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查看: 3956|回复: 29

转:感悟跳球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0 15: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讲感悟跳球之道(上)
北京  闫俊起
    门球运动中的跳球,是特指自球受到压击后,以抛物线形态飞行一定距离再落地向前运动的技巧球。这种有限度的腾空飞行,有其独特的运动规律和技巧打法。它把门球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提高了门球运动的技艺性和观赏性。如何打好跳球,笔者经历多年来的实践探索,谈以下几方面:
    一、击打跳球的姿势
    击打跳球的姿势,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下面简介几种姿势。
    1、正向跨压打。
    要求击球员面朝目标,两脚横向拉开,骑跨在自球之上,球处两脚跟之间中点,球槌从胯下后伸落位在自球之后,并悬吊在自球后上方空间,上体深度躬曲,头部下低,以视线能看到自球和槌头为宜,形成压击之势。见照片1。
2011-7-5 06:54:48 上传
下载附件 (33.74 KB)
照片1



    此姿势虽不够美观,挥杆也受到限制,不够灵活,但却很实用,有利于瞄准和击向的准确控制,也易击准打正,成功率较高。
    2、正向侧压打。
    自球和球槌的位置在身体右侧。自球处于右脚跟外侧约10厘米处,槌头置于自球之后悬吊在自球后上方,上体稍向右倾斜,重心落在右脚上,头部处于自球与目标连线上,以利瞄准,左脚向左后方伸出,协同右脚支撑和稳定上体。见照片2。
2011-7-5 06:54:49 上传
下载附件 (31.62 KB)
照片2



    这种姿势,挥杆动作比较灵活,压击力较大,并有助于压击方式(手法)的调整变化,亦可较准确地实施正向瞄准和控向。
    3、横向压打。
    横向压打,近似横向击球姿势,即进攻方向或目标在左侧,自球处于击球员正面,两脚横拉开站位,脚尖连线与自球目标连线平行,从右向左以一定仰角出杆压击。此姿势分为双手挥杆高势压击和单手握杆低势压击两种。见照片3、4。
2011-7-5 06:54:47 上传
下载附件 (65.11 KB)
照片34



    这种姿势优美自然。挥杆动作灵活顺畅,压击力度和击点也较易掌控。缺点则是瞄准难度大,压击时,多向左后侧拉杆而导致击向偏差。
    4、左后向刨打。
    左后向刨打姿势,近似用镐头刨地的形态。击球员取小弓步站位,自球处于右前方,双脚定位时,注意右脚尖指向自球,左脚尖指向他球,并适当后撤,留出自球飞行间道,一般以双手握杆刨击。见照片5。
2011-7-5 06:54:50 上传
下载附件 (29.68 KB)
照片5



    刨击姿势,较符合人的击打活动习惯,便于发力刨打,姿态也较优美自如,一般地说刨压力较大,控杆较易,更适用于女队员和臂力小的队员。缺点是瞄准和控向有难度。
    与此势相近的还有单手倒刨姿势,即自球与球槌均处在身体右侧,背朝目标方向站位,右手单握杆向后刨击。此姿势较简便易行,也多为不少队员接受和采用。缺点是瞄准困难,不易看准目标和构成瞄准线。
    二、准确掌控压击点
    这是打好跳球的主要着眼点,是控制自球的飞行高度和距离的关键技术。无论采用哪种压击姿势击打跳球,在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统一的。下面拟从几个相关技艺问题上做些探讨。
    1、压击点和最佳压击点。
    跳球的压击点,多分布在自球后上部纵向圆弧边上。如从理论数字上说,凡大于0°小于90°角界限之内的各点,均可做为压击点。其中较有效的点,则是15°~75°角之间。如图1所示。
    图1球体阳面上箭头所指15°~75°角界限内的各点,均为较有效的压击点,只要槌头以相应仰斜角压击这些点,均可打出跳球。一般地说,压击点越高,自球跳离地面也越高,反之就越低。二者成正比。
2011-7-5 06:54:50 上传
下载附件 (4.14 KB)
图1



    跳球的最佳压击点,分布在25°~45°角的界限内。挥杆压击时,槌头亦以相同的入射角,准确击打在最佳压击点上,就会打出理想的跳球,并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入射角的大小和压击点的高低,应依据自球所需飞行高度做相应调整,不宜固定不变。
    2、槌头入射角和自球反射角。
    依据门球运动特点,借鉴“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原理,合理地调控球槌入射角和自球反射角。
    门球的跳球实践证明,场地质量和条件不同,地面弹性力大小也不一样,自球跳离地面的高度也就不等。例如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为沙土场地,由于地面反弹力变化较大,受地面干湿软硬、沙层薄厚、沙粒大小、光滑粗涩等条件不同,所产生的反弹力大小也不一样。这就要求在打跳球时,要依据场地条件变化,对槌头入射角、压击点和压击力度做相应调整。凡遇地面反弹力小时,飞行高度必然也低,则应适当加大槌头入射角,提高压击点,加大压击力。以求加大自球飞行高度。反之,凡遇地面反弹力大时,则应适当减小槌头入射角,降低压击点,减小压击力。假如在塑胶场地上打跳球,由于地面反弹力大,自球的飞行高度和距离均会有所增加。
    三、压击方式(手法)的选择
    从表面动作形态看,无论采用哪种姿势打跳球,都是以一定仰角下杆压击自球后上部,比较单一和统一,没什么两样。但深一步探讨,就会领悟到压击方式(手法)极富变化,深藏奥妙;也会发现由于压击方式(手法)的不同,带来不同效果。下面简介几种压击方式,供作参考。
    1、扎压法。
    扎压法近似台球的扎杆技法。挥杆动作的主要技术要领是槌头保持较大入射角,从上倾斜向下以击球面“压切”自球后上部较高的压击点,加强压挤力,在自球跳离地面后迅速升高,槌头直接扎向地面收杆。此法打出的跳球,飞行上升决而飞速较漫,行程较近。较适用于打跳撞跟进球。
    2、冲压法。
    冲压法的动作要领是槌头以小角度从后向前冲击自球,在击球面触球瞬间,向下施加压击力,促使其加速前冲低飞,以较低的高度和跳撞点,冲撞他球。此法打出的跳球,前冲力大,飞行速度快,行程远。较适用于远距离的跳撞跟进球和擦顶远攻球。
    3、压提法。
    压提法即挥杆过程,压中有提,槌头呈仰弧动态,下压同时向前提拉,施加“压兜力”,上拉动作尤似乒乓球拍拉弧圈球。这样,则可顺势拉高自球飞行线,加强前冲力,加大飞行高度和距离。此法打出的跳球,飞行速度较决,在上施前冲力的作用下,行程较远。较适用于打擦顶球和跳越球。
    4、刨压法。
    刨压法的挥杆动作与压提法相近,是借助“刨兜力”打跳球。槌头动形呈一定弧度,先压后拉,顺势刨球,击球面与球体接触时间稍长,力度传递量较大,刨出的球既高又远。以此法可打擦顶球,更适于打跳越球。
    5、砸砍法。
    所谓砸砍法,形似以斧头砍东西,或似用锤子砸东西。要求槌头以大角度和高击点从上倾斜向下砸击自球,使其尽可能上跳腾飞,槌头触球后,迅即扎压在地面上收杆。此法只适用于打10厘米左右球距的跳撞跟进球。可有效防止连击犯规。(待续)


