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4-3-9 18:15 编辑
充分发挥民间门球运动的积极作用。
我历来主张我国的门球运动,必须要把政府的主导作用、门球协会的主渠道作用和社会的广泛参与相结合,坚持“公办”和“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公办”、“民办”互助、互补:民间的群众性的门球活动需要政府和门球协会支持,但反过来,日益兴起的民间门球活动又使整个门球运动更加活跃和兴旺。
相比之下,民间的门球活动,更便捷,更灵活,更活跃,敢创新,促发展。北京共创和谐国际门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首家注册的门球专业公司,它成立的遍及全国的“门球世界俱乐部”现在是越来越“火”,备受门球人关注的“球王争霸赛”,已经成为全国最火爆的品牌赛事之一,尤其是去年的“卢氏大赛”,总队数几百个,就规模而言恐怕是空前的,三人制的团体赛也已成为品牌赛事,前不久又搞出了一个“步步登高”擂台赛,已经引起全国门球人的热议和关注;海南“候鸟门球俱乐部”已经和旅游、房产开发融在一起,也是越办越好;中国门球网,作为一个媒体,近几年也办了不少备受门球人喜欢的赛事;有些企业、基层单位还办了很多近距离、小规模、不花钱或少花钱的赛事,如此等等,它,即民间的门球活动,已经成了我国门球运动中最兴盛最有活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此,我衷心的希望社体中心和中国门协,要重视、支持、扶助这些“民间”的门球活动,多开绿灯,并注意总结这些活动的经验,看看有没有可吸取之处。
补充:
民间的门球活动为什么如此的活跃、兴盛?不是没有原因的。
1、门槛低,没有那么多的限制,特别是年龄问题放得开,它敢于正视门球这一运动老中青少皆宜尤其适于老年人的这一特殊性,勇于担当,敢于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
2、费用低,没有承办费,报名费不是承办者全拿走,而主要是用于赛事本身,食宿不强求统一,既方便又省钱;
3、条条框框少,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打法多变,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不像有的赛事,全是一刀切:五人制,就是11规则的附责也不敢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