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郑炜 于 2009-7-17 09:59 编辑
我对门球市场化进程充满信心。
门球要先从文化产业开始,而门球文化产业不是一般企业或行业协会所能运作成功的。这是一个研究机构,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首先要对资本、资源、人才进行优化整合;然后进行推广,宣传。这里不存在实体的买卖关系,只需要获得大众的文化层面的认可,这很难,要不断产生新的创意,新的理念。
新概念门球的创意理念、行销网络和中国本土的文化底蕴、人力资源相结合,通过门球王争霸赛这个载体去运营,完全有可能拉动门球市场化进程,打造真正意义的门球文化产业品牌。这是一个整合的过程,集思广益,以研究、宣传、出版、传媒为业,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门球的发展。当然,研究的成果自然会催生相关产业链的相应诞生。这不是一日之功,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不是我今天或明天卖一块草皮挣多少钱的事,更不是在草皮生意上再扩大经营范围,再去生产高价门球棒、高价门球鞋,这样的竞争是恶性的排它性竞争,最终结局不但自己无法实现垄断,反而会把市场扰乱,失去成长空间。
虽说有竞争才会有发展,但竞争需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这才是一个高明的商家。
我从商已有两年多时间,从春青公司到共创和谐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慢慢得到了门球人的认可,这两年,就是创业成长阶段。第一年几乎没有一家生意。第二年才好起来。今年是第三年,小有成色。
但今年的竞争走向恶劣。可以说是不惜自毁形象彻底失去职业操守的不择手段。其实在我眼里这都是小儿科,只有不成熟的小孩才会这么干。我不和你争,因为你争得只是眼前,而我想要的却是长远。
长远的战略目标决定了要想做大做强门球产业,要先从文化产业开始。目前我已基本完成资本、资源、人才优化整合。
接下来我要做的具体事是:
一、对门球器材厂家进行资源整合,共享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走强强联合之路,实现双赢。只有跟厂商联合,才是加速门球市场化的捷径。如果没有商家关注,门球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进步。
二、逆向经营,为门球人创造最大利润化。还是那句话,门球人需要什么,我们就为门球人提供什么。更深、更广地开拓为门球人服务的经营项目。厂家总想把产品直销到门球人,从中获得最大利润;我们将改变这一方式,做中间服务,站在门球人的角度,去为门球人着想,去为门球人办事,为门球人创造最大利润化。所谓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叫逆向经营。
三、一如继往地赞助地方赛事,加强“源于门球,回报门球”的经营理念。门球人是门球厂家的衣食父母,你从门球人身上赚了钱,一定要回报门球人,门球人反过来再回报你,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我希望所有的门球厂家都想法设法去为全国各地的门球赛事冠名赞助,这样就能很快拉动门球产业链的诞生。当然,门球厂家也要量财而行,有选择地去赞助是可以理解的。我这么一厢情愿地想,如果所有的厂家都纷纷赞助全国各地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门球赛事,就会助我加速完善门球文化产业的优化整合,建立建全一个有序的经营体系,从而最终完全可能实现纯商业化的门球“NBA”赛事——新概念门球联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