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593|回复: 13

《让规则“投降”,说明了什么?》的回帖说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2 01: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长在门球场上打球的,90%以上的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球龄都在10至20年以上,他们参赛时有教练指挥,裁判裁定,对规则只是一知半解,也没认真学习过;不比赛时玩球,没裁判裁定,遇到特殊球例谁也说不清犯规还是不犯规,只凭个人的自觉性作判。因子孙都成家立业或异地就学,无家庭琐事,又有几十年的门球缘,所以大多数时间都去门球场打球、聊天,其目的就是消遣、凑热闹,不在乎输赢,更没心思去练成门球高手,去争冠亚军。在这些老年人中,有些有老年综合症,如高血压、心脏问题等,爱激动,若要斤斤计较,生搬硬套,不仅起不了消遣娱乐的作用,搞不好为一个犯规不犯规发生争论,若双方都是急性子,且又有综合症,那后果就不可想像了。至于竟技球队和队员,试想他们会这样练球吗?这不是为违规辩护,任何事情讲实事求是,因人而异,正式比赛他们不可能这样。这是管中之见,不妥之处,请军旗老师海涵,致谢!!!!!
发表于 2011-9-12 02: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都应学习规则,熟知规则,领会规则,可以采用学习加讨论的形式,只有掌握了规则,才能打好球,不然,打气球来还是糊里糊涂,其实,门球的精髓还在于人人都能当教练,打起门球来才倍有情趣。
发表于 2011-9-12 05: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发表于 2011-9-12 06: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川说得很客观,各地均如此。目前打球的老年人是主体,老年人打门球是以健身取乐为目的,对提高技术开始几年还有效果,以后效果就不明显了,但对战术思路逐渐有所明晰,新进的队员基本也是这种状态。年轻体力强有体育特质的球员很少。新规则对竞技球队也许管用,但对老年康乐型门球带来了麻烦。如:经常出现闪球换脚现象,打球结果有的七八分有的只得个一门分,打球过程都只顾自己抢分,很少互助协作,他们感到孤立无援,很沮丧。门球是个大众项目,输赢有技术和战术因素,但同时也有幸运成分,幸运成分过多对于竞技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目前过于强调竞技,其规则只考虑竞技需要,我认为是不科学的。
发表于 2011-9-12 07: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70岁左右球友若可能的话,经常打打五轮康乐球为宜。高要求·按规则打球·也要争当文明之星吧!
发表于 2011-9-12 07: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岁的老将门打康乐形门球,有益健康,不要生氣不要斤斤计较,门球是一项快乐运动要珍惜每一天啊!
发表于 2011-9-12 07: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54:}
发表于 2011-9-12 07: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时候把康乐型和竞技型分开了,竞技球员不可能不熟读规则,重点不可能不死记,没有规距不成方园,谈何发展!
发表于 2011-9-12 08: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门球运动发展困难重重一点不错。
发表于 2011-9-12 10: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是平时玩可不太认真,如用脚压线。但不懂规则肯定起矛盾。
发表于 2011-9-12 1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说,我特讨厌投机钻营、占奸取巧、占小便宜的人,打门球也是,我总是说“长点真本事,真正提高技术,逼走歪门邪道强得多。”其实大多数人是愿意认真执行规则的,就有那么几个人“一马勺坏一锅”,弄得现在这种无法收拾的局面出现。现在这样,真的不如把规则改了。
发表于 2011-9-12 13: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打门球不是请客送礼,是该把康乐型和竞技型分开的时候,之所以更多老年人门球元老,只讲打球不讲竞技,很大程度影响门球的竞赛规则,希望改改了{:soso__8795685130305314239_4:}
发表于 2011-9-12 16: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时玩和比赛时两种不同心态、不同环境、不同气氛、不同场地的。
玩就是在放松心态下的门球活动,图的就是舒展筋骨,放松心情。
比赛则必须要有竞技,是为了夺标或学习或交流。
发表于 2011-9-13 13: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时玩也能看出一个人的脾气秉性,意识品质,投机取巧和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有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