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958|回复: 3

有些问题是需要钻点牛角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6 21: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萤火虫 于 2017-7-17 10:41 编辑

                       有 些 问 题 是 需 要  钻 点 牛 角 尖

      人们对待一些问题的讨论,经常会说:不要钻牛角尖。
      钻牛角尖:专指看待问题走进了死胡同。
      人们对待一些问题的讨论,也十分欣赏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打破砂锅问到底:追求的是探索真理的一种执着精神。
      在正常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我还是赞赏钻点牛角尖的精神。因为还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在道理尚未真正找到之前,只有坚持自己的观点。稀里糊涂的改变观点一定是并不可取的。
      击球权:坚持认为击球员一旦击球,击球权即告结束。至于以后有续击权、那则另当别论。那又是另一次的击球权。
      至于门球竞赛规则一书第18页中的论述
      击球权:击球员击球后,当自球无撞击、无过门、或出界、撞中柱、犯规时,击球权即告结束,该队员应快速退场。
      即:只有当五无现象全都没有发生、存在时,击球员击球权即告结束。
            如果五无现象有其中一项内容发生,击球员的击球权,并不是只要击球员一击球,击球权即告结束。
      击球权即告结束,是有前面五无的前提为条件的。
      这里面应该是有一个语法逻辑问题的。
      在规则中关于击球员击球权即告结束一段文字叙述中:应该是说得十分明白的。
      如果对以上带有语法逻辑前提的结论还持有疑问,下面我再补充说一点理由,看看是否能够有利于理解。
      仅从字面内容上看:击球员击球权即告结束。
      其中关键的即告一词含义是什么呢?
      它所指的,并不是击球权的真正结束;而应该是击球权即告结束,或即将结束。      击球员击球权的交换或交替,是有其准确的交换条件限制的。
      击球员击球权何时才真正结束呢?可以具备击球权交换的条件呢?
      我认为击球员击球权真正结束,可以具备交换、必须具备两个根本条件。
      1、球场上移动的球,移动必须全部静止。
      2、击球员击出去的自球在没有续击权的条件下、必须成为死球。
          即:出界、撞击中柱、或犯规。      击球权交换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方式。
      1、属于续击(包括:闪击权)的击球权,是由击球员按照规则的一定要求,进行自行转换。
      2、击球员之间的击球权,必须由裁判员及时呼号,进行转换。
      为了便于理解以上内容,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1)击球员击打自球发生有效撞击,该击球员的击球权何时才算真正结束呢?何时才能够顺利获得闪击权和续击权呢?
        我相信一定不会有任何人会回答错。
        即:等球场上被撞击移动的球,移动全部静止时,击球员的击球权才宣告真正结束。才能够顺利获得:闪击权和续击权。
        击球权没有真正结束,即使是获得了续击权(包括:闪击权)也是不允许去击球的。否则会被判犯规。
      (2)、被撞击的球或自球出界,或是自球进门得分后又出界。
        这里看似发生了撞击、或进门得分现象,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没有获得续击权的条件。一旦球移动出界了,即成为了死球,击球员的击球权才真正结束。
        发生撞击、发生进门,不能在球正在移动过程中就下结论说:击球员击球权即告结束。
        说明:即使这么说了、这么下结论,也是无任何意义的。
        裁判员总不能在球未出界之前,就呼号吧!这样一定会闹出大笑话来。
      (3)撞击中柱、犯规与出界都是形成死球同一类型的问题,道理就不再去细说。
      (4)近来网名们有些分歧意见的,主要是针对场上出现有五种情况之一时,裁判员不宣判,就可以进行及时呼号问题上。
       有人主张:界外球进场无任何权利,只要击打、击球员击球权即告结束。裁判员不管什么时候呼号,都是正确的。
       反对意见认为:界外球进场,虽然没有正当的撞击权、进门得分权,以及相应的闪击和续击权。但是界外球进场出界权、进场犯规权还是有的。
       正如2015门球竞赛规则一书第19页、有一章节专门论述了击球员的有效比赛行为。
       即有效比赛行为:是指按规则规定进行的比赛行为。
       1、正当比赛行为:是指击球员的比赛行为符合规则规定,比赛可以继续进行。
       2、犯规比赛行为:是指击球员的比赛行为违反了规则规定,需经裁判员判罚后,比赛才能继续进行。
       所以说:击球员击打界外球进场后又出界,完全是正当比赛行为。裁判员如果不宣判球出界、就及时呼号,只能说明该球并没有出界,然而客观事实是该球已经出了界。          这种混淆黑白、是非颠倒的裁判员能够公平、公正的执好裁判员的工作吗?
       击球员一经击打界外球进场,裁判员就及时呼号,如果该界外球进场发生犯规现象,该裁判员应该怎么办?
       熟视无睹、不判犯规行吗?相信球场上任何人也绝对不会允许。
       所以说:击球权即告结束,还必须以五无为前提条件的。


      解说:
     1、击球权真正结束,是准确呼号。
     2、击球权即告结束,才是及时呼号。
     在门球运动、比赛过程中,裁判员的呼号、绝大部分采取的都是准确呼号。
      比如:放弃、出界(包含:撞击、进门)、撞中柱、犯规、压线等情况下,裁判员的呼号,都在球静止状态下或成为死球时才进行呼号。这一类型的呼号均属于准确呼号。
      出现击球权不断交换、不断大量深化的续击权(包括:闪击权),是不需要裁判员进行呼号的。
      由于现场出现及时呼号的条件、概率、次数是少之又少,即使能够减少一些裁判用时,大家不凡去算一算,一定是微不足道的。
      不相信大家可以简单的算一算:
      条件:一场比赛30分钟,10名球员,平均每人被呼号6次、裁判员采用及时呼号的次数能够占到总呼号的20% 。
      20%即:及时呼号的次数=10人X6次/人X20%=12次
            一场比赛及时呼号可以节约的时间=12次X5秒/次=60秒
                          (备注:一次及时呼号以可以节约5秒钟计算)
            一场比赛及时呼号可以节约的时间=12次X8秒/次=96秒
                          (备注:一次及时呼号以可以节约8秒钟计算)
      说明:按照常态分析,及时呼号也只能减少十分有限的裁判用时,即节约1分到1分半钟左右。        
      由于规则中要求裁判员努力减少裁判用时,做到及时宣判、及时处理、及时呼号的三及时,其中就包括:及时呼号。
      减少裁判用时的三项举措,实践中及时处理则是关键、是核心、是节约裁判用时的大头。
      由于及时呼号能够减少的裁判用时极其有限, 实践证明在推行裁判员及时呼号过程中,就难免会搅进一些不恰当、不好的做法,诱发出一些不必要的争议与问题。
      及时呼号在实践中除了已经搅乱正常的准确呼号秩序不说,是否值得?也很值得商榷。
      有一些网名对此直接提出质疑与反对,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以上观点错误请批评、指正,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7-7-17 06: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说法和分析,有礼有节!给了极少数黑裁判!一个准确定位。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7 09:0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准确呼号”与“及时呼号”在比赛中有一定意义,这需要提高裁判人员的执裁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7 10: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说法和分析,有礼有节!给了极少数黑裁判!一个准确定位。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