第三讲感悟跳球之道(下)
北京  闫俊起
    四、跳球的瞄准与压击方向
    1、跳球的瞄准。
    跳球的瞄准难度大概略性强,不易精确。尤其是击球员的头部往往处在自球、他球与进攻目标的中间上空,瞄准时,视线既要向前扫描目标,又要向后观察自他球的点线以及槌头方位,使多点构成瞄准直线,假如以“悬吊杆”瞄准,槌头较难稳固定位这必然加大瞄准难度。因此,更强调认真细致地瞄准,摆正调准槌头的空间方位,构成准确的瞄准线。具体操作方法有两种可供选用。一是把槌头斜竖在自他两球连心线的自球之后,把击球面固定在地面,并将其落地点调整到自他两球连心线上,使三个点构成直线,即瞄准线。二是利用杆柄进行瞄准。在正确取势站位的基础上,把杆柄以下低上高之势向前倾斜,竖向调整到自球与他球的连线上,杆柄上端指向进攻目标,构成瞄准线。见照片。
2011-7-5 07:00:10 上传
下载附件 (13 KB)



    2、压击方向的掌控。
    压击方向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自球的走向。基本掌控方法是沿瞄准方向线发力出杆压击。槌头上下前后挥摆,切勿偏离自球、他球、目标三点连线,尤其要朝向目标收杆。压击点必须准确击打在连线的自球后上部球边切点上。为保证挥杆不出偏差,击球员视线要紧盯槌头的动势和动向。做到目不转睛,切勿转移视线只凭手感控向。
    在采用不同姿势和方式打跳球时,要防止以下几种易出的弊病。(1)横向压打和左后向刨击,极易向后向里拉杆,导致压击方向偏差,偏离目标方向线。解决办法,是有意识地向前向外适当“推杆”压击,使槌头能沿自他球连线方向运动。(2)采用正向侧压打姿势时,多向外(向右)“挤杆”,造成压击方向偏差。在以此势压击时,要注意杆柄与上体右侧保持适当间距,不宜贴靠过紧,以使球槌能灵活挥动,避免向外“挤杆”。
    五、利用和掌控自球飞行线
    自球跳离地面后,是以“抛物线”形态飞行,其速度、高度、弧度、距离等均有一定规律。一般地说,自球多以10厘米左右的高度飞行。飞行线最高点可达30厘米左右最远距离约150厘米左右。形成的“抛物线”,大体可分三段,一是球体离地上升段。此段飞速较快,飞距较长并逐步升高。二是缓飞段。此段飞距较短,但“抛物线”的最高点在此段中。三是下落段。此段飞速逐渐减漫,下落较快,飞距也较短,弧度加大,落地后向前运动。自球飞行的这些特点,为我们利用和掌握飞行线打好擦顶球、跳撞跟进球和跳越球,提供了依据。
    1、擦顶球飞行线的掌握。
    擦顶球,包括擦顶连撞或过门双杆球。在自球飞行线的控制上,一般应以缓飞段或下落段擦撞他球,即以自球底部与他球顶部相擦。假设擦撞厚度为0.1-0.2厘米自球的飞行高度则应控制在距地面7.3-7.4厘米。这样在自球动能耗损较少的条件下,可远程奔向攻击目标。如图2。
    图2可粗略看出“点、线、角、距”的运作图形。是打好擦顶球,准确掌控其飞行高度,力求自球在缓飞段距地面不超过一个球高度动态下擦撞他球顶部,打成较理想的擦顶球。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严格控制自球飞行高度,必须低于7.5厘米时擦顶,原则是“宁低勿高”,以免擦空失误。
    2、跳撞跟进球飞行线的掌控。
2011-7-5 07:00:09 上传
下载附件 (13.3 KB)



