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怎样做好门协工作的(三)
五、抓宣传 树形象
有一件事启发了我:我想让更多的人参加门球活动,发挥这个活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让参加门球活动的好处家喻户晓,并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必须抓宣传、树形象。
那是2005年,我去人大请名誉主席参加门球竞赛开幕式,正碰上两位主任送当时的市委书记佟志武下楼,他们问我退休做啥呢?我告诉他组织老干部打门球呢,佟志武好奇的问,门球啥样,咋打呀?我向他介绍了情况,那年七一他就去球场视察,那张照片报给了总会,由此引发了我利用媒体宣传门球活动的想法,让更多的领导都来关心门球活动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参加到门球活动中来,享受阳光体育。远离邪教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于是我老伴买了一台小DV机和数码相机帮我录制了门球活动,我写稿往电视台报送。后来我请电视台在门球场录制了“百人门球一家亲”节目,又组织五对夫妇到演播厅现场说门球,宣传门球益智、健身、节俭、安全的特点,引导大家参加门球活动。每次大型赛事的主要进程,都在锦州广播电台播放,把门球活动搬上了电视。
使锦州门球活动在电视上有影、在电台里有声、在报纸上有字,国家级刊物《门球之苑》也时有我们报道的锦州门球信息。为了把门球活动及时报出去,我老伴购买了电脑,学习用电子邮件报道我们录制的门球场面。2007年六月锦州门球协会组织庆祝二十周年庆典的报道,当晚登录中国门球冠军网站,《门球之苑》也刊登了我们庆典主席台那个庆典场面的照片,外地门协也来电同贺20周年。
我是承前启后的门协带头人,为记载锦州门球运动1987—2007的发展历程,我邀请了历届门协领导开座谈会,并召开了锦州门球运动同龄人的座谈会,回忆锦州门球发展史,撰写了《锦州门球运动志》,留于门球后人借鉴。同时也是宣传锦州门球运动的名片。这项工作得到了总会的大力支持,局长亲自为<门球志>撰写前言,副秘书长李荣祥亲自审稿定稿.经多方筹集资金和会员队的大力支持,终于付梓成书,从此门球运动就有了自己的发展史。
我不仅注重宣传自己协会的活动,还录制了一些与门球活动联谊的其他协会的健身活动,这里难忘的是金老师对我的帮助,使我录制了好多难忘的场面,在锦州电视台体育新闻栏目播出后,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参加体育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了。锦州电视台《新闻聚焦》栏目在播放我录制采访场面时,赞扬说:“不知魏伟是第几个晨曦或黄昏在捕捉体育新闻,她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着她奔跑在体育新闻第一线,没有报酬无私奉献。”我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热爱体育,获得健康,为的是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执着于体育报道工作。2007年我们夫妻俩被中国门球冠军网站聘为特约通讯员,颁发记者证。全国各级赛事都可以参与采访报道。
体育是大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着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体育健身将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门球是一个体育休闲项目,他的参与性强于观赏性,健身性强于竞技性,竞赛是主要形式,但竞赛成绩不是主要追求。健身健脑、怡神强心才是它的主要魅力所在。门球是一项“慢运动”、“轻体育项目”,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群中开展,门球具有简便性和大众性,易于普及推广,门球是社会性较强的项目,这些特点决定了门球可以为全民健身做出大的贡献。为此,我要尽心竭力宣传门球,组织好门球活动,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和即将下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在全民健身运动的春天,借势而为,做大做强门球运动,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为中华民族富民强国伟大战略的实现做出我们门球人的贡献。
谈谈我对老年人生的感悟:
人,都不愿意老,但又不得不老,问题在于如何看待和对待老年人生,我在步入老年生活的经历中,深深地感悟到老年人生有着丰富的内涵;老年,是人一生开拓,拼搏,奋斗的总结;老年,是人一生知识、智慧最多积累与最高升华的阶段;老年,是人一生给予曾经关心过爱过他的人们最后的回报、感谢和纪念。从中我深深体会“老有所为”必立志,“为”我所长,“为”人所需,“为”中有乐。为做好事有时会得罪些人,但对大多数人有利就是有意义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从有所求达到无所求,为营造门球乐园,创造和谐社会,做这样出力不讨好的、无报酬的门协主席工作我觉得值!最后我要说的一句话:深深感谢给予我工作大力支持的体育局、体育总会、老年体协的各位领导们!兄弟协会的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