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4-2-4 12:59 编辑
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开展不起来是制约门球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门球运动的现状是一头大,一头小,中间基本是断层。
一头大是中老年门球,在几百万的门球人口中这一部分人占了绝大多数,而且他们是长年累月的整天泡在门球场上,成了一支庞大的非职业性的专业门球队伍;一头小是少儿门球,它才刚刚起步,发展还不平衡,规模尚小,遇到的困难也很多;中间是指广大的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这一活动基本没有开展,虽然也有人参加,但数量极少,而且其中不少属老干工作人员,是利用工作之便融入这一活动中的。
在这三大块中,中间这一块(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它,老年门球后继无人,少儿门球也会感到前途堪忧;相反,如果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开展起来了,老年门球的后备人员就会源源不断,而少儿门球也会因为看到了门球的发展前景而坚定了信心。由此可见,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必须开展起来,否则,要使中国的门球运动出现一个广泛持久大发展的势头是不可能的。
对于门球停滞下滑早在几年前就有不少人预见到了,而且分析的很精辟。正如前面我也说过的,门球传入中国正值我国干部退休制度实施,一大批老领导退下来以后喜好上了门球,凭着他们的影响力和权利的余威,造就了几十年的门球辉煌。现在这些人有的不在了,有的已到暮年,新退下来的人员中虽然也有不少领导,由于门球难看懂,不易学精,总觉得自己赶不上趟了,再加上前面讲的门球场上的不良风气,都不再愿意步入门球场这个大门了,因此,老年门球运动就出现了严重下滑的趋势,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几十年的门球运动,在抓好老年门球活动的同时,没有及时认真地抓向其他群体拓展的工作,尤其是没有开展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如果这个工作抓好了,总有一些在人员不断地融地入到门球运动中来,老年门球就不会出现后继无人的问题,也不会出现新退休人员绝大多数不愿打门球的现象。可以肯定地说,那些利用业余时间打门球的人,只要一退休,不用动员,他会自动跑到门球场来,就是赶也赶不走,这样一来,门球还会下滑,还会不发展吗?门球相对其它户外体育运动而言是最适于老年人的运动,同时又是老少皆宜,因此不能只是就老抓老,要注重向其他群体扩展,形成以老带新,新的反过来又促进老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这样门球运动才能长盛不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