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米和长期吃面的人,谁的心血管更健康?结果出乎意料
在饮食选择上,米和面作为两大主食,常常成为人们纠结的对象。究竟长期吃米和长期吃面的人,谁的心血管更健康呢?其实,答案并非绝对,其中门道值得细细探究。从中医的角度看,米和面有着不同的性味归经。大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气,长肌肉”之效;小麦(面粉)性凉,味甘,归心、脾、肾经,能“养心气,除烦止渴”。脾胃虚寒的人长期吃凉性的面食,可能会加重症状,比如一吃凉的就拉肚子;而阴虚火旺的人,像经常口干舌燥、手脚心发热的,吃平性的大米反而更合适。 从现代营养学角度分析,升糖指数(GI)方面,精白米饭GI比普通面条略高,不过差别并不显著。但要是换成糙米或全麦面,GI就会低很多。再看膳食纤维,全麦面>糙米>精白米>精白面,膳食纤维含量越高,越有助于稳定血糖、降低胆固醇。
长期吃米和长期吃面,对心血管的影响各有特点。吃米的人,大米性平,适合大多数人,在南方湿热地区,还能帮助清热生津。然而,精白米升糖快,长期只吃白米饭,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进而间接影响心血管健康。 吃面的人,全麦面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降低胆固醇有益。但面食性凉,脾胃虚寒的人吃多了容易胀气、消化不良,影响营养吸收,这也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实际上,真正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并非单纯是“米”或“面”,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是否吃全谷物至关重要,糙米、全麦等全谷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心血管有益;是否控制油盐糖摄入也不容忽视,少油少盐的面条比高糖高油的炒饭更健康;饮食搭配是否均衡同样关键,光吃主食可不行,蔬菜、优质蛋白都得跟上。 对于吃米的人,可以将精白米换成糙米、小米、红豆一起煮粥,这样既能补血养心,又能稳定血糖。吃面的人,不妨选择全麦面、荞麦面,搭配清汤卤,避免放太多辣油。在日常饮食中,早上可以喝燕麦粥,有助于降胆固醇;中午吃杂粮饭或全麦面,搭配清蒸鱼,起到护心作用;晚上喝小米南瓜粥,安神助眠。 有糖尿病或高血脂的人,无论是米饭还是面条都要控制食用量,一碗饭配两碗菜,比单纯扒拉米饭要健康得多。 米和面本身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和搭配。
只有科学饮食,才能让我们的心血管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