一瞬间,都能保证这四点能在一条直线上。
       这就是运动员们常说的:瞄歪了(别人最容易察觉出)、击歪了(槌头未击打到球心点)、打歪了(挥棒挥歪了)。
       那么为什么说:五点一线、六点一线、甚至七点一线不好呢?不是说:点越多,就会越精确吗?
       实践证明:门球击球10秒超时犯规,容不得人们去细细寻找这许多点去瞄准、校瞄。这样时间是不允许的。相反是有越方便、越简洁、越适用、越准确的方法越好。
       因此门球运动瞄准、击球挥棒,应该牢记四点一线原理。并且真正懂得是哪四点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在此特别提醒大家:一个球心点的概念。(此名是我习惯用语)
       球心点:即自球中心点与目标点连成的一条直线上,离击球面垂直击打自球、最近的自球那个点。
       只有球心点受力、才能使自球沿着四点成一直线的方向前进。自球任何其它点受力,都会偏离目标点方向运行。
       下面形象的举个例子加以说明:用乒乓球拍要想把乒乓球打得垂直向上运动,乒乓球拍用力一定要保持水平,才能够准确击打到乒乓球垂直向下的最低点,即球心点。乒乓球拍如果不能保持水平,那么这点(球心点)就击打不到,乒乓球就会斜向上运动。——最终目的就会达不到。
       只有从理论上明白了击打球心点的重要性,才能在实践中重视击打球心点。从而才能快速提高击球的命中率。

点评

为什么会打不好球?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自己与别人打球失常的原因进行了漫长的观察、探索与研究。发现了一些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9: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玉灵芝 于 2014-12-30 19:25 编辑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9:21
门球运动原理研究
       门球运动原理到底是几点一线正确? ...


                                             为什么会打不好球?
                                           (打球失常心态研究)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自己与别人打球失常的原因进行了漫长的观察、探索与研究。发现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原因,值得大家重视。
       大致归纳有11个方面常见的心理原因。
       1、随便型。
         远距离都打到了,这么近随便怎么打,一定能打到。
         一随便,瞄准、击球动作的四点一线原理早抛到九霄云外,能不打歪吗?
       2、不认真型。
         门球瞄准、击球四点一线原理,不能差半分毫。但是就有人瞄准、放棒习惯性的存在偏差。挥棒时每次都要靠调整。训练、比赛中,靠频繁的调整能打好球吗?
       3、无准备型。
         这类人有一个特点:耐不了寂寞。比赛中也不忘交朋友、聊天。裁判员呼号了、教练员下达指令了,才恍然大悟。急忙上场打球,此时心还在呯呯地跳,这样能打好球吗?
       4、信心不足型。
         这些人自知技术水平弱,打球不喜欢冒风险。教练只要命令打有点难度系数的球,便立即会显得信心不足。即使是能打到的球,也经常会出现打不到。
       5、患得患失型。
         这类人极爱面子。稍有点难度系数的球,头脑里立即会闹翻了锅。瞬间他会想到:这个球如果打不到,人们会怎么说呢?心想我一定要打到。打、是用力大点好呢?还是用力小点好呢?脑子一片混乱、胡思乱想、便想便打。思想不集中,能打好球吗?
       6、犹豫不决型。
         球可以这样打,也可以那样打,都不难打。教练的指令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是按照教练的意图打好呢?还是坚持按照自己的意图打好呢?犹豫不决、分心,结果打不好球。
       7、精力不集中型。
         这些人轮到自己打球,有一个特点:喜欢一心二用。他在瞄准、打球的同时,还会听别人的讲话、意见。球打不好,似乎不是他自己的原因,他总能找出许多别人影响他打不好球的原因。
       8、惧怕型。
         球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战术上需要必打的球。当然会有一些难度、甚至难度会很大。打这种球,有些运动员根本没有信心,甚至会惧怕。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信心、有能力能够打到。因此这些人即使打了,连碰到的概率也会极低,别想主动打到了。
       9、贪婪型。
         这些人心比天高,光想干大事、光想干出惊天动地好事。
         比如:有双杆、但是不一定非要打成双杆,只要把球处理掉,不打双杆也没关系。当然能够打成双杆、则更好。
         贪婪型的人会一味追求打成双杆球,忘记了处理球的宗旨。结果是:双杆未打成,球未能及时处理掉,却遭到了灭顶之灾。
       10、心中有气未消型。
          这些人球未打好,又喜欢察言观色,动辄喜欢生闷气。经常是便生闷气、(心情不愉快)便打球。这样能打好球吗?
       11、脑真空型。
          我自己经常出现过。心中有事,难以搁下。打球时经常也会不自觉的去想。因此打球时会出现:似瞄非瞄、挥棒时会出现不由自主的行动,球打出去了,还不知道球是怎么打出去的。结果击打偏差很大
         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现象,我未能发现。希望大家予以补充、完善。目的以供大家研究纠正、克服的方法。提高大家的击球质量。

点评

门球搭桥巧 (门球技术研究) 门球运动杀伤力最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9: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9:23
为什么会打不好球?
                                ...

