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5999|回复: 25

评侧闪与直闪之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30 21: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雾灵山豹 于 2013-10-30 21:32 编辑

明显的界限点是球切点瞄准的的优势,球中心(顶点)瞄准无法与其抗衡,是不争的事实。回过头来再比较直闪瞄准与侧闪瞄准。我们在之七中有直闪几乎百分之百采用球中心(顶点)瞄准法,侧闪有一部分人采用球切点瞄准法,侧闪大部分人也采用球中心(顶点)瞄准法。为什么球切点瞄准法的使用人数这么少?!
  这是因为:
  1 直闪的姿势不适合采用球切点瞄准法。
  直闪的脚踝踩本球,已经用尽了下肢的柔韧性,再也没有柔韧的余地去侧身观察三个球切点。所以,球切点瞄准法再好,直闪的球友也没有人采用。
  2 侧闪的脚踝踩本球,还剩下很大的下肢柔韧性,有充分的余地去侧身观察三个球切点。但是,侧闪的球友中,许多人没有认识到球切点的优越性,只是感觉怎么方便怎么瞄。其中侧闪里面极少数人认识到球切点的优越性,才采用球切点瞄准法。
这就是至今球切点瞄准法用人范围极少的原因。
球切点瞄准法对下肢的柔韧性要求是很高的,一般的人还真难做到。
踩球的脚,盖住了本球和它球的绝大部分球体,你不猫腰到眼睛几乎贴地,你是观察不到三个球切点的。下图,我把相机摆放到地面拍下的相片:
    %E4%BE%A7%E9%97%AA%E4%BD%8E%E8%A7%92%E5%BA%A6%E8%A7%82%E5%AF%9F1.JP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这张相片充分说明,你的眼睛视线,不能被鞋挡住,否则,你是观察不到三个球切点的。这种观察三个球切点的姿势,我体会只有侧闪有余力做到,直闪好像不易做到。
于是,大家到这时,才明白我要论述的推论:
1 球中心(顶点)瞄准准确率低于球切点瞄准一个数量级;
2 直闪只能采用球中心(顶点)瞄准;
3 侧闪能够采用球切点瞄准;
结论:侧闪瞄准采用球切点瞄准后,能比直闪瞄准准确率高一个数量级!
未完,待续。

点评

直闪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有些人很难做到,因此必须因人而异。  发表于 2013-11-1 07:50
直闪也能采用球切点瞄准;多数人采用球中心(顶点)瞄准比较直观方便。  发表于 2013-10-31 07:57
调整好重心就能解决您说的,柔韧性的问题了。  发表于 2013-10-30 23:16

评分

参与人数 1票数 +2 收起 理由
云顶刀客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0-31 05: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教益。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06: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皋_郑铭 发表于 2013-10-31 05:50
很有教益。

{:soso_e100:}{:soso_e181:}{:soso_e183:}

点评

恕我直言:您的有关纵闪的论点不太准确。纵向闪带的瞄准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就有“切线”(自球、他球、靶球的公切线)瞄准方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31 07:26
发表于 2013-10-31 07: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雾灵山豹 发表于 2013-10-31 06:11

恕我直言:您的有关纵闪的论点不太准确。纵向闪带的瞄准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就有“切线”(自球、他球、靶球的公切线)瞄准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07: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吗?您说的对。我没有看到的,不见得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07: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是否介绍几位给我交个朋友?
发表于 2013-10-31 10: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3-10-31 19: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3-10-31 23: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继续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6: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川妹子 发表于 2013-10-31 23:28
谢谢老师,继续学习

{:soso_e100:}{:soso_e181:}{:soso_e183:}
发表于 2013-11-1 06: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还看今朝 于 2013-11-1 06:48 编辑
雾灵山豹 发表于 2013-10-31 07:44
您是否介绍几位给我交个朋友?

    我是用的公切线瞄准直闪方法。自我感觉效果不错。 我在今年6月30号发过一贴《闪击注意事项》。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7: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看到,我真是才疏学浅!向您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1-1 07: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1mm、0.1mm、一个数量级——   一组吓人的数据

         楼主在评侧闪与直闪之七中,以靠尺为工具,对闪击时的切点瞄准法和球心瞄准法进行了对比,并得出以下的结论:根据我的实践体会,它球摆偏误差:球中心(顶点)法最好能做到1mm,球切点法最好能做到0.1mm.二者相差一个数量级! 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门球人对球心瞄准和切点瞄准作出如此极端的评价!
    首先,我们并不否认切点瞄准法优于球心瞄准法,因为切点是实点,球心是虚点,大多数门球人对这两种瞄准方法并不陌生,在过门或打擦边球时,对虚点瞄准和实点(实线)的瞄准都有切身的体会和认识。
           现在的问题是,仅用靠尺在球边和球心比划一下,就得出它球摆偏误差:球中心(顶点)法最好能做到1mm,球切点法最好能做到0.1mm.二者相差一个数量级的结论是否太过随意而不够严谨;而且我认为楼主在这里好像犯了一个逻辑思维的错误。以靠尺为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地将三个球的切点贴靠在一条直线上,但这和闪击时踩自球、放他球、瞄准目标球的过程毫无关联,它不能代替实际的踩、放、瞄,由靠尺得出的1mm、0.1mm的数据也不能代表球心瞄准和切点瞄准的实际偏差。正确的作法应该是:用球心瞄准法和切点瞄准法分别完成踩、放、瞄,然后再以靠尺为工具,实际测量两种瞄准方法的偏差,由此才能得出可靠的、让人信服的数据。不过据说,靠尺一般为2米或3米,对于长距离闪击瞄准偏差的测量,靠尺也无能为力。
          另外附带说一句,无论是何种材质的靠尺,如果不经过精密的直线特征校正,其本身的偏差也不小。
          侧闪和直闪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因人而异、难分仲伯,目前也没有令人信服的数据证明二者瞄准的偏差有一个数量级之差。去年10月在霸州的门球大赛中,广东中山的一批小将都采用直闪,其瞄准方法应该是球心瞄准吧,但他们几乎是弹无虚发,让人惊叹感慨不已。

点评

支持门球后卫老师的观点。  发表于 2013-11-1 16:08
发表于 2013-11-1 1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老师,切点瞄准法是不是以前讲的“三边一线”呀?
发表于 2013-11-1 12: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来是横闪,有朋友建议学直闪,学了一段时间,效果还可以,本地有一说法是,杀猪是可以杀屁股的,也就是说要因人而异,适合自巳的方式,就是最好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