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869|回复: 29

论撞击球之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6 20: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雾灵山豹 于 2014-9-27 12:51 编辑

  击球得用球杆。用什么样的球杆好?这可得根据自己的需要。萝卜青菜,各喜各爱。我前后买过18根球杆了,挑来挑去,目前使用的这颗球杆,见下图六:
DSC03877.JPG
   杆是泡沫包皮的,柔软又轻巧,就是这个特点,我就独爱用它。为了防止磨损,托人织了个套。软泡沫特柔软,手指稍微使劲,塌下去一个浅坑,松开手指,它又恢复原状,手感特好。我在握杆时,喜欢10个指肚都压在泡沫杆上,就像中医大夫用三个手指肚诊脉一样。我就是引用了中医大夫诊脉的原理,来诊断:1 锤头与双脚四个贴点的松紧程度,从而调整锤头角度,达到四个贴点的松紧平衡。 2 在退挥杆过程中,锤头是否在四个贴点中蹩劲。3 在锤头完全离开贴点时,是否有偏摆。4 在锤头离本球一段距离时,我觉得锤头已经延伸到了本球,本球已经延伸到了目标,不偏不斜正撞在目标中心上。瞎子用拐棍将手指延伸到地面,拐棍融入他的身体,无机变有机。我也学习瞎子的经验,将球杆融入我的身体,锤头变直棒锤。
  那么,为什么球杆轻的好?你可以问瞎子,他会回答:“竹竿轻好哇!手杵轻杆不累。更重要的是轻竹竿触觉好!”我也是从瞎子那里得到的启发:轻球杆的触觉好,便于融入人体,人杆合一。便于锤头延伸,延伸到直棒锤,容易准确击中目标。
  击球还得用锤头。什么样的锤头好用?图七中的锤头,是我见到的锤头中,最好用的锤头。请见它的详细照片,
  图七:
DSC03879.JPG
  上图中,在我见到的锤头中,该锤头的两侧面积是最大的,特别适合我的四点贴脚。有了这两个大侧面,原来我的鞋上的滑道,就撤消了。利用这两个侧面平面当滑道,足矣!省得鞋上挂两个累赘,还曾经在球场上绊我一个大跟头。  
  图八:
DSC03880.JPG
  上图中,该锤头的底面,是基本上光滑的圆柱面,有的称它是圆弧面。我见到有球友发帖说:这个圆弧面无用,还进行了论证。其实,这个圆弧面的用途大着哩!
  用坡面铲跳顶球
  我发现,许多球友不大会用,或者用不好。用坡面铲跳顶球有诀窍:锤头在即将接触本球之前,锤头底面后半部,要礅地,借助礅地向上的反弹力,坡面瞬间将本球翘起。没有这个反弹力,本球就不爱跳。就是这个诀窍,许多球友不知道,困惑了许多球友。
  图九:
011724vfngdq3yg14med4n.jpg
  上图大家一看就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  
  那么,锤头地面礅地点选择就有讲究:它直接对应锤头上翘的角度;礅地点后移,角度增大,反之缩小。我们不用记忆用多大的角度,来铲本球,以适应不同距离的它球,以及不同距离的目标。我们只需摸索经验:不同的两个距离(锤头与本球距离,本球与目标的距离)在锤头地面后部,有不同的对应点。这些对应点是经验的累积:见况就从脑袋中取出来,拿起来就用,无需计算或者背诵那些数据的。我在网上曾经见到一位球友,将不同的角度列出公式,计算出一大堆表格,我看见就头痛,于是跳过去,根本不往下看。你想,十几张密密麻麻的数字,能看得下去吗?还别说记忆了。
  用坡面铲跳顶球,礅地点后移,本球爱跳,就得减少发力,于是本球擦过它球头顶后,奔走的距离就近。反之,礅地点前移,本球不爱跳,就得增加发力,于是本球擦过它球头顶后,奔走的距离就远。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就可以控制本球的奔走距离。为了适应不同的本球距离,也要用到这一原理:适当的力度配合适当的角度,才能使本球跳起的高度,大约在70毫米左右,本球跳起的抛物线顶点,正好落在它球的头顶上。
  其实上述的内容,应该放在《铲跳顶球》一文中。此处有点跑题,是为了说明锤头底面圆弧面的重要性。底面是平面的锤头,你想移动礅地点也不可能,它不具备这个功能,只能一个礅地点,那就是锤尾下部直角点,你爱移不移,就我一个。圆弧面上每一个礅地点,在触地时都是光滑的,手感特别好;不像平底面的尾部礅地点,触地时咯噔一下,感觉不舒服。我把这种锤头叫做:“大侧面方头圆弧底翘式锤头”,名称啰嗦点,但比较确切。我的锤头坡面68度,长220毫米。我希望买一个240毫米的,两个侧面长出来20毫米,等于加长了轨道,又符合规则的极限值。可惜长寿公司还没有开发出来。听说有230毫米的,我不愿意要。还有一种:“小侧面圆头圆弧底翘式锤头”,有两个长型通孔,我也有一个,手感不好,大家千万别买。
  还有一点,再跑题一回:坡面73度,适合过2门,击出的球越障能力强,爱走直线。坡面68度 ,本球回弹或横蹦能力强,适用于铲回弹球或横蹦。但是场上来不及更换锤头。解决的办法是,过2门时锤头后翘,增加坡面角度。这样,你就用68度的锤头,达到73度的效果。蛮管事的。
  图十:
DSC03878.JPG





点评

翘底槌头可以改变触地点,这是个特点。  发表于 2014-9-27 18:52
发表于 2014-9-27 05: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很好值得借鉴,,,.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9-27 0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7 06: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往情深,孜孜不倦。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9-27 0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7 1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好!谢谢雾灵山豹老师的无私奉献!

点评

不用客气!应该的!  发表于 2014-9-27 14:10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9-27 12:39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9-27 1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7 10: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雾灵山豹先生是位善于专研学习之人,又是位敢说真话毫不保守的直率人。对你这份热爱门球之情表示敬佩,向你学习。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9-27 1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7 11: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求最好,只求更好!一辈子能搞懂搞好门球那点事就不错了!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9-27 1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7 15: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00000000000

点评

不明白  发表于 2014-9-27 15: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7 21: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很值得一学!谢谢雾灵山豹老师的无私奉献!{:soso_e179:}
210238hgcscsg39kwyrzpt.jpg
01.gif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9-28 2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8 1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好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9-28 1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8 11: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丰羊 发表于 2014-9-27 10:55
雾灵山豹先生是位善于专研学习之人,又是位敢说真话毫不保守的直率人。对你这份热爱门球之情表示敬佩,向你 ...

你说后翘什嘛意思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9-28 1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12: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相片就是锤头后翘,离地面有一个角度:
120116cli9kvuj9lzqvkds.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8 14: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请向雾灵先生请教。我认为是在使用68度槌头过二门时锤尾后翘起以改变锤头坡度,达到73度来使用。

点评

是的。过2门时如果用坡面铲本球,以便达到73度,锤头就得后翘,在接触本球瞬间,后翘应该是5度,5度+68度=73度。  发表于 2014-9-28 2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8 17: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檫顶球很难的,得下一番苦功才行,

点评

一点都不难。关键方法得当。  发表于 2014-9-28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8 2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雾灵山豹老师,用心总结出好经验。可惜无钭面槌头,暂无法在实践中演练。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发表于 2014-9-28 2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