    跳撞跟进球,是指自球以一定冲撞力和较厚的厚度撞击他球后上部,两球在碰撞瞬时产生动能交换,形成同步运动或一前一后跟进。在打法上,主要是适当减小槌头入射角,降低跳撞点,利用自球飞行的上升段实现撞击。飞行高度必须低于一个球,跳撞点则要高于半个球。打间距较近的跳撞跟进球。在压击手法上,应运用冲压法或扎压法。(利用自球下落段虽也可打出跳撞跟进球,但控球技术难度很大,成功率低,不是十分需要,不宜勉强去打)。
    3、跳越球(越顶球)飞行线的掌控。
    所谓跳越球,是特指进攻方向上遇到己撞击过的他球阻挡了进攻道路,无法通过,才采用跳越障碍的方法,完成进攻使命。包括跳越过门得分、跳越撞柱、跳越撞球等。
    打好跳越球,要尽可能加大槌头入射角,提高压击点运用压提法和刨压法击球,更有效地提高自球飞行高度。通过障碍球时的最低飞行线必须保证高于一个球,以防重复撞击“犯规”。若打跳越过门时,自球飞行高度应加以限制,不宜超过球门上梁,否则碰梁或从梁上飞过,造成过门失败。
    六、跳球的两球间距
    跳球的飞行高度和距离都很有限,这就决定了自他两球间距也有一定限度。一般地说,从10厘米左右到100厘米左右的间距,都是打跳球的可能间距。在这个间距界限内,可运用不同压击方式,打出不同使命的跳球。例如间距10-30厘米,较适合打跳撞跟进球。30-50厘米,适合打擦顶球。当然这些数值都是概略性的,不是绝对的。比如间距小于10厘米或大于80厘米,仍可能打出擦顶球。
    跳球的最佳间距,应为30-40厘米,在这个距离上无论是打擦顶球、跳撞跟进球,还是打跳越球,都较易成功。但要注意,当间距稍近时,要通过适当提高压击点提高飞行高度,准确控制自球飞行线。当间距稍远时,则应适当降低压击点和飞行高度,以准确的飞行线擦顶、跳撞或实现跳越进攻。
    七、准而巧地施控压击力
    总起来说,打跳球的压击力,远大于常规击球的击打力。从力学角度说,压击力越大,地面反作用力也越大。反之,就越小。此理显而易见,无需赘述。但要科学合理恰如其分地掌控压击力,却非易事,需要依据科学原理结合门球跳球运动实际,进行深层探索研究。
    1、依据地面反弹力大小调整压击力。
    一般地说,地面反弹力大时,则应相应减小压击力反弹力小,自然应加大压击力。例如塑胶草坪场地,地面弹力大,需适当减小压击力。而沙土场地,地面反弹力弱则应适当加大压击力。即使都是沙土场地,也因干湿软硬等条件不同,反弹力大小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依据地面反弹力大小,相应加减压击力。
    2、以调整“力点”的高低,控制压击力的作用方向。
    压击跳球的受力点,是力度方向的传递点。受力点升高,力的作用方向倾斜向下的角度加大,反弹上升力相应加大,前冲力则相对减弱,自球上升加快,而前冲速度则有所减慢。相反,自球受力点降低,力的作用方向倾斜度减小,反弹上升力有所减弱,而前冲力则得到加强,结果是自球上升稍漫,前冲加快。飞行高度下降,而飞行距离则会有所增加,行程则远。这是以“力点”控制自球飞行高低远近的重要方法之一。
    3、以不同力形手法巧施压击力。
    不同的力形手法,必产生不同的施力效果。例如以“扎压”和“砸砍”手法压击,自球上跳快而高,但前冲速度有所减慢,行程较近。而以提拉、冲压或刨压手法压击增强了勾刨上拉前冲力,自球飞行快而远,总的行程亦远。这是打跳球压击力最大的施力手法。此法应结合槌头入射角和压击点的掌控,巧妙运用。
    4、以跳撞立体厚度(跳撞点高度),控制自他两球动能交换量及其行程。
    在自球飞行冲撞作用力和他球阻抗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动能交换。自球冲撞动能部分消耗而减速减程,他球受力前滚增速增程。跳撞厚度决定着动能交换和分配。一般地说,跳撞点越厚,自球耗能量越大,行程越近。而他球接受动能量也越大,行程越远。反之亦然。假设自球超薄跳撞他球,自球耗能极小,撞后行程很远,习惯上称此为“擦顶远攻球”。而他球接受动能量也极小,滚动会很近,甚至只在原位晃动而不前行。若以适中厚度跳撞,动能分配均衡即可能形成同步同程跟进。两球碰撞运动的这种规律提示我们,要准确掌控跳撞点的高低薄厚,控制自他两球各自的行程。完成跳球承担的进攻使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5: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然草坪球场如何打球?

         天然草坪门球场技战法初探

                      北京      王志

在天然草坪球场打球与人造草坪球场打球有很大区别,而与沙土球场相比较差异更大,许多在沙土球场和人造草坪球场被广泛运用的技术,在天然草坪场地上使用往往就一点不灵,显得技术发挥极不正常。

技术发挥受到影响,战术实施又怎么办,不言而喻,技术是战术的保证,有什么样技术就制定什么样战术,为做到这一点,尽快适应在天然草坪球场上打球,笔者比较认真地学习了球友们关于在天然草坪场地打球的实践体会,集中精力对技战法进行了研讨,并通过实践试验,可谓感悟多多,现将收获所得撰文发表,恳求与球友们携手共商 ,进而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经验总结。

一、对技术方面的探讨。

针对天然草坪场地的特点,在天然草坪场地打球必须要转变观念,绝对不能墨守成规,死死抱住陈旧观念不放,要敢于舍去老办法,创出一条新路来。笔者认为,谁在这方面适应的快,谁就会处于领先地位。

(一)对击球的探讨。

击球员上场击球是每时每刻都要发生的,这是探讨在天然草坪打球的重点,不把握这一点,其他就无从谈起。

1、要加大击球力量。

在天然草坪场地打球与在其他场地打球最为明显的区别是要加大击球力量。为做到这点,建议使用球槌较重的门球杆,习惯采用贴脚击球方法的球友,在自球与目标球不超过5米距离的情况下仍可以使用,一旦击球目标较远,或给远距离的友球做接应,一定要击球方法,建议采用纵向正打法,因为这种打法可以加大后撤球杆的距离,增加击球的力度,满足击球的要求。

此外,习惯用腕力击球的球友,在击打距离5米以上的目标球时,改用臂部施力击球。

总之,在加大击球力度方面,还要讲究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做到因人而异。

2、要讲究击点选择。

在天然草坪场地打球一定要选择好球的击点,实践证明,用球槌击球面的中下部位撞击自球的中上部位为最佳。倘击点偏低,容易使击出的自球高高跳起,会从目标球顶上飞过去,这种现象表现在距离越近越明显。

此外,亦可选用平击的方法,使自球浮在草坪上向前行进。应该注意的是在撞击球的瞬间,一定要掌握好球杆的垂直度,严禁将槌头翘起高抬,以防把球打飞。

3、要注意目标距离。

在天然草坪场地比赛,由于球在草坪上的滚动速度缓慢,行进距离自然会缩短,说不定就会在撞击不中的情况下反帮倒忙。所以,一般远距离球忌打,超过15米的目标球更不能打,不可急于求成,不可冒险妄动,除非不打不成,不打只有死路一条时,通过权衡利弊,迫不得已为寻求生路方才可实施拼打。

