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查看: 10149|回复: 76

制约门球发展的原因(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 17: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4-2-4 12:59 编辑

       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开展不起来是制约门球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门球运动的现状是一头大,一头小,中间基本是断层。
      
一头大是中老年门球,在几百万的门球人口中这一部分人占了绝大多数,而且他们是长年累月的整天泡在门球场上,成了一支庞大的非职业性的专业门球队伍;一头小是少儿门球,它才刚刚起步,发展还不平衡,规模尚小,遇到的困难也很多;中间是指广大的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这一活动基本没有开展,虽然也有人参加,但数量极少,而且其中不少属老干工作人员,是利用工作之便融入这一活动中的。
      在这三大块中,中间这一块(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没有它,老年门球后继无人,少儿门球也会感到前途堪忧;相反,如果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开展起来了,老年门球的后备人员就会源源不断,而少儿门球也会因为看到了门球的发展前景而坚定了信心。由此可见,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必须开展起来,否则,要使中国的门球运动出现一个广泛持久大发展的势头是不可能的。
      对于门球停滞下滑早在几年前就有不少人预见到了,而且分析的很精辟。正如前面我也说过的,门球传入中国正值我国干部退休制度实施,一大批老领导退下来以后喜好上了门球,凭着他们的影响力和权利的余威,造就了几十年的门球辉煌。现在这些人有的不在了,有的已到暮年,新退下来的人员中虽然也有不少领导,由于门球难看懂,不易学精,总觉得自己赶不上趟了,再加上前面讲的门球场上的不良风气,都不再愿意步入门球场这个大门了,因此,老年门球运动就出现了严重下滑的趋势,
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几十年的门球运动,在抓好老年门球活动的同时,没有及时认真地抓向其他群体拓展的工作,尤其是没有开展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如果这个工作抓好了,总有一些在人员不断地融地入到门球运动中来,老年门球就不会出现后继无人的问题,也不会出现新退休人员绝大多数不愿打门球的现象。可以肯定地说,那些利用业余时间打门球的人,只要一退休,不用动员,他会自动跑到门球场来,就是赶也赶不走,这样一来,门球还会下滑,还会不发展吗?门球相对其它户外体育运动而言是最适于老年人的运动,同时又是老少皆宜,因此不能只是就老抓老,要注重向其他群体扩展,形成以老带新,新的反过来又促进老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这样门球运动才能长盛不衰。

发表于 2014-1-13 18: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有道理,我也补充一下,根据现实社会在职人员工作压力大必经是经济社会,在家庭中也有压力上有老下有小没办法去打门球等退休了好好享受生活。少年儿童现在学校和父母对他们希望成才,所以学习压力大。学好学课对老师对父母一个交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9: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舒心 于 2014-1-13 19:03 编辑

现在不是什么“包围不包围”的年代,都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关键在于或农村或城市,只要主管领导(或有权威的人)是否重视,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推动的力量,哪里的领导活跃此地的门球活动搞的很好,这是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9: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地方的领导爱打门球就会带动许多上班族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9: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班族参与不了的,打门球的是越来越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9: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门球人才断层的问题普遍存在,老师的分析也很有道理。不过,大家皇封和舒心两位老师说的就是现实,所以,短时间难以改变现状。好在不少地区少年门球开始起步了,改变现实现状还是有希望的,耐心等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9: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任我行 于 2014-1-13 19:36 编辑

门球传入中国正值我国干部退休制度实施,一大批老领导退下来以后喜好上了门球,凭着他们的影响力和权利的余威,造就了几十年的门球辉煌。”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权利的余威,把持着门球场大门,不准年轻人进,或是尽量限制年轻人成长。我是一个门球爱好者,进场4年多了,老同志仍然还在限制我们,不要我们参与大型的比赛,人家打门球讲战术,动脑筋是怎样赢球,他们讲战术,动脑筋却是怎样防你球打得比他好,他没面子,防你在比赛时占了他的名额,他拿不到纪念品!所以打球几年,像我这样的有好几个,都只有在小区球场上敲几棒,过过干瘾,有的人打来打去就没兴趣了,我呢一来是身体患有颈椎疾病,需要锻炼,二来是过去喜欢下象棋,接触门球后觉得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才能坚持下来。另外,我今年8月份就要退休了,他们也限制不了我多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9: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对极了,我们企业的现状也是如此,企业关心了,门球活动就能积极开展,赛事频频,热火朝天。
企业把门球等活动交给社会,交给社区,门球活动就大打折扣,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人员老化,后继乏人,场地设施的维护也须资金,但很难到位落实,因此十年前的景象就不复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9: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分析得很对。辛苦了。
               叧外补充一点:基层领导不重视、不支持也是制约门 球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
哪里的领导活跃、支持、重视门球,此地的门球活动搞的就很好!(开县、焦作门球就是很好例子)。
      顺祝老师及其家人:
   


                                                014.png

                                              10_副本_副本.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9: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
         有人说门球就是老年运动,青年人不喜欢。这个问题前面我已经说过,门球适于老年人这是他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优点,是足、蓝、排等其他球类运动不可能有的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适合于青年人。2012年我和红柳在我们党校搞了次试点,以工会的名义发动在人员业余打门球,结果一下就成立了四的队,20余人,其中有教授、讲师、处级干部和一般职员,经过一个半月的业余训练,搞了一次比赛就停止了。为什么?理由就是门球是老年人的事,工会不该管。尽管这样这批人绝大多数对门球发生了性趣,部分人已经迷上了门球,去年九月五家渠全市比赛,他们还组织了七人参赛,并且打了个第四名。我们的网友“天山”就是五家渠人,他是几年前由红柳引进门的,尚未退休,一入门他就着了迷,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练球,正因为这样,12年在东营争霸赛上他打进了前16名,16进8被吕小荣淘汰,像这样的人五家渠还有七八个。要知道这只是自发的行动,如果有上面的发动就多了。试想,这样的人退休了还要你动员他打门球吗?如果这样的人多了门球能不发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20: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位老师分析的很有道理,30余年时间门球发展缓慢,而且下滑趋势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上层领导的原因,有地方领导的原因,有球员自身的原因,有门球运动自身的原因,也有基层门协组织的原因,不要“权”为我所用,经费为我所用。要处心竭滤为门球事业着想,要屏弃“控制”或我说了算的思想,发挥、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以不断促进门球事业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0: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续
       有人说可能会出现争球场的问题,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问题不大,退休的和在职的在时间上打不到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23: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的普及,应着重面向退休的老年人,这是由门球运动的特点所决定的。解决门球普及的瓶颈,还在场地和教练。当今,把门球归属老体协管理,条件还是更为有利些。各地要在城镇多建些门球场,并逐渐向农村发展。同时把培训门球教练,训练骨干队员作为工作重点。相信门球的普及会有新的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06: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分析得很对。辛苦了。
               叧外补充一点:基层领导不重视、不支持也是制约门 球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
基层领导是否重视,这是关键所在。投资几十个亿,搞面子工程,见不到效益的事件,比比皆是。几万元搞个门球场,没有钱也是领导的借口。还是在于国家管理的制度有问题。只能寄希望于国家管理制度的改革,寄希望于出现清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0: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皇封 发表于 2014-1-13 18:29
分析得有道理,我也补充一下,根据现实社会在职人员工作压力大必经是经济社会,在家庭中也有压力上有老下有 ...

      是有这个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1 20: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