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都能活到百岁,但往往因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寒暑之变、情志所伤等原因而造成体弱早衰,甚至夭亡。一般来说,保养方式欠佳是诱发疾病和缩短寿命的根本原因,人们欲延年益寿,首先应在疾病预防上下功夫。如果疾病已经形成,才用药治疗,这时候已略显晚矣。“未病先防”的思想。 欲延年长寿者,必须外避寒暑,内扬正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勿妄劳作,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总结出如下九条: 饮食有节 饮食是滋养脏腑的源泉,但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偏食,要寒温适宜和饥饱适宜。饮食上,韩百灵主张一饭一菜,食物专一,不可贪杂,随时调剂,并且不求过饱,以免壅滞肠胃。他还提倡清淡饮食,多吃鱼类,少饮酒水。 劳逸结合 劳动和休息是调节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过劳则伤气损血,过逸则滞气涩血。因此,平素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气血充沛、运行无阻而体健身强。 
调节情绪 情绪是调节人的精神面貌思维活动的主要因素。如情绪调和,精神振奋,则不致发生情志病变;若积怨愤怒、情志失调,则会伤及五脏而为病患。情绪失调与社会生活环境以及本人修养密切相关,因而,要有坚定的信念,广阔的胸怀和无私的情操,要提高文化修养。 变换环境 生存环境对人的心情亦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养一些花草鱼类等,也可以通过调整房间陈设摆放的位置来调节心情,产生新鲜感。 灵活思维 人的大脑如同机器,用之才能灵活,不用则易生锈。 保养眼睛 利用春秋之季,每日早晚到室外望远、看近,并在休息时闭目使眼球上下左右转动,大约10分钟即可。这有利于气血充畅而使眼不花,如已花者亦可减轻。 调整呼吸 每天早晨起床后到室外,要深深吸入外界的清气,缓缓呼出体内的浊气,约10分钟。这是增强肺功能、防止气管炎等简单有效的方法。 顺应气候 冷热是调节人体各器官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寒热失调、阴阳不和,则产生偏寒偏热之病,因此要时刻注意寒暑之变,以防外邪侵袭。 适当运动 工作之余适当进行肢体活动,有利于气血运行,使关节滑利而动作不衰。 人们应早睡早起,适当锻炼。春天时,树林、江河、湖边的阳气尤其旺盛。这些地方富含负氧离子,它有止咳、消除疲劳、调节神经、降压、镇静等功效。锻炼犹如一剂活血驱邪药,有利于吐故纳新,是痰湿体质人的良药 .
人们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或漫步于芳草小径,或疾行于河畔林间,踏青问柳、游山戏水、赏花行歌、登高望远,将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对健康十分有利。同时注意运动应暖和,以适应春气。并要让身心感到舒畅,以使身体与春气相适应。从而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