                                                 门球搭桥巧                                                  
                                             (门球技术研究)

       门球运动杀伤力最大的莫过于双杆球与擦偏球。复杂的球与球双杆球被取消以后,极简单的进门双杆球是摆在明处、易防、易躲。擦偏球由于击打的角度、力度要求很高,不是人人会打。因此比较容易使人麻皮大意。相对比较之下,在实践中证明:擦偏球比较难防。

       球手技术水平再高,擦偏球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搭桥先决条件配合,否则也将会一事无成。
       既然擦偏球威力如此巨大,搭好桥又是必备的、先决条件。搭桥是否就被人们重视了呢?
       回答是否定的!搭桥未被大家引起重视。
       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呢?
       我认为是训练中缺乏一些理论、技巧指导。使许多人不知道怎么练。因此长期以来多数人搭桥只能是凭着感觉走。
       那么搭桥有什么规律性东西可循呢?下面我根据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我认为:搭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穿越式搭桥。顺流式搭桥与剪刀差式搭桥。这三种搭桥有什么区别与特点呢?
       一:穿越式搭桥:
          一般是搭桥球的行进路线,会正向、或正斜向面对擦球点移动。用力过大,搭桥球会超越擦球,出现无法擦球的现象。
         搭桥最佳目标点的到达,难度极大。(指:距离近、角度好)
       二:顺流式搭桥:
          搭桥球的行进路线,一般都在擦球的前方流动,绝对不会跑到擦球的后面去。
         此类搭桥最佳目标点的选择有较大的弹性、一般容易达到理想效果。
       三:剪刀差式搭桥:
          搭桥球的行进路线,一般在擦球后方移动,只是在搭桥球快要运行停止时,才会发生小交叉移动到擦球的前方停下。
         最佳目标点的选择有点类似于顺流式搭桥。因此搭桥难度也不太大。
         鉴于以上三种不同搭桥方式,便形成了以下一些规律与搭桥技巧。
       一:穿越式搭桥:由于最佳目标点的到达、极难。因此搭桥目标点的选择不能要求太苛刻。否则会适得其反。首先要保证:有足够好的擦偏角度。
       习惯上可以按照人们总结出的:搭桥宁左勿右、宁轻勿重原则行事。
         穿越式搭桥目标点的选择,用力一般能保证搭桥球离擦偏球距离在1——2米之内、甚至是3米也就可以了。搭桥远点总比搭过了头要强、要好。
         因此穿越式搭桥必须留有足够的保险系数。
       二:顺流式搭桥:由于搭桥球基本是在擦球的前方运行,根本没有不好擦的可能。搭桥球停止时与擦偏球的距离可以选择得相对准确点,一般可以保持30——50厘米之间,可以保证擦偏效果比较容易实现。
       比如:顺流给进门后再擦偏的球搭桥,有进门球手的力度控制,此类搭桥会变得更容易些。搭桥距离可以根据球手的喜好,选择得更准确点。
       三:剪刀差式搭球:一般也不难,有类似于顺流式搭桥的特点。搭桥点的距离选择也可以考虑近点、准确点。
       总之搭桥点的选择:一难、一易,一放、一收,一粗、一细,都是有一定客观规律可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7: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9:27
门球搭桥巧                                        ...

