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2-17 08: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连小孟 于 2012-2-17 09:01 编辑
在参与一个问题的讨论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认真的审题,就像学生答题一样,错误的理解了题意那你所回答的结果就将是不正确的,说句不中听的话这叫驴唇不对马嘴。
本帖的楼主在命题中所要阐述的核心问题,我认为应该是“关于界外球进场是否为有效移动,现行规则里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因而就会产生实战中一些无法判定、处理的局面。针对楼主列举的实例如何判定、处理我是彻底的晕了,2号球拿到界外倒是有据可查,而1号球如何处理、1号队员是否有续击权实在是让我感到为难了。
“我们不能听专家与叫兽的,没有道理,去他的”,诚恳的提醒楼主,这句话欠妥。你可以不听,但全国的门球人大多数在听,特别是裁判员们而且是高级别的裁判员们在听。内心深处的话还是不说出口为好。
说几句题外话吧,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但最好别参与讨论。一项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则,就像是一个国家的宪法一样,是作为该项运动的根本大法来执行的,文字表述要清楚、逻辑关系要严密、涵盖内容要全面。门球规则也一样,裁判在实际执裁中判定、处理各种局面才会有理有据。规则不是在做语言游戏,不能把专家学者的解释当做法律条文来执行,除非是官方的。可到目前,好像还没有见到中国门协官方对现行规则的解释文本。门球运动历史不算悠久,现行规则的确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承认他的实际存在并及时加以纠正和改进。我们国家的很多法律在执行过程中,除了按法律原文执行之外,还有高院的解释文本可以作为依据,但门球规则没有,有的只是学习班上的所谓专家、教授的还不够统一口径的口头解释。假如中国门协能够把那些专家的座次排定也好,我们就会按照顺序听从这些专家、教授的所谓解释了。有一种现象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每次新规出台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很多的培训班,而且问题越多的新规这种培训活动搞的就越多。因此门球圈里就有了相当一部分人变成了人云也云的跟风族,探讨问题只是凭借自己的理解、把道听途说的一些别人的观点当做依据,究竟是否正确暂且不说,只是想从规则文本里找到他所说的依据恐怕很难。
和舰载f20老师一样,犯了把内心深处的话说出口的毛病了。
对不起,可能得罪了一些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