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四 于 2014-3-22 14:50 编辑
德阳门协赴达州、宣汉、开江、重庆开县学习、交流随想之三 赞歌中国门球的脊梁
德阳门协这次学习之旅,一路走来,回访了不少老朋友,更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大家相聚,交流门球心得,畅谈门球文化,其乐融融。一个个鲜活的门球人物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逐步形成一个门球的英雄群体。 至此,自然想起了鲁迅的那段名句:“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把鲁迅的这句话用在这里,那些普通而鲜活的门球人,不就是中国门球的脊梁吗! 13日下午5点半,我们一行走出达州火车站,迎面就看到达州门协的实际负责人——苟显华带着巴山小草来接站。我与苟显华之前有过几次接触,第一印象是她在球场执裁时飒爽英姿的风采。后来因为对达州门球的进步,尤其是宣汉县球队在上海昆山的锦标赛夺冠,开江冯国都成立门球俱乐部,产生兴趣,写就《我心目中的达州门球》一文,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评价她为女中豪杰。去年6月彭山比赛与她约定,很快就带队去达州取经。后来因故未能成行。这次学习的第一站就是她那里,以后的宣汉、开江,她都一直作陪。几天的相处,我对她的认识有了升华。女中豪杰只能说明她的性格和作风,对发展达州门球的高度责任、走南闯北的见识和博大的胸怀、极具前瞻性的眼光,才是她更为可贵的品质。我相信,在她的带领下,用不了几年,达州门球将会在四川乃至全国出彩! 遗憾的是这次在开江因冯国都外出,未能与之见面。不过,他的举动我一直都在关注。这次实地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开江映月湖门球基地,对这位开江门球的闯将更是刮目相看了。 选择去重庆的开县,缘于去年9月他们举办的那次13省球友参加的邀请赛。一个偏远小县,能办如此大赛,组织如此周密,定有一群高人。联系到军神刘伯承元帅的故里也是开县,更让我产生了“开县非去不可!”的愿望。 开县的两天,我们一直处于激动之中。接待之热情自不必说,更为之动容的是他们的门球事业之宏大和红火。我评价开县门球有几个亮点: 1、政府对门球的认识和支持力度好;2、门协班子强。罗主席善谋划、讲团结、敢担当;3、门球人口规模大(全县500万人),硬件设施一流;4、门球队伍结构优(县级机关退休领导占很大比重,原县人大主任何宗钦半年前退休,即加入了门球队伍,进步很快,现已离不开门球);5、门球在开县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初步形成连锁效应...... 凑巧的是,这次在开县见到了我的山东老乡——县老体协焦主席。他是1949年解放开县的南下干部,后来一直在开县工作,离休后曾任第一届开县门协主席,以后又任老体协主席。别看他已83岁高龄,满头银发,但身体硬朗。他参加了我们和开县门协的座谈会,发言思路清晰。开县门协一直受到他的呵护。18日晚上,德阳门协设便宴答谢开县的朋友,他应邀前来,与我们一一告别。席间,开县门协罗主席得知县城一个沙土地门球场将被当地社区改作它用的信息,立即与社区负责人电话联系,讲明利害。看来对方态度不好,商谈不快。我们都为罗主席为了门球敢于叫板,敢于担当叫好,也担心事情难办。这时焦老拨通了县府办公室主任的电话,要他过问此事,妥善解决,不得随意改变门球场的用途。焦老的举动,让大家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落地,更让我们动容。我向开县门协的同志讲:焦主席可是开县门协的保护神啊! 王明治副主席,开县两天他一直作陪。开县的同志都称他为老黄牛。但后来的接触,我发现他还是开县门协的一个能人。他原来是开县司法局长,政法委副书记,一家人都打球,可以组建一支家庭球队,虽已77岁高龄,但走路一阵风。凭着他在开县多年的人脉,特别是待人诚恳的秉性,每年都要为门协拉不少赞助。18号晚,他专门到我们的住处告别,与我交流很久。他现在身兼多项社会工作,连他住处的小区业主都推举他当代表,每天忙忙碌碌。对这位政法战线的老兵我打心眼里崇敬。 还有开县门协的秀才谢同泽,网名夕韵风采。都是读书人,我俩有点臭味相同,交谈也就最多,德阳的小李戏称我们是知音。 写到这里,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个个可亲可爱的面孔,他们都有一段让我感动的门球故事。我们的门球事业就是靠他们支撑着,我们的门球之树就是靠他们浇灌呵护着。 这是一群平凡的人,一群高尚的人,他们是中国门球真正的脊梁!我要为他们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