近撞他球或通过球门时,虽然是距离短,但也不可同在沙土或人工草坪场地打法一样,要适当加大力度,防止受场地影响而使球路改变方向。

4、要简化击打难度。

众所周知,多一道环节就多一份击打失误的可能性,据此,击球员就要实实在在地打球,做到不贪打球、不耍花招,不摆花架子,不要过分显示自己,搞个人英雄主义。

注意尽量不打擦边球、跳球,尤其是一些高难度的球,更不能强行硬打。

(二)、对闪击的探讨。

在撞击到他球之后,闪击他球时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1、要踩稳自他两球。

在闪击被撞击球时,由于自球和他球在草皮上,踩起来极易打滑,因此,击球员应该穿一双软底多楞防滑运动胶鞋,踩球时要用脚掌自上而下慢慢稳稳垂直下压自球的五分之三, 切忌使用脚尖,切忌急促踩踏,放自球时,要求脚尖向内弯曲,被撞击球要与自球贴紧。

踩球时,要严加谨慎,防止自他球从脚下滑出而造成闪击犯规。

2、要适度施力击打。

闪击时,球槌撞击自球的力度要适宜,其道理和击球一样,施力过大时,被闪出的他球极易高跳,影响闪带球质量,有时还会使自他球同时从脚下划出,造成闪击犯规,自球被拿出界外,使己方球形成“缺断”,此机倘被对方抓住实施进攻,其损失不堪设想。

3、要慎重使用闪带球。

闪带球运用得当可一举两得,是有效的杀伤武器。但是,在天然草坪场地运用时,则要三思而后行。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慎重使用。在闪带边线附近的球,只要把握好力度成功率较高,这是在天然草坪场地上应该提倡的。实施远距离闪带成功率很低,使用时要选准球号,一般不要用先手球闪带后手球,以防闪带失败给对方留下就近接应的机会。除此之外,距边线较远的场内球一般不可闪带,防止将球留在场内反帮倒忙而前功尽弃,应把这种闪带球视为大忌。

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击球时,用力的方向该是向内向下,这种施力方法可避免或减少球从脚下滚出。再者是闪击完成后,自球会被深深踩下,有时还会蒙上一层草,这种情况必须在续击时引起注意。应对这种球的打法应该使用提打方法较为有效。


二、对战术方面的探讨

在天然草坪球场使用的战术,基本上与沙土球场和人造草坪球场战术相同,也就是说,以往创造出来的战术,在天然草坪球场都可以使用。但是,相比之下,有些战术在天然草坪场地上使用,难度会加大一些,成功率要低一些,产生的效益肯定要小一些,有时还会遭到失败的厄运。据此,笔者认为,在天然草坪场地比赛时,所运用的战术应该采用“弃难选易,取简舍难”为指导思想,把战术用好用活。

(一)有效的防守战术

在天然草坪场地比赛要注意采用积极防守战法,力求有效保存实力,减少无辜减员。在己方处于劣势情况下,保存实力更显得重要,在没有转变局面的把握与可能时,不可冒然出击、盲目蛮干,否则,将是雪上加霜。


1、占据要隘  扼守不放

在天然草坪场地比赛,开局阶段应该仍以布阵为主,抢占隘口要塞,扼守有利据点,控制大片地域,为夺取优势奠定基础。

针对天然草坪场地的地面不平,草的疏密高低不等,加之,远撞球技术发挥受到限制,一般在8米以上难以击中球的特点,应该把二门一号位或零号位作为占据要隘的第一选择。众所周知,无论在什么场地比赛,参赛双方总是要针对二门排兵布阵、明争暗斗,而天然草坪场地的二门更加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只要把二门牢牢控制在手,就可以遏制对方轻易通过二门得分,给对方通过二门制造困难,对方无法通过二门,欲想得到高分,取得比赛胜利就难上加难。

这里应该强调一点,既然占据二门如此重要,那么依照规则规定“比赛由先攻方的1号队员开始击球,然后两队按1—10球号顺序依次击球”,显然,在挑币选攻时,挑到红球的一方会稍微占到一些便宜,至少可以抢先占据二门。

2、靠边占角  积极防守

边角地域易守难攻,是积极防守比选之地。靠边就是将球部署在靠近边线一带,要求不一定压在边线上,但必须将球一字排列,不可出现错位,间距2米左右,当对方实施进攻时,己方只会正面180°受敌,加之,有天然草坪的保护,对方在实施擦边球、派遣球远距离进攻时,一步难以准确到位,致使击球难度加大,己方损失无几。占角就是把己方球部署在角落上,它的受敌攻击面更小,仅有90°,对方实施强攻,难免自己出现失误而遭受损失。

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守门球隔门遥控看守保护,连号结组保护等方法。

(二)积极的进攻战术

1、造双进攻  控势夺分

双杆球杀伤力大,向对方发动进攻的成功率高,战术任务能够较理想地完成,其效益优先于擦边球、远撞球。加之,

在天然草坪球场造打双杆球比较容易,尤其是造打球门球双杆、眼镜球双杆、接触球双杆等更是得心应手、十拿九稳。基此,在战术实施上造打双杆球应为首选。

造打双杆球主要用于攻击对方有威胁的球,确保己方的安全,还可用来攻击对方镇守的球门,为己方顺利通过球门得分创造有利条件。这里应该注意,在对方球对己方不具有威胁时,用双杆球通过球门得分当属良策。

2、连号结组  派先遣王

运用连号结组,选择适当时机派遣先手球、王牌球同样优于远撞球和擦边球,该战术一旦运用成功,打掉对方关键球,即可取得赛场优势,控制球势的主动权。此后,己方通过调兵遣将、巧妙部署,乘胜追击,不给对方留下喘息机会。

3、适当留球  伺机进攻

一门留球是见机行事、后发制人的开局战法。一门留球具有攻防兼备的优越性,既可向对方发动进攻,又可避免对方攻击撞击,有句话称“留球者胜”就是这个道理。

一门留球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门后造打双杆球、擦边球,利用双杆球、擦边球向对方发动进攻,力求攻占二门,夺取隘口要塞,开创一个良好的开局,为中局夺势奠定坚实基础。

笔者认为,上述方法适宜天然草坪场地,在使用上是成功率比较高的方法,但不否认近距离使用撞击球、擦边球等战法。笔者相信,在门球人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技法会越来越精,战法会越来越多,在天然草坪打球会越来越精彩。

个人浅见,错误之处恳请指正。

点评

力度 ,门球技术之魂 门球技术有三要素:角度(方向)力度和击点,此三要素决定击出的球,是否能成功撞击、过门或落位于理想位置。在门球技术中,用力的大小,即用力之“度”,不能图解、图示、和示范,也不能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5: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5:51
在天然草坪球场如何打球?