                                                     门球奇迹篇
          当今的门球高手,与众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远”;二“薄”上。
           远——第一、远距离攻击。敢于强攻8米以上、10几米到20多米外的单球目标。包括面向边角轻粘、拔钉。
           第二、远距离(大斜角)冲门。能恰到好处地控制力度、落点。
           第三、远距离闪带。场内任何距离闪带他球,弹无虚发。
           第四、远距离擦边。自、他球相距2——4米,能打出精确漂亮的擦边球。
           薄——就是薄擦边。能做到他球微微抖动(不转动、不移位)、自球基本直线前进。在自、他球相距10——120厘米的情况下,能熟练打出正、侧擦顶和越顶球,使自球直奔目标,直插敌阵。
          照此发展下去,经过门球人契而不舍的努力,坚忍不拔的苦练,“一杆撞柱、一锤定音”的奇迹已是指日可待的现实,绝非遥不可及的臆断!
          鉴于此,我设计了一些“门球奇迹”方案,既可做为有志勇攀高峰者的自练项目,又可为有远见的企业家、有实力的门球迷设台打擂,重奖高手,广集奇才搭建一个平台。
           吸人眼球,扣人心弦——门球唱大戏!
           打擂比武,高手频出——门球大看台!
           杆不轻起,弹无虚发——门球狙击手!
           一杆撞柱,一锤定音——门球创奇迹!

点评

浅谈擦边球与双杆球的创造型战法 擦边球与双杆球门球技术由于在竞技中使用较多,且机动、灵活、见效快而被人称为“二**宝”。如果在杆击球员能在既无自然成型条件,又无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1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7: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擦边球与双杆球的创造型战法
       擦边球与双杆球门球技术由于在竞技中使用较多,且机动、灵活、见效快而被人称为“二**宝”。如果在杆击球员能在既无自然成型条件,又无上号队友制作型条件的情况下,依靠场上的球或门创造性地打出意想不到的擦边球与双杆球来,就可演示出更多的精彩球势。为此,我结合自身体会,就这种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战法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的主要特点
       擦边球与双杆球的创造型战法,是指在杆运动员在当前没有打擦边球或双杆球理想角度的情况下,利用场上球或门的条件,在首次撞击球前就考虑到续击目标及续击后所要达到的效果,通过首次击球(过门)调位或击球后再闪顶球调位方法,从而创造出一个续击时打擦边球与双杆球的理想角度,并成功实现其续击目的的门球战术手段和技巧。其技战术手段主要特点:一是隐蔽性强,可麻痹对手。对方一看,没有直接打擦边球与双杆球的角度,就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想法,而疏于防范。这是创造型打法它优于自然型和制作型的关键所在。二是安全性好,可一气呵成。在杆运动员通过调位,由一个人直接造、打擦边球与双杆球,无疑比在杆运动员为待杆运动员摆双或制角的二人配合方可完成的打法更安全。三是威协性大,可先发制人,见效快。大家都知门球谚语中就有“双杆、擦边,威力无边”的说法,由于它的威力大,一旦成功,就可先行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使对方后续进攻的能力大打折扣,己方从而得势得分。
        二、打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的条件
        一是要利用好场上的球和门。一般来讲,打创造型擦边球至少要利用三个球或一个门二个球。打创造型双杆球至少要利用四个球;一个门(二或三门)三个球或一个门(一门)二个球。且球与球或球与门之间的距离不是大远,这是个前题条件。二是在杆运动员要熟知造打擦边球与双杆球的原理及方法,较熟练地掌握了造打擦边球与双杆球的基本功。只有会者才不难,在会打、打得好的基础上去创造才会成功率高。三是在杆运动员要有比较丰富的临场经验,比赛心态较好,击球落位好。击球员稳如泰山,根据条件把握好角度、力度,就事半功倍了。
        三、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的主要战法
        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战法其关键是首杆球要有创造性,为“打”奠定好基础。在此我简单介绍几种战法,抛砖引玉。
         1、利用过二或三门机会调位打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
        一是③球通过撞击④球调位,闪④球出界后进二门时碰撞⑤球成双杆。见图一A所示:
        二是③球撞闪④球出界后,通过进二门时调位,再撞击⑤、⑦二球成双杆。见图一B所示:
        三是③球撞闪④球出界后,通过进二门调位,再擦击⑤球边奔袭三门白方⑧、⑩二球。见图二所示:
        2、利用一门后接应球打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
        一是②球进一门后与⑩球密贴,续击四角的③、⑨、①球,碰上③球成双杆。该打法如果一次未击中四角的球,只要已靠近也可续击将其消灭掉。见图三所示:
        二是②球进一门后未与⑩球密贴,则擦⑩球靠近四角的③、⑨、①球,闪⑩球为④球接力,再将⑨球打掉,为④球撞闪⑩球看守①、③球打基础。见图四所示:
        3、利用自球撞击他球后调位打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   
        一是③球撞击④球调位,闪④球出界后再撞击⑦、⑨二球成双杆。如图五所示:
        二是③球撞击④球调位,闪④球出界后再擦击⑦球边奔袭二门白方⑩、②二球。如图六所示:   
        4、利用撞击后的他球闪顶球调位打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如果撞击一球后调位不佳,没有开成打双杆的条件,则可用被撞击的球闪顶另一他球调位打双杆。如图七所示:③球撞击⑥球后,用⑥球闪顶⑤球,使⑤球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③球再撞击⑤、⑦二球成双杆。
        也可用这一方法打擦边球,如图八所示:③球撞击⑥球后,用⑥球闪顶⑤球,使⑤球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③球再擦击⑤球边奔袭二门白方的⑩、②二球。
        四、打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依据场上局势确有必要,且条件具备,就可采用此法。如果在杆运动员可撞闪一球就能去控制对方,那么就没有必要硬性去搞什么“创造”了。
        第二、虽然打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的条件具备,但由于在首杆撞击球后其调位不佳,造成创造型打法成功的把握性不足时,就要先考虑防范对方的破坏和如何更有利于己方的下一轮再次进攻了。千万不要勉强去打难以成功的擦边球或双杆球了,要坚决不做自己得不偿失的事。
        第三、运用打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的战法,指挥员和击球员要同心同德,其攻击的重点是对方的关键人与关键球,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与此同时,击球员要稳击闪、稳擦打,确保成功。为己方扩大势力多得分打下基础,实现运用创造型擦边球与双杆球战法来夺取胜利的真正目的。

