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球碰撞后的方向与速度 在门球活动中,两个球相撞是最普遍的事,一般情况下,是运动球对静止球的碰撞。那么两球相撞后它们的行进方向和速度又怎样呢? 首先,门球运动中的两个球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其次,在理想状况下,完全弹性碰撞的物理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我们假设球A对静止球B的撞击,撞击点(切点)为C。 1、正碰(对心碰撞)。撞击前球A运动方向与两球A、B连心线重合,撞击后球A停止,球B按球A的速度沿连心线向前运动。实战中,球A会向前行进一小段,行进的路程长短与撞击前球A运动的速度、挥杆形态有关。一般情况下,撞击前球A的速度比较大或挥杆使槌头向上成弧形状时,撞击后球A的行进路程会长一点,否则会短一点。 2、斜碰(非对心碰撞)。除正碰外的所有碰撞,是最为常见的撞击现象。碰撞后球A沿过点C的两球公切线方向行进,球B沿过点C的法线方向行进,两球行进方向成90度角,两球行进速度和等于球A撞击前的速度。实战中,由于摩擦系数的作用,两球的行进方向会有所改变,所成角小于90度,摩擦系数越大,所成角越小,大量的实践和实测表明这个角度在65度到85度之间。速度也随摩擦系数的变化而变化。 3、碰撞的范围。当用力方向与两球碰撞时连心线垂直时两球的切点分别为E、F,球A撞在球B的劣弧EF时有效。若球的直径为10cm,撞击前两球的球心连线长为a,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可知,用力方向偏离撞击前两球连心线角度为-arcsin(10/a)到arcsin(10/a)(逆时针为正角,顺时针为负角)。如撞击前两球的距离(连心线长)为20cm时,用力方向在-30度到30度之间可以碰撞到球B。 “远打近擦”说的是两球距离比较远的时候,重在“打”,只要能击中目标就是胜利。当两球比较近的时候(相距1米以内),应该讲究策略,合理运用“擦”的战术。 厚擦,当撞击点落在点C附近时。球A撞击后运动方向偏离原运动方向较大。 薄擦,当撞击点落到E或F附近时。球A撞击后运动方向偏离原运动方向较小或接近原运动方向。 实战时,要明确“擦”到哪里去,就是说要明确下一步要做什么,在教练的指导下,根据实际需要去选择撞击点和速度,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诚然,为提高击球准确率,为争取胜利,无论正碰斜碰还是后擦薄擦,站位、握杆、瞄准、挥杆、击球等五要素必须牢牢把握,切勿轻举妄动。
搜索 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