         天然草坪门球场技战法初探

力度 ,门球技术之魂

门球技术有三要素:角度(方向)力度和击点,此三要素决定击出的球,是否能成功撞击、过门或落位于理想位置。在门球技术中,用力的大小,即用力之“度”,不能图解、图示、和示范,也不能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来说明用多大力,球能击出多远。所以,门球技术中的力度,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在击球后的结果上体现的、非常抽象的东西。
但是,
它在门球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极其重要的,
它就像人的精神,电脑的软件一样,
故称其为门球技术之魂。

一个人,肢体健壮而精神失常,不能算是正常、健康的人,一个门球运动员,力度不过关,不能算是合格的击球员。
要过“力度”关,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苦练。要能坚持苦练,必须首先解决对力度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练力度不易“出成绩”,不如练撞击、过门、闪带,效果明显。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凡是击球不能很好控制力度者,(和他本人比,力度功夫明显低于撞击、过门等技术)几乎是无一例外的,都缺乏团队精神,整体观念差,好打“英雄”球,由此推断,这些人从思想上轻视力度的练习。他们片面的认为,撞击是基础,“打住球才是硬道理”。在这些人的潜意识中,还有一个不便说出的轻视力度的“原因”,那就是力度功夫,有多一半是为“别人”服务的,显不出个人的“能耐”。持这种观点的人,他们只重视自己“打住了几个球”,至于打住之后,是不是按教练要求,送到了位,达到了战术目的;是不是把本方球送出了界外;是不是送给了对方;这些好像并不重要。撞击技术是基础,这不假。建楼房不打好基础当然不行,可基础打得再好,就是用金刚石作原料,把基础打出“花儿”来,如果没有后续工程,那也是不能当房子住的;若是后续工程都是“豆腐渣”,勉强住上,可能还要“搭上性命”。门球比赛的战术设计、实施,是一个整体,和建楼房一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试想,如果把本方球送出界外或送给对方,使整个局势立即发生逆转,甚至把全场的胜利拱手送给对方,起了“叛徒”才能起到的作用,这何如那个球“打不住”的好哇?所以应该在“打住球”后加上“送到位”,“才是硬道理”,就完整了。
误区二,认为力度不是一项基本功,不需专门训练、考核,比赛中出现“力度”方面的失误,是击球员精神不集中,“忘了”控制力度造成的。这是糊涂教练们的糊涂观念。力度不仅是一项技术,而且是一项重要技术,还是最难掌握的技术。经常看到比赛时,教练反复提醒击球员,“千万不要出界”结果球还出界;“到位,一定到位啊”,结果球还是到不了位。哪有那么容易啊,平时没经过严格的训练,手上没有功夫,指望到比赛时“多提醒几次”,就能达到目的,那只能是痴人说梦。其实,门球比赛中的球“到位”和篮球的投篮“投中”,是一样的道理,那是“功夫”,是经过长期苦练才掌握的“硬功夫”。人家篮球教练就聪明,务实,注重平时投篮的训练,千方百计提高投篮命中率,从来不在赛场去喊“投篮,一定投中啊”,这样的废话。可我们有的人,失误明显是力度功夫差造成的,却死不认账,硬说成是“偶然”,“一失误成全场败”之后,仍不汲取教训,还是继续不承认力度是“技术”,照样还是不练,寄希望于下次比赛不再“偶然”,可下次“必然”还有“偶然”出现。
误区三,认为比赛不可能都在主场进行,各个场地摩擦力不同,在本场练多好,到客场照样不适应。这种观点,表面看,好像说的有道理,其实这正好反应了这些人,对力度训练认识的不到位,想得简单,深度不够。本文下边还要具体的陈述,此处不再展开。

怎样才算力度过关?有没有具体标准?当然有。概括地说,要练得自球或被闪送的球,
长出“尺子”,栓上“线”

还要获得不同场地的“通行证”,才算得上过关了。所谓长出尺子,栓上线,就是要求,击(闪)出的球,要能按教练的要求,落位于理想的位置,虽说不能一寸不差,
但要基本到位,自球站位或撞击他球,特别是撞击距比赛线较近的球,要求击中,自、他球不出界,不中,除了教练要求出界的外,则自球不出界,就像被线拴住一样,这才叫功夫。所谓获得“通行证”,就是你练就的施力“手感”,到哪个场地都能“通用”,每到一个新场地,打个三棒两棒,就能找到施力的“感觉”,也就是能迅速适应新场地。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在主场打球,力度还过得去,甚至经过考核也合格。可是一换场地,特别是和主场地摩擦力差别较大的场地,就“面目全非”,大失水准,不是球不到位,就是球出界。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的力度功夫,没有真正过关,练就的力度“手感”是“死”的,考核“合格”,也是源于其考核的办法、手段,不适应实战的需要。
力度的训练。训练的指导思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因此,场地(沙土场)要用浇水、晒干、增沙、减沙等手段,经常反复制造不同摩擦力的“新”场地,让大家体验、适应。由于力度的训练,不能图示、图解和示范,所以,训练方法,采取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的项目,分散单独进行,比较合适。击球到位的练习,从进一门开始。可选5米、7.5米、14.5米等落点,然后续击三门站位或撞击二门站位球兼站位。闪送球的训练,要长、短、中距离交叉进行(刚打球的新队员,可先练同距离定点击、送)。
力度过关的考核。要经常、反复进行。在平时训练时,要把量化标准告诉大家,作为奋斗目标。量化标准,除高级别的球队外,一般应该达到击(送)球的落点,距理想位置的误差,小于击(送)距离的10%到15%。按此要求,设立若干项目,及各项的评分标准,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得分,确定是否过关或划分力度技术等级.

