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球讨论需要常识,如果在常识问题上达不成一致,则成了“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对牛弹琴”,使讨论变得毫无意义。 一个能在大赛值裁的裁判员是经过培训、实习和考试,是经过反复锻炼的,如果连判断会不会撞上球、会不会过门的基本判断能力都没有,不要说他的裁判资格,就是他是不是一个真正门球人都值得推敲。
不要说什么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了,级别高不一定代表水平高,这在中国基本已经成了常识。我们就说成熟度吧,一个不太成熟的裁判,在场上做到循规蹈矩,场上球都停稳呼号,能控制场上局面正常运行,就可以了。
但是一个成熟的裁判标准是什么呢?我们说标准,其实没有官方的标准,所谓的标准也是大家心里的认可度。在现实中,虽然我们看不到门协对裁判值裁的考评,但平时在看比赛时门球人经常会就裁判的表现发表议论:“这个裁判行,精神,有能力”或者“这个裁判不行,优柔寡断,不懂行”,这就是认可度。每个裁判的每一次值裁经历,对自己是一次历练,同时也是一次展示,对自己能力和风采的展示。
虽然没有标准,但成熟的标准在我看来也不外就是对场上局面的预判能力,预判能力强,说明规则学的透,对门球了解的深。预判能力强的成熟裁判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就是对容易发生犯规的动作和局面的预判能力,第二就是在预判基础上的加快比赛节奏能力。对容易发生犯规的动作和场面有预判,出现犯规时就能够做出及时、正确和果断的应对,而加快比赛节奏则不仅能增加有效比赛时间,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场上所有人员精神气更加集中,从而使比赛变得更加精彩、好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