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4-2-4 11:19 编辑
管理体制不顺也是制约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全国管理门球的是社体中心和体育总局授权的门球协会,而下面省市区、地县市绝大多数是涉老部门管,体育部门是不过问的,这样一种别着腿的管理体制是没有办法管好的。如果说当时的这一选择是适宜的,那么随着门球运动的发展早该进行调整了。
应该承认,由涉老部门管门球有好的一面。到目前为止,参加门球活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管起来顺手,而且可以从老干局或老体协掌握的老年活动费中,拿到一部分开展门球活动,这对门球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不可克服的弊端,最重要的就是不利于门球向着其他群体拓展,现在门球下滑是和这一点有关的。
户外体育运动绝大多数不适于老年人,足球不行,排球不行,篮球不行,即使乒乓球、羽毛球长年累月的整天打也不行,只有门球是可以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才说门球是最适于老年人的运动。但决不能因此就认定门球是老年体育,不适于其他任何人。事实上门球是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的男女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很显然,只是老年部门抓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会得到全面发展,中青少起不来,老年门球也不会有很强的生命力,衰退下滑是必然的。
我曾多次提出这一问题,希望能引起领导层面的重视,实现体育、老干、工会、教育多部门的齐抓共管,只有这样它才能形成持续持久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老年门球带起了中青少的发展,而中青少的发展使得老年门球活动的后备人员源源不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