点评

五种基本功夫: 击、闪、擦、顶、跳; 五种基本打法: 平、挑、压、勾、侧; 五种基本力度: 接、送、溜、靠、边; 五种基本技巧: 摆、制、曲、调、斜; 五种基本关系: 技术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5: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5:53
力度 ,门球技术之魂

门球技术有三要素:角度(方向)力度和击点,此三要素决定击出的球,是否能成功 ...

五种基本功夫:    击、闪、擦、顶、跳;


五种基本打法:    平、挑、压、勾、侧;


五种基本力度:    接、送、溜、靠、边;


五种基本技巧:    摆、制、曲、调、斜;


五种基本关系:    技术最基础、战术为灵魂、心态是关健、

                 力度作生命、团结做保证;

点评

高杆直接击球法 撞击,是门球技术中运用最多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而在击球过程中,因为回杆摆动幅度大而打偏击点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经过长期精琢细磨和反复苦练,逐渐形成了使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5: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5:54
五种基本功夫:    击、闪、擦、顶、跳;

高杆直接击球法

    撞击,是门球技术中运用最多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而在击球过程中,因为回杆摆动幅度大而打偏击点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经过长期精琢细磨和反复苦练,逐渐形成了使用高杆不回杆直接击球的方法,效果颇好,现赘述于后,供广大球友们参考并指正。
    一、瞄准
    在走向自球的行程中,就要找出自球与目标中心线。当来到自球时,两脚自然分开站豆,将槌头准确地放在自球后大约7~8厘米处的中心连线延长线上,槌头后端落地,槌头前端微翘,竖着的杆也对准目标,形成五点一线(约3~4秒),接着左脚伸出似靠非靠地微贴槌头,再用脚的内侧校对和调整槌头是否放正,同时将右脚跟在原地迅速稍往外移至与左脚相同方向的位置,间隔约15厘米左右,然后用眼的主、余光从前方的目标球直往回拉,这条意念线一直拉到自球、槌头前端、槌头后端和竖着的槌柄(约2~3秒),自认为确无偏差时,即可挥杆击球。
    二、击球
    握杆的上手大拇指压在杆顶上端,其它四指握放在杆前,手心朝自己胸部。下手放在离上手大约13厘米左右,自觉适中且有舒服感的部位,大拇指勾住杆正前端,食指贴杆伸直,其余三指拢住球杆朝前上方,手心可虚可实。在挥杆击球前的刹那间,身体稍向前倾,重心随之移向左脚,右脚跟抬起,与此同时将槌头前端贴地,槌头后端翘起,抑住呼吸,双眼紧盯击点,下手主要用腕、指力再稍加小臂力,将槌头沿着前脚内侧的突出部位这条单线轨道,顺势向前上方送出。用此方法只要力度适中,挥杆平稳,撞击6米以内的目标球效果最佳。如果撞击8米以上远距离的球,一是将球槌适当向后延放至10~12厘米处;二是微提槌头,小臂再略加施力配合;三是在下手加快送杆速度的同时,上手稍用力向后扳杆(即下送上扳),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槌柄长度要视自己的身高而定,最好超过自己的腹部(肚脐眼)而低于胸部。初习时感到用不上力,球击不远,但习惯成自然,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也就习以为常了。

点评

一种练薄擦球的方法 薄擦球是门球打法中很犀利的武器,多用于远程奔袭和小角度双杆。分球人人能打,薄擦球是最难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打厚了达不到目的,薄了容易擦空或出界。 我觉得只有自球行程是他球行程的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5: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5:55
高杆直接击球法

    撞击,是门球技术中运用最多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而在击球过程中,因为回 ...

一种练薄擦球的方法
薄擦球是门球打法中很犀利的武器,多用于远程奔袭和小角度双杆。分球人人能打,薄擦球是最难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打厚了达不到目的,薄了容易擦空或出界。

我觉得只有自球行程是他球行程的三倍以上才能算薄擦球,这时的瞄准点在他球外3—3.75厘米,再大就擦空了。关键是选好并确定瞄准点和选择适当的力度。如何确定这段距离呢?可用下述方法。在场地上划一条直线(如是人工草坪可摆一条线),将一球放在线上,球心要恰好在线上,用另一球从侧面贴靠在这个球上,拿走这个球,这时另一个球的球边到直线的距离是3.75厘米,要牢记这个距离,最好多练数次以增加记忆。要根据目标偏离角度的大小来确定瞄准点,一般以球外3.4—3.7厘米为宜,也就是距直线1—2个牙签的距离。打球时不要管他球,身体正对瞄准线,按正击要领,集中精力,使球心通过瞄准点即可。实战中是没有这条直线的,这就要靠你的记忆了。力度比自球到目标的距离略大一点即可。


薄擦球是门球打法中很犀利的武器,多用于远程奔袭和小角度双杆。分球人人能打,薄擦球是最难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打厚了达不到目的,薄了容易擦空或出界。

我觉得只有自球行程是他球行程的三倍以上才能算薄擦球,这时的瞄准点在他球外3—3.75厘米,再大就擦空了。关键是选好并确定瞄准点和选择适当的力度。如何确定这段距离呢?可用下述方法。在场地上划一条直线(如是人工草坪可摆一条线),将一球放在线上,球心要恰好在线上,用另一球从侧面贴靠在这个球上,拿走这个球,这时另一个球的球边到直线的距离是3.75厘米,要牢记这个距离,最好多练数次以增加记忆。要根据目标偏离角度的大小来确定瞄准点,一般以球外3.4—3.7厘米为宜,也就是距直线1—2个牙签的距离。打球时不要管他球,身体正对瞄准线,按正击要领,集中精力,使球心通过瞄准点即可。实战中是没有这条直线的,这就要靠你的记忆了。力度比自球到目标的距离略大一点即可,因为撞击损失不大。

点评

提高擦边球到位率的探索 在打擦边球这项基本功当中最难掌握的,就是擦边的厚薄度与力度的关系。当自球与被擦球的距离、角度一定时,如果擦厚了,力度大了,被擦球就会走得很远,甚至出界,而自球却走的很近,达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5: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5:56
一种练薄擦球的方法
薄擦球是门球打法中很犀利的武器,多用于远程奔袭和小角度双杆。分球人人能打,薄擦 ...

