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雾灵山豹

退杆进杆眼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30 11: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到老师的帖子,讲得好,我也是长寿牌的球杆,下午按照您说的练一下,估计效果会不错。受益匪浅,谢谢!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10-30 20:08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10-30 2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11: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如果锤头的中心线和自球的中心点都注意到了,岂不更好么。

点评

那当然好。其实门球动作没有最好,适合自己就好。我盯了14年的本球后顶点,却从来看不见锤头端面的什么地方击在本球的什么部位。所以,干脆不盯本球中心。  发表于 2014-10-30 1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17: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手不稳  退进都有摆动{:soso_e101:}

点评

是双贴脚不是双贴角  发表于 2014-10-30 20:21
辅助办法是双贴角,根本的办法是:1找到适合自己的击球动作,使其偏差极小;2科学练球,特别是要给自己击球动作录像,反复观看,反复推敲琢磨;3下巧功还得加苦功;4建议你钻研旋转发力技巧。是否妥当,你自己定夺。  发表于 2014-10-30 2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19: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珊 发表于 2014-10-25 12:33
学习了!谢谢雾灵山豹老师辛苦制作过程的无私奉献精神!

此帖子又复习了一次,通过前次学习、又加练习、有所提升谢谢!
052828b539838t3k3k9h48.jpg

点评

学到技术就要多练加巩固,一旦扔下1~2天就手生。谢谢!  发表于 2014-10-31 08:22
是吗?我真为你高兴!  发表于 2014-10-30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16: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雾灵山豹〃老师图文并貌的传讲。很给力,赞!

    击球点讲的很清楚。站姿到底应该怎样站比较好?有人说与肩同宽,有人说60―80厘米,"雾灵山豹〃老师又是齐脚平行站姿,我看这种站姿对瞄准有利,但可能稳定性不高,特别是上年岁的老人,本身站立不稳定,如果两脚靠的太近,击球时身体会不会身体左右摆动?请老师再传经送宝。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20: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雾灵山豹 于 2014-11-1 11:49 编辑
戈壁滩1 发表于 2014-10-31 16:49
谢谢〃雾灵山豹〃老师图文并貌的传讲。很给力,赞!

    击球点讲的很清楚。站姿到底应该怎样站比较好? ...

   这得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定,不能一概而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09:4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新人,前辈们的经验是多年门球运动的心得总结,是千锤百练才提炼出的!给我这样的新手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非常感谢前辈们把这些经验拿出来给大家一起分享!希望更多的前辈把自己多年的门球心得和有关技巧分享给大家!共同提高!共享门球的快乐!

点评

瞅你挺年轻的!欢迎你!  发表于 2014-11-1 1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08: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槌头中心线对准自球、目标球的中心线,这是一般理论,一种理想数据。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杆杆都能达到理想数据,一旦偏离了三心合一,在击球过程中再纠正,结果反倒出现了偏转角,如果盯槌头,保持直线运行,即使存在微小的偏离,但避免了偏转。你提到:手指的感觉,以及双脚四个凸点的感觉,够判断出这一杆击球动作毛病的大致情况。这个“感觉”对击球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在研究门球技术中,对感觉的研究和培养,也是一门学问。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11-28 1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8 09: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领教了,知道了从门球人——门球高手的途径,必走之路,向您学习,不断钻研,勤练苦钻!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11-28 1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