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中国门球网 返回首页

花甲子的个人空间 http://www.menqiu.com/?13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处暑,暑热渐消,秋意初显​

热度 1已有 38 次阅读2025-8-23 04:19

处暑,暑热渐消,秋意初显

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宛如一位温柔的使者,悄然宣告着季节的更迭。“处暑” 一词,最早现身于《国语》,在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被正式纳入二十四节气体系 。当太阳运行至黄经 150°,通常在公历 8 月 22 - 24 日,处暑便翩然而至。​

从含义来看,“处” 意即终止,处暑意味着炎炎夏日的暑热正式落幕,我们开始步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 。处暑被古人细致地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此时秋气肃杀,老鹰感知到这股气息,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且在享用前会将猎物陈列,仿若祭祀;二候天地始肃,随着气温下降,天地间万物逐渐凋零,一片肃杀之气弥漫开来,枫叶悄然变红便是这一阶段的典型表现;三候禾乃登,黍、稷、稻、粱等各类农作物在此时相继成熟,广袤田野里,金黄的稻穗、饱满的高粱,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希望,呈现出 “五谷丰登” 的喜人景象 。​

在气候方面,处暑后,我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变化。北方地区和西南高海拔地区,气温如同缓缓下落的阶梯,逐步降低,人们能明显感受到丝丝凉意,东汉《四民月令》中 “处暑中,向秋节,浣故制新”,就生动体现了此时人们开始为换季准备衣物 。而南方地区,由于副热带高压南移,“秋老虎” 仍会肆虐一段时间,江南一带流传的 “处暑十八盆” 俗谚,形象地表明处暑后人们每日还需洗澡消暑,在两广地区,“秋老虎” 持续时间更为漫长 。此外,中国大部分地区 9 月起进入少雨期,华西地区却是个例外,秋雨偏多,这一独特天气现象为当地增添了别样的朦胧诗意 。​

处暑时节,农事活动繁忙且关键 。正如三候中 “禾乃登” 所述,水稻成熟,南方大部分地区迎来收割中稻的农忙高潮 。同时,其他夏秋作物也即将步入成熟期,“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人们忙碌于收获,期盼着粮食满仓 。水稻收割后需及时晒干,晴好天气至关重要,而部分地区处暑前后也是采摘头茬棉花的好时机,“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棉花洁白的身影点缀在田间 。处暑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降水减少,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需抓紧蓄水、保墒,以免影响冬作物播种;华南地区雨量分布则处于转换前期,此时中部雨量常达一年次高点,为保障冬春农田用水,蓄水工作刻不容缓 。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南方大部分地区中稻收割正忙,连作晚稻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需精心灌好 “养胎水”,施好 “保花肥”,并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稻飞虱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

处暑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 。饮食上,许多地方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因 “鸭” 与 “压” 谐音,寓意压住处暑的火气,吃法众多,白切鸭、柠檬鸭、烤鸭等各具风味,北京人处暑会买处暑百合鸭 。在鲁西北汶上县,处暑是 “送羊节”,母亲会给孩子蒸面羊,象征孩子成长 。老福州人则在处暑吃龙眼配稀饭,以补充夏天消耗的热量,还有吃白丸子的习俗 。煎药茶也颇为盛行,唐代以来,处暑时家家户户去药店配制药方,煎茶备饮,有清热、去火、消食等功效,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区街头还有卖酸梅汤的茶摊,“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 的谚语流传至今 。此外,处暑前后,民间庆赞中元,俗称 “作七月半” 或 “中元节” 。放河灯是重要习俗,河灯又称 “荷花灯”,在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边,人们将其放入水中,任其漂泛,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悼念与对亲朋的祝福 。云南傣族在处暑节气前后会泼水嬉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日本在大暑到处暑期间也有泼水降温习俗 。沿海渔民迎来渔业收获时节,浙江省沿海每年处暑举行盛大开渔节,举行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出海 。农家还会在处暑当天拜谢土地爷,感恩土地赐予丰收,方式多样,有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在田中央插旗幡等 。​  

处暑时节,养生也有讲究 。《黄帝内经》认为,此时阳消阴长,中医指出,处暑兼 “暑” 和 “燥” 两种外邪 。因此,作息上宜早睡早起,早睡收敛阴气,早起舒展阳气,穿衣可适当 “秋冻”,散去体内蕴结的湿热之气 。饮食讲究淡补,不宜过早 “贴秋膘”,因暑气未消,脾胃较弱,过食辛辣、油腻易积食,且处暑有 “燥” 的特点,饮食应 “少辛多酸”,多食用清热化湿、健脾化湿、润肺滋阴的食物,如梨、葡萄、百合、菠菜、莲藕、银耳、鸭子、鸭蛋、粳米、薏米、红小豆、西洋参等 。同时,要注意滋阴润燥,避免过度出汗伤阴,可适当进行如慢跑等运动,微微发汗缓解秋燥,保证 “子午觉” 的睡眠时间,有效缓解秋乏,以合理的饮食和作息,平稳度过处暑节气 。

苏幕遮秋意

蓼花红,芦絮白。霜染枫林,林上寒鸦择。衰柳残荷添寂默。秋水悠悠,流尽繁华魄。

晚风凉,秋月恻。愁绕心头,愁比秋云积。望断征鸿音信隔。满目秋光,总是离人忆。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海兰 2025-8-23 05:42
为老师处暑,暑热渐消,秋意初显好文章点赞!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23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