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学习门球竞赛规则,我有一个习惯:喜欢认死理。
一旦我形成一种认识后,没有充足的理由,我是绝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此次学习、研究、讨论新规,不知何时我偏向从研究门球运动的机理出发,进行一环紧扣一环的探索与推理。探寻哪些是正常的规律?哪些是特殊的规定?哪些是属于认识上的谬误?
以前我与许多人一样坚持认为:界外球进场,只要是从门前移动过来、静止时压在球门线上,随后不管怎么进门,都应该得分。
以往坚持的理由是:
1、界外球进场是击球员的合法击球行为,因此界外球的移动就是有效移动。
2、既然界外球进场的移动是有效移动。该球又是从球门的前方移动过来、压在球门线上。完全符合压球门线的球:只要是从门前过来、得分就有效;如果是从门后过来,得分就无效。
那么此次又是什么原因与理由就使我轻易、自行改变了观点呢?
是全面深刻学习理解门球竞赛规则的原因。
以往看问题是:只要找到相关直接的理由就喜好轻易、片面的下结论。殊不知有些看似直接的规定以外,还需要受一些特殊规定的约束。
比如:界外球进场是击球员的合法击球行为没有错,界外球的移动是有效移动更没有错。
正常情况(指界内球):球从门前移动过来静止时压在球门线上,随后的进门得分一定有效。——这是规则明确规定的。
说明:那时我忘记了、压根也不会联想到界外球进场还有一条特殊规定。
即:界外球进场进门得分无效。
我们可以形象的将正常的球:进门得1分。压球门线算得0.5分。
那么界外球进场,虽然移动有效、又是从球门前方移动过来、并压在球门线上。这些连续动作都与界内球移动一样,没有错!应该予以充分肯定。
但是:至于压球门线是否有效?就应该另当别论了。
界外球进场的特殊规定是:进场进门得分无效。
界外球进场部分球体越过了球门线,既然不能得分,那么这区区的0.5分也不应该照顾、不能给。
这就是我目前的新看法:
界外球进场、即使从门前移动过来,静止时压在球门线上。随后的进门均不能得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