点评

门球“三字经” 四家池村门球队力度是关键, 方向是根本, 技术是基础, 心态要平稳,找准击球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1 18: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8: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1 17:52
浅谈擦边球与双杆球的创造型战法
       擦边球与双杆球门球技术由 ...

门球“三字经”
                                                                                                             四家池村门球队
力度是关键, 方向是根本, 技术是基础, 心态要平稳,
找准击球点, 操作要认真, 要知门球事, 熟记‘三字经’
人生命,在运动,老年人,莫贪静,多运动。选项目,量力行,打门球,最适中。此运动,尚年轻,四八年,进国门,群众乐,民欢迎,唯老人,情独钟,劳不倦,身不困,动脑筋,趣无穷,身敏捷,智聪明。能长寿,益健身,技无边,艺无境。有竞争,不激烈,有对抗,不贴身。虽劳顿,间歇动。含棋法,谋略深,台球技,功夫真,射击艺,技术精。康乐性,竞技性,高难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身。球棒拿,精神发,球场站,烦心散。入之门,爱不舍,似伴侣,终身结。打球前,树信心,自信强,才能赢,先胜己,后胜人。心态好,出水平,不急躁,多细心,戒草率,要认真。姿势对,是保证,站立正,瞄得准,肢夹紧,要打稳。击球点,不可偏,差之毫,错之千,击球前,勿随便,为慎重,瞄两遍,眼盯住,击球点,控力度,不出线,成功率,有保障。进一门,莫轻看,多慎重,续打权,抢佔位,随尓遍。不进门,皆空谈,免续打,靠边站,再有力,使不上,看人打,妄兴叹。打分球,打双棒,选角度,调击点,控力度,最关键。要打球,首打先,不打先,同遭殃。先打里,后打边,先打近,后打远,不小心,易出线,打保险,莫冒险。接送球,要到位,不到位,自受累,打失误,同遭罪。遇双棒,躲边上,是外球,别进场,避风雨,压边线,保实力,留青山,觅时机,再出山。闪击球,看先后,分大小,莫轻弹,带大球,易留场,要注意,击出场,存侥幸,留后患。好坏球,差地天,关键时,一两棒,好定胜,危转安,能葬送,可翻盘。打好时,莫张扬,情激动,球易偏。打失误,戒沮丧,千古恨,不可挽,后悔药,买不上。最重要,平时练。技过人,靠勤练,冰三尺,非日寒,一分功,三年汗,熟生巧,勤代懒,下苦功,吃偏饭,打比赛,用得上。众队员,抱成团,讲配合,顾全面,靠集体,势力强,听指挥,从教练。忌个人,耍单枪,遵命令,想当然,露英雄,全局伤。教练员,最关键,筹帷幄,谋决战,调兵力,谴众将,揽总局,观全盘,输与赢,扛肩上。任风雨,多变幻,亦从容,不慌张。大将度,宰相量,捕战机,审势断,走一步,观三变,善谋略,巧应变。知己彼,了如掌,两军战,勇者强,指挥神,虎翼添。多占魁,常夺冠。

点评

关于沿边“半擦半跳球”的练习与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门球技术发展很快。纵观每次全国性大赛,总是高手叠出,黑马不断,演绎出了不少“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彩局面。以致冠军归属,不到最后一刻,就难以预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1 1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8: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1 18:00
门球“三字经”                                                                                     ...

