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9 16: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无我茶会" (研究生 卢露)
“无我茶会”这一新颖的茶会形式是由台湾陆羽茶艺中心总经理蔡荣章先生1990年在台湾首创,尔后风靡整个大陆,以至东南亚等各国茶界。
无我茶会的“无我”,应该解释为“知道`无'的我”。其特点①他是和平的、共享的。如座位以抽签决定,且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自己也要奉上自己的一杯。②他是讲求生态平衡的,尊重自然规律的。如鼓励席地而坐,不排斥嘈杂的环境,且不设指挥与司仪,依事先约定与默契行事。③他是谦虚、包容、律己的。将自己空出来(无我),这是谦虚,无好恶之心,这是包容,将茶泡好,求精进之心,这是律己。④他是崇尚简约的。简约让人清心,让人优裕,让人专心,茶具简约,茶事活动简约。⑤他强调“无”的积极性,“有”了之后忘掉,再从“无”中“有”,有、无循环,具有生生不息的积极意义。
“无我茶会”的基本形式和精神
1、“无我茶会”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无我茶会的基本形式是:参加者各自提带自己的茶具,在会场围成一个圆圈,茶会开始后,人人冲泡自己带来的茶叶,如果规定泡四杯,则三杯奉给左边的三位茶友,第四杯留给自己,待四杯茶到齐后开始品饮,直到冲泡完事先约定的泡数后,将自己的杯子收回,收拾好茶具,结束茶会。这是一种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品茶的茶会形式。与以往总有特定的人进行“茶艺表演”的方式截然不同,每位参与者皆须进行泡茶事宜,亦即要求每位参与者必须具备基本的泡茶知识与技巧。这是一种在泡茶习性已达到一定普及程度时,所规化出的茶会形式。
第二种无我茶会的基本形式是:参加者各自提带自己的茶具,在会场围成一个圆圈,茶会开始后,人人冲泡自己带来的茶叶,规定泡三杯,一杯奉给左边的茶友,一杯奉给右边的茶友,一杯留给自己。其余同前一种无我茶会的基本形式。采用这一种形式可避免人人都要起身奉茶,而造成感觉场面乱的情形,更好地体现茶的“静”和“寂”的意境。
2、无我茶会所倡导的精神为:①无尊卑之分。因为茶会不设贵宾席,每位参与者泡茶位置是临时抽签决定的,自己坐在中心地带还是在边缘地带,在干燥平坦地带还是潮湿低洼处不能挑选;自己将奉茶给谁喝、将接受谁的奉茶事先并不知道。因此,不论职业、职务、性别、年龄、肤色、国籍,人人都有平等的机遇。②无报偿之心(第二种无我茶会的基本形式无此项)。因为在第一种无我茶会的基本形式下,参加茶会的每个人泡的茶都是奉给左边的三位茶友,而自己所品之茶却来自右边的三位茶侣,人人都为他人服务,而不求对方报偿,自己奉茶的对象与奉茶给自己的人,无法重复,从中可体会一种“无报偿之心”的境界。③无好恶之心。在喝到的几杯茶里,仅有一杯是自己泡的,另外几杯,是来自不同的人泡的,并亲自奉上,可能有人爱喝冻顶不喝普洱,有人爱喝高品质茶,邻座却泡你一杯低品质茶。每人品尝四杯不同的茶,由于茶类和沏泡技艺的差别,品味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位与会者都要学习以客观的心情来欣赏并包容他们,都要以客观的心情来欣赏每一杯茶,从中感受到别人的长处,不能只喝自己喜欢的茶,而厌恶别人的茶。④求精进之心。自己每泡一道茶,自己都要品一杯,每杯泡得如何,与他人泡的相比有何差别,要时时检讨,使自己的茶艺精深。在这样的场合要很有把握地泡好每道茶并不容易,且自己泡的茶是必须奉给别人喝的,须用心泡茶、奉茶,以对自己、对别人负责。⑤遵守公共约定。茶会进行期间并无司仪或指挥,为体现茶的“静”和“寂”的意境,又不得有任何言语交谈,因此,每位参与者须切实遵守事先安排的计划与程序行事,约束自己,配合他人,养成自觉遵守约定的美德⑥培养团体默契。在无声的领域里,有人动作慢,有人动作快,然而为了整体进度的一致,使整个茶会快慢节拍一致,人人都要自觉自律,时时自觉调整,无形中能培养出人与人间的“默契”,人人心灵相通,静静体会人我间的关系。这样即使几百人的茶会亦能保持会场宁静、安祥的气氛。
“无我茶会”的基本方法
1、“无我茶会”所需具备的茶具:一壶、一盅、三------四个茶杯、茶叶(以每冲泡三----四个杯茶所需的量分成小包或直接放在冲泡器中)、奉茶盘、茶巾、热水瓶、坐垫等、一切以简便为原则,尽量要小巧,便于携带。
2、到了无我茶会会场后,首先是报到抽签,依号码找到位置。号码为顺序排列,座位形式多用封闭式,即首尾相连成规则或不规则的环形或方形、长方形等等。数十人乃至数百人的大茶会往往是在露天举行,均无桌椅,故每人找到位置后,将自带的座垫盖在座位号码牌上,在座垫前铺放一块泡茶巾,上置冲泡器,泡茶巾前方是奉茶盘,内置三------四只茶杯,热水瓶放在泡茶巾左侧,提袋放在坐垫左侧 。
当茶具等安放完毕,根据公告中的时间安排,茶会的第一阶段是茶具观摩与联谊,这时,可在会场内走动,亦可互相拍照留念。 到了约定时间,各人开始泡茶,泡好后分茶于三或四个茶杯中,将留给自己饮用的一杯放在自己泡茶巾上的最右边,采用第二种无我茶会的基本形式时,将一杯分给左边的茶友,另一杯分给右边的茶友;采用第一种无我茶会的基本形式时,端奉茶盘奉茶给左侧的三位茶友,第一位奉茶人将杯子放在受茶人的最左边,第二位奉茶人将杯子放在受茶人的左边第二位,第三位奉茶人将杯子放在受茶人的左边第三位。如果您要奉茶的人也去奉茶去了,只要将茶放在他座位的泡茶巾上就好了;如您在座位上,有人来奉茶,应行礼接受。待四杯茶奉齐,就可以自行品饮,喝完后,即开始冲第二道,第二道奉茶时拿奉茶盘托了冲泡器具或茶盅依次给左侧的三位茶侣斟茶,继之品饮后冲泡第三道,奉茶同第二道,进行同第二道。进行完约定的冲泡数后,方可端奉茶盘去收回自己的杯子,将茶具收拾停当,清理好自己座位的场地(所有的废物全由自己收拾干净并倒入垃圾箱中),与大家道别散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