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298|回复: 12

关于新规的一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8 10: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新规已经成册,即将在12月份办班发布。据说过一门出界算成功进场,自球摆放出界处边线10厘米。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进一门碰撞他球双出界,他球应该如何处理?因为没有见到新规则,也没有专家对新规的解释,感觉这一案例无论如何判罚都有点于理无据,他球按出界处理?与以前99、04规则都大不相同,将是一个颠覆性处理方法,球理上感觉说不通;放回撞球位置吧,自球通过一门已经算是进场成功,所有移动均为有效,碰撞他球似乎也应当有效才对。想来想去这个问题想不通透,将疑问发在这里请大家指教一下!
     另外,既然通过一门即有效,是不是相应地应该规定,进一门碰撞他球即有效 ,而不是需要再去撞击一次他球才允许闪击?这两个问题有没有联系?我也有点想不清楚,请大家一起先讨论一下吧。
发表于 2015-11-18 11: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等看到条文再说吧,你想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8 11: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一门所以要和二 、三门不同的规定,肯定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实践后追加的。
试想 如果一门完全等同其他门,那么,
** 开球就算球进场,
** 门前门后撞击他球都有效。
** 一门在门前门后都有双杆。
其结果是一门前的区域会非常拥挤,第一次未果的都要回来补进一门。
一门的双杆发生率会非常频繁。
太多的战斗都集中在一门区域,冷落了球场的其他地方。
所以一门必须有不同于其他们的规定。


我认为一个规则最好是每一条规定都是处处适用,特例(例如限三、限双、限双杆品种)不是不可以,但是越多月不好。越显得规则的不成熟。即使这样,要把一门常态化,取消一门的特别规定,还是很难的。你有好方案吗?


至于把它球顶出界有效没有效,(因没有见到新规)我认为当然要有效,就和自球停在界内一样。但是撞击还是要无效,否则一门双杆会太多。只好又加上“撞击无效"这个“补丁” ,也管不了你所说的“ 球理上感觉说不通” 的问题了。

点评

规则 对进一门有特殊规定很自然,也合理,甘脆再具体一些: "通过一门的球移动有效,同时撞击他球有效,不算双杆,可直接闪击他球。" 不知可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8 19:47
请别对15规则抱太大的希望,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性改变。指导思想就是跟着日本规则“变”,日本咋改,我们就咋改,不管对的错的,这样比较“稳妥”,“领导”(上边)还肯定满意,还省时间,半天的会议,还有其他内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8 17:07
饭没熟,嘴巴子空着,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去,乱不了天!  发表于 2015-11-18 1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8 13: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見到新门球規则后.学习研究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8 14: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生畅谈老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我也有老师的同感,希望得到权威的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14: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烨鹤 发表于 2015-11-18 11:50
我以为一门所以要和二 、三门不同的规定,肯定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实践后追加的。
试想 如果一门完全等同 ...

     版主的回复我认为这一段特别好“我认为一个规则最好是每一条规定都是处处适用,特例(例如限三、限双、限双杆品种)不是不可以,但是越多月不好。越显得规则的不成熟。”——我非常赞同您这样的说法。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处处适用呢?我认为:“球理上说的通”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一条不适合的规则会造成很多的“说不过去”,为什么?就是球理不通的原因。比如您说的限双等,还有我多次说的不封顶,都造成了许多的球理不通。人们常说“通则不痛”,不通在任何时候都别扭。还有俗语:“一句谎话要靠一万句谎话来圆”,规则不是谎话,但是可以类比,不通就要解释,解释来解释去,怎么也不通,怎么办?就变成了您说的:“特例不是不可以,但是越多月(越)不好。越显得规则的不成熟”、“也管不了你所说的“ 球理上感觉说不通” 的问题了”。      所以我经常说,修规不是一个小问题,对于一些有质疑的问题,不是修改的越快越好,如果新方案在解决质疑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问题,那么还不如维持原样。否则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越医人死的越快。比如,这么多年来面对门球的“一边倒”、“没看头”,采取了这么多的“措施”,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看得清楚,有哪一条奏效了?面对这样的局面,反倒是印证了一个看法:“一边倒”是门球的特色(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很少有绝对的一边倒),说“没看头”的是外行。
      “特色论”和“外行论”是我从多年的门球实践中得来的。作为一个门球爱好者,初期我虽然没有觉得门球“没看头”,但是确实觉得有“一边倒”的现象,于是就开始观察、对比,我发现一个现象,多年来知道和认识的门球高手中,没有一个说门球“没看头”的。随着对门球了解的加深终于认识到:一边倒其实不是一边倒,门球就是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两方同时上场就不是门球了。但是我们已多次修规,出台了这么多"措施",怎么办?
     最终在归到规则上,还是希望主持修规的专家要有定力,现在真心为门球发展而呼号的人很多,但也不乏哗众取宠、借机出位甚至敛财的人,往往这些人忽悠的能力更强。哪些是真心,那些是假意,真的不太好区分啊!