关于沿边“半擦半跳球”的练习与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门球技术发展很快。纵观每次全国性大赛,总是高手叠出,黑马不断,演绎出了不少“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彩局面。以致冠军归属,不到最后一刻,就难以预料。所以,要想在大赛中觅得立足之地,只有练好基本功,同时还要掌握一两件“秘密武器”,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竞技决斗中有所建树。现仅就本人在平时玩球和大赛中偶或使用的所谓“半擦半跳球”,谈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    “半擦半跳球”的练习
        所谓“半擦半跳”球,就是用“中厚度分球”和“偏擦顶”相结合打出的一种又轻又飘,角度刁钻的定向球。
       其手法特点为:似擦非擦,似跳非跳;擦而刚离地,犹如草上飞(掠草坪尖而起);跳而不能高,只过球半腰(3.75-5.5cm)。初次练习时,可在场地内开阔处进行。两球相距以15-20cm为宜。
       站位击球姿势:向左边方向擦跳时,左脚在前,距自球左后方7.5cm左右,右脚在后,距离以感觉舒适为宜,一般呈弓子步。向右边方向擦跳时,右脚在前,距自球右后方7.5cm左右,左脚在后。当然也可根据个人习惯站位,只要不影响击球即可。
       击球角度:15-22.5度左右(草坪上15度左右,沙土地20度左右)。因是虚瞄侧跳,角度大容易跳空。
       瞄准点的选择:20cm距离以内的擦跳,向他球左边或右边虚瞄1-2cm,如果是在场地边线摆球练习,因要考虑擦跳后他球是否出界的情况,所以自他球间隔距离,如前后在15-20cm, 左右至少应当在两球垂直距离7.5cm(一个球)以上为宜。此时瞄准可采用垂点瞄准法,即对准与边线平行的他球左或右边3.5-3.75cm处进行细瞄,适度适力击球,便可到达理想目标地,而他球一般只是顺着边线平行前进。又因侧跳有下压的力道,所以他球一般行之不会太远。
        二、    “半擦半跳球”在实战中的应用
      “半擦半跳球”在实战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隐蔽待命,伺机出击。此时场上局面,己方大都处于劣势,要么全被清场,要么仅剩一球,战斗力极弱,处于隐蔽待命阶段。若贸然出击,孤球奋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摆设半擦半跳球态势时,根据情况,位置宜选择在四条边线的中段紧贴边线处。以此为据点,可窥视全场,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伺机出击,一举成功。
       2、出其不意,打击要害。如场上局面处于双方各把二门或三门,形成两难进取的胶着状态时,己方就要审时度势,最好连号结组沿边作半擦半跳之状。由于此状态常给人以擦则无角度,跳则距离近难以走远的错觉,故欺骗性较强。对方可能疏于防范,此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乘其不备,出其不意,长途奔袭,打“腰”送“王”,转瞬之间便可瓦解“敌”阵,确立优势、胜势。
       3、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场上局面对己方有利时,亦可用此技法设伏于要害之处,迫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己方则可从容掌控局面,不断扩大战果,直至取得胜利。
       以上浅知拙见,是我近几年来在练球时摸索、在实战中验证过的一点心得体会。在实战运用时,如把握得当,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此法练习不算太难,悟性高者一点即破,半小时即可掌握其要领和方法。如我愚钝者,半天、一天也就解决问题了。只要会打“擦顶球”,“半擦半跳球”(亦可称之为“跳擦腰球)也就会很容易地被掌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1 18: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拜读、学习收藏。                                                              谢谢老师转帖,祝元旦快乐!
2-7_感谢老师报道_jpg_thumb.jpg
182226taais004uic6i4zi.jpg

点评

[attachimg]1022415[/attachimg][attachimg]1022414[/attachimg]谢谢您的关注[attachimg]1022413[/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 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6: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玉灵芝 于 2015-1-12 16:11 编辑
kfczh 发表于 2014-12-31 18:32
好帖,拜读、学习收藏。                                                              谢谢老师转帖, ...


谢谢您的关注 3389521669550654456.jpg.gif 1618481116087365189.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1 22: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