提高擦边球到位率的探索

在打擦边球这项基本功当中最难掌握的,就是擦边的厚薄度与力度的关系。当自球与被擦球的距离、角度一定时,如果擦厚了,力度大了,被擦球就会走得很远,甚至出界,而自球却走的很近,达不到战术目的,如果擦薄了,力度又大了,自球虽然走的很远(甚至出界)同样达不到战术目的。在日常的训练比赛中这种情况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掌握擦边厚薄度与力度大小的关系。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掌握好二者的关系,提高擦边球的成功率与到位率呢?我做了如下探索:


当被擦球的距离、角度和自球要到达的目标确定以后,首先是要选好瞄准点,这是打好擦边球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垂点瞄准法,把瞄准点选在被擦球的左(右)外侧1-2厘米之间,只要固定了这个瞄准点就等于固定了擦边的厚薄度。接下来就是根据战术需要和自球需要前行的距离适当的控制击打自球的力度了,这是打好擦边球到位的关键。也就是说,在擦球厚薄度固定以后,就只需要集中精力,控制好击打自球的力度了,就像击打自球到位一样了,只是比击打自球到位的力度稍微加大点,因为自球碰撞他球后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样就可以使自球很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就把复杂的擦边球技术简单化了,同时也就提高了擦边球的到位率了。


例如自球与被擦球相距0.5米,在被擦球左(右)侧1.5厘米处选点瞄准(可根据自己习惯在1-2厘米之间选点),然后根据自球擦击他球后自球前行8米的要求,可用击打10米到位球的力度,击打自球,就可使自球、擦击他球后很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如果需要自球前行距离近一些,就减少点击球力度,如果需要自球前行距离远一些,就加大点击球力度。

点评

谈谈制角 限双后(新规则极可能是减加限)远撞和擦边就成了主要的战术手段,此两项技术,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其中的擦边,是必须要具备先决条件的,那就是要有擦向目标的角度和适当的距离。这个条件,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5: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5: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5:56
提高擦边球到位率的探索

在打擦边球这项基本功当中最难掌握的,就是擦边的厚薄度与力度的关系。当自球 ...

谈谈制角

限双后(新规则极可能是减加限)远撞和擦边就成了主要的战术手段,此两项技术,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其中的擦边,是必须要具备先决条件的,那就是要有擦向目标的角度和适当的距离。这个条件,必须由其上号为其创造,这就是“制角”。

制角,属于接应球的范畴,只不过比一般接应球,要求更高一些,更要仔细认真对待,能不能为下号创造出角度、距离合适的擦边奔袭的条件,很可能就决定全场的胜负。

制角 ,有为静止球制角和为移动(将要进门的球)球制角两类。

制角要注意的几点:

(一)、为移动球制角,看似容易一些,上号只需完成“方向和距离”的任务就可以了,方向,宁左勿右,距离随便一打,远点、近点无所谓,角度由进门球自己去找。其实为移动球制角,也并不那么简单。方向未必都是宁左勿右,有时需要左,有时需要右,看进门球的任务、攻击方向;距离更是大有学问,一是距进门方向线的距离,一般应该超过1米,太近,对落点的要求太高,很可能没有擦向目标的角度,使战术设想落空。比如,接应球距方向线只有30厘米 ,那进门球的落点距接应球的距离,前后合计也不能超过50厘米;如接应球距方向线1米,进门球落点在接应球前后2米,就可以有好的擦角,就容易实现得多。再有接应球距球门的距离,也要合适,不能太靠近比赛线,也不能太靠近球门,尤其是小角度进门的球,只要条件允许,接应球距球门的距离,要达到进门球进门距离的两倍以上,进门球才容易找落点。

(二)、为静止球制角,要具备较好的控制力度的基本功。鉴于打擦边球最大的失误,莫过于把接应球擦出界外,接应球的落点,最好落位在距比赛线远的一侧,尤其为压线球制角,更应注意此点。为在四个角压线的球制角,除此,还要注意距离,我认为,距离小于1米,不能远擦。因为撞击后,一般自、他球移动路线的夹角在70多度,而自球撞击后两条运行路线的夹角,很难大于150度。假如接应球距离太近的话,稍一用力,擦厚一点,他球出界。战术落空。

一孔之见,请网友们指正,补充。

点评

击球前要想好落点 击球包含两个要素,即准确和力度,一般人们在练球时多练准确,对力度练得稍差。但要打好球,却二者缺一不可。而力度的大小决定于球的行程,即球的落点,因此,在击球前应确定球的落点,并根据行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5: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5: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5:57
谈谈制角

限双后(新规则极可能是减加限)远撞和擦边就成了主要的战术手段,此两项技术,对比赛胜负的 ...

击球前要想好落点
击球包含两个要素,即准确和力度,一般人们在练球时多练准确,对力度练得稍差。但要打好球,却二者缺一不可。而力度的大小决定于球的行程,即球的落点,因此,在击球前应确定球的落点,并根据行程远近确定力度的大小。

先说撞击,  主要是偏撞击,重点考虑的是自球的落点,应有利于下一步运作,如击球、过门,分球、闪带、闪送,造双等,根据不同要求和自他球位置确定自球落点。对他球落点一般以不出界为原则,如他球离边线较近,则应尤前考虑,或修正撞击点。这要熟练的掌握两球的撞击规律,才能选好瞄准点和力度。

过门,  因只有自球,比较简单,其落点选定同上。

接送球,要根据接球的要求选择落点,一般离被接球要近,但要防止对方的攻击,不可过近。接球点要便于被接球运作,发挥作用。派遣球则要求被派球好打。

闪带,用对方球闪带时应用大力,避免他球落在界内。用己方球闪带时,瞄准点要稍偏里,力度以能顶出他球为准,而自球落在界内。

闪顶,  闪顶过门以被顶球不出界为原则。闪顶造双则对他球的落点要求很高,落点必须落在下一杆能打出双杆的位置上,而且被闪球不形成障碍。

占位,  除了无被攻危险时可靠里外,一般距边线越近越好。

点评

门球战术的原则 门球战术原则是指在制定和运用战术时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是制定和运用门球战术的基本出发点。即根据场上局势、双方技、战术水平的实际及场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6: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6: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5:58
击球前要想好落点
击球包含两个要素,即准确和力度,一般人们在练球时多练准确,对力度练得稍差。但要打 ...