点评

门球人积极思考是门球发展的动力。 楼主的两贴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我们对规则的思考互相传递,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就是有意义的事。 我不赞成一切都要等几个专家的决定,他们上场很少,体会没有门球群众深。 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8 16: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8 16: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生畅谈 发表于 2015-11-18 14:49
版主的回复我认为这一段特别好“我认为一个规则最好是每一条规定都是处处适用,特例(例如限三、限 ...

门球人积极思考是门球发展的动力。
楼主的两贴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我们对规则的思考互相传递,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就是有意义的事。
我不赞成一切都要等几个专家的决定,他们上场很少,体会没有门球群众深。
但是我坚信多数人的感受一定会影响他们的决定。
其实门球的发展还是在民间的努力,一个好的玩法规则,只要真有吸引力,叫不叫门球都没有关系,都会推广。
打轮次,肯定会逐步进入门球的规则里。
民间的三色球,小场地门球,三门一洞,515,都代表了门球人想使门球更好玩,更利于普及的愿望,他们没有等上面,也不需要等上面,只要真好玩,就会推广。
联赛,轰轰烈烈,也不是上面推动的,门协机关报《门球之苑》至今(11月)只有报道了其中一局。号称中国门球协会的网友论坛--门神网,也不反映联赛的情况。所以做我们想做的,说我们想说的,这是玩,不必统一步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8 17: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烨鹤 发表于 2015-11-18 11:50
我以为一门所以要和二 、三门不同的规定,肯定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实践后追加的。
试想 如果一门完全等同 ...

请别对15规则抱太大的希望,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性改变。指导思想就是跟着日本规则“变”,日本咋改,我们就咋改,不管对的错的,这样比较“稳妥”,“领导”(上边)还肯定满意,还省时间,半天的会议,还有其他内容,真正讨论规则,也就两个多小时,肯定是历次规则改革用时最少的一次。
打轮次进规则,早就进了,但那是在附则里,还限制在“康乐型”比赛。非康乐型比赛还得执行10秒制。10秒制不能改,因为它太好了,不仅因为好,更重要的它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没有改,我们岂能冒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8 19: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从零开始 于 2015-11-18 19:49 编辑
烨鹤 发表于 2015-11-18 11:50
我以为一门所以要和二 、三门不同的规定,肯定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实践后追加的。
试想 如果一门完全等同 ...

    规则 对进一门的球有特殊规定很自然,也合理,甘脆再具体一些:
"通过一门的球移动有效,同时撞击他球有效,不算双杆,可直接闪击他球。"
不知可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烨鹤 发表于 2015-11-18 16:11
门球人积极思考是门球发展的动力。
楼主的两贴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我们对规则的思考互相传递,得到大 ...

       版主的说法,现在有一个词叫:政治正确。所谓的政治正确,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改革创新,就是一个既正确又时髦的词。谁反对改革创新,一定是反动的。       但是回到门球来说,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门球的所谓改革创新。尤其是,以推动门球发展之名的改革创新。
       门球的发展靠什么?是靠规则的改革创新?还是靠持之以恒的技、战术的提高?我实在是有点迷惑了。
       请不要误会,我没有把改革创新和提高对立起来的意思,我也不反对改革创新,我反对的是不成熟的改革创新。从门球来说,不断地变换玩法,似乎对技战术的提高并没有促进。我们看到的是,有的所谓的改革创新反过来影响了技战术的提高,比如取消双杆,影响了小球技术的发展,得分不封顶消弱了战术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
       门球的改革创新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的,比如取消一门双杆,这个改革就得到了广大门球人上下一致的赞同。为什么?因为在多年的实践中,大家一致认识到,随着门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一门双杆已经严重影响了比赛的正常进程,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上下一致的共识,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改革。但是直至今日,对于取消双杆和不封顶,不仅从始至终质疑声不绝于耳,而且当初的改革目的完全没有实现。
       讨论问题应该有一个范畴,比如我们讨论的问题就应该是大家一致努力的竞技门球。康乐门球应该怎么搞,很简单,怎么康乐怎么搞,几个人一商量,今天我们不用杆,用手抛打门球,可以吗?完全可以!没有任何人有理由限制。最高标准小众高兴就好,但是竞技门球的改革则不然,达不成共识,没有认真的后果评估,最好不要贸然行动。还是那句话,创新的基础首先是继承,没有完整继承基础的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9 14: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已经要装订成册了,那就等发行后看看再说吧。我还是比较赞成军旗先生的看法、别报多大的惊喜,中国竞技门球不会出现。哄你这些老头玩呗,15不行等16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0 06: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