门球战术的原则
门球战术原则是指在制定和运用战术时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是制定和运用门球战术的基本出发点。即根据场上局势、双方技、战术水平的实际及场地的实际情况,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才能制定和运用好战术。
(二)服从全局的原则
制定门球战术,必须服务战略的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组合运用各种技术,制订攻防谋略,绝不能因小失大。即便是突出重点战术,也要服从全局,服从整体。
(三)保存自己的原则
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攻击对方,才能战胜对方。只有场内球才有攻击力。自球都被打出界或自杀出界,就失去直接攻击对方的能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凡是场内的球都不会绝对安全,只有相对安全。所以在技术组合、战术组合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保存自己,安全第一。
(四)密切配合的原则
门球比赛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整体对抗,决定胜负要靠整体实力,只有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才能赢得胜利,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默契配合是制胜之道。
(五)攻防兼顾的原则
门球的攻防战术是一对孪生兄弟,贯穿于比赛的全过程。正确处理攻防关系是门球战术的核心内容,也是比赛胜败的关键。要树立进攻第一的思想,只有以攻为主,才能打跨对手。以攻为主,攻中求势,攻以求生,攻以取胜;以防为辅,只有防得住,才能攻得成。要积极进攻,攻防兼顾,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以攻为守,防中待攻,这就是门球攻防的辨证法。
(六)机动灵活的原则
机动灵活的原则可以归纳为十六个字:“势变法变,以势定法,随机应变,变中取势”。要做到前变后要变,你变我也变,有漏必拣,有空就钻,自误要补,转危为安。

点评

“三问推演”训练法 赵玉书 要想打好门球,惟有苦练。这是门球人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如何搞好门球的技战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16: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4-12-30 16:05
门球战术的原则
门球战术原则是指在制定和运用战术时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问推演”训练法
                  
                                                 赵玉书
           
          要想打好门球,惟有苦练。这是门球人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如何搞好门球的技战术训练,确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当前,我们还没有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门球训练体制、机制、制度、教材、规划、师资、设施以及检验、考核、评比等完善配套、正规成型的东西。特别是在基层门球人群中,“以打代练、以玩代练“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门球向高水准、竞技型发展的步伐。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我们摸索出一种技战结合、研(讨)练(习)交融的“三问推演”训练法,供各位球友参考。
           所谓“三问”,就是对训练中的每一杆球,教练员和击球员都要回答三个问题。
           击球之前:
                 一问教练员——做什么?即某号球听到裁判员呼号后,做什么?如:开局阶段,是一门留驻?还是击球进场?进场以后干什么?中、终局阶段的每一杆球怎么打?
                 二问教练员——为什么?即某号球采取如上技战术行动(措施)的理论依据、战术意图是什么?
           待教练员回答后:
                 一问击球员——做什么?即依据教练员的指令应该做什么?自己有什么想法?(意在了解击球员对指令的领会、理解程度;检验教练与队员的战术意识是否趋同)。
                 二问击球员——怎么做?即具体到每一杆球应该怎么打?依据是什么?
           教练员、击球员回答完以上两个问题后,所有参训者各抒己见,研讨争辩。最后由训练组织者归纳梳理,分析利弊,统一思想,确定方案。
           方案确定后,进入推演阶段,击球员开始击球。待击出的球停稳,依据场上所形成的最新态势,以及必然造成对己方的利弊条件等,紧接着向击球员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即形成场上当前态势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经验教训?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谈谈个人的战术构想。
           击球员回答完,教练员再回答第三个问题——怎么办?依据场上所形成的最新态势,说出下一、两步的战术构想和理论依据。
           击球员、教练员回答完第三个问题,参训者和组织者重复前面的做法。
           整个训练过程,停停打打,打打停停,步步推进,层层剖析。这样做,由于研讨的时间多,实际打球的时间少,按一天6—8个小时训练,极有可能打不了(完)一场完整的球。但做为具有一定技术水准的竞技型球队,只有这样练,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往前走。既练应用技能,更练战术思想。研练的过程,就是教练与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相互了解,熟悉思路,摸清特点,融汇磨合的过程,从而使球队的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升。久而久之,定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处无声胜有声。浑然一体,不分彼此,默契配合,如同一人。经常参加“三问推演”训练的同志都深有感触。他们说:“表面上看,我们是少打了几杆球,可实际上比毫无目的地整天打着玩儿收获要大的多!”。大家把“三问推演”训练形象地比喻为——算明白帐,做明白事,打明白球,当明白人!这种训练方法的关键在于:让参训者对每一杆球都做到了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说到底,门球训练,无论技术、战术,还是技战术综合训练,都是一项强脑力劳动。必须静下心,稳住神,钻进去,走出来,琢磨透了再打,打完了再琢磨。摸爬滚打,反反复复,契而不舍,持之以恒。惟有如此,才能练出真功夫,悟出新内涵,达到新境界。“咋咋呼呼一阵风”、“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以打代练,以玩代练”……,如若纯为康乐,无可厚非;如若打着“练”的旗号,那就是在欺骗自己、枉费光阴

点评

浅 谈 学 习 之 道(之一) 人人都在学习、随时又都在学习。但是学习效果却会大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关键在于有人学习只求一知半解,有人喜欢照样画葫芦,也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30 1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0 16: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老师转载的文章,受益匪浅!跳球有很多方法,熟练掌握后有很大的杀伤力!自己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每天练习,在赛场上就能掌握自如。跳球是我们每天练球必须要练的项目!以打代练是自欺欺人,绝对不可取的。谢谢老师,祝您新年快乐!
201110291155154762.gif
02358PICA74_102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0 18: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老师转载的文章,收获很大。要想掌握门球的各种技术,唯有刻苦练习。祝老师元旦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0 18: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B`QDB_CZ[H1Q8`{`4Z6_O9.gif 12B24A~1.GIF 鏂板浘鍍 好帖,拜读、学习收藏。谢谢老师转帖,祝元旦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2 04: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