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鸣儿 于 2013-9-27 20:47 编辑
我们门球人天天都在与“球”打交道,比赛中打的是“球”,训练中,打的也是“球”。可什么样的“球”才是符合标准的呢? 我翻看了规则,在第二条器材中这样规定:比赛用球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圆形球体,球体直径为7.5厘米(±0.7毫米)、重230克(±10克)。球分红、白两色,各5个。红底白字球为奇数球,号码为1、3、5、7、9;白底红字球为偶数球,号码为2、4、6、8、10。号码字尺寸为5×5厘米,标示在球面对称的两侧。 那么,一个球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这些规定够了吗?如果一个厂制作门球的材料用合成树脂,制作的球没有变形,大小和重量均符合规定,字的颜色和大小也符合要求,这样的门球是不是一定算合格?我们打门球的平时购买门球时总是要去买质量好一点的球,那么“质量好一点”的标准是什么? 前些天我碰到了这样的情况:我向某厂购买了几套普通门球,作为比赛备用球。买来放了近二个月才用,第一天用就有人说,2号球是破的,马上另一个人又说10号球也是破的。我赶紧把球收起来,用球槌一个个敲,发现10个球中有9个球都有内外脱开的声音。 我们打门球的人说这个球破了,不能用了,不是说球裂开了。我们所讲的破球是敲击门球某点时,球的内、外粘合不紧密,有脱开的声音。类似于泥水工铺地砖时,铺得好的地砖,敲打时听声音与整个地面连在一起,而铺得不好的几块地砖,敲打时听声音与地面脱开。如果是这样的门球,球的各点弹力不一致,打球时同样场地,同样力度击球,球跑的距离不一样。而且打这种球时手感也完全不一样,这将严重影响门球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因此这种球不能作为训练用球,更不能作为比赛用球,只能当废球丢掉。在今年省门球中冠赛的比赛场上,比赛用的是一副新球,我打9号球,发现这只9号球就有内外脱开的声音,我就对现场执裁的裁判员说,这是一只破球,要求调换,裁判员回答“是破的”,马上给我调换其他球。所以说球打到真的裂开了,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早在真的裂开之前,这个球就不能打了,已经丢弃了。 发现这套球有问题之后我又用了第二套球,结果第一天用,10个球中又有7个是破球。我把这情况向购买的厂家讲了,他们回复说:购买的球继续使用。打裂为止,把裂球邮回。同时立即发新的球,直到你满意,门球合格为止。 我真是哭笑不得,在球裂开之前,这个球早已不能用了。不用了的球还能再裂开来吗?在我们这儿,有四块门球场,门协提供练习用球,我隔一段时间就要把球检查一下,丢掉一批破球。这些丢掉的破球不是说裂开了,而是用球槌敲击时发现有较严重的内外脱开的声音。 厂方为什么会这样回答?我替他们设想了一下,从他们的角度讲他们认为: 我制作的球,完全按规则规定来做,材料、大小、重量、颜色和标的字及字的大小等都符合规则的规定。球没有裂开呀,怎么会不能打呢?球的内外有脱开的声音怎么了?你球槌击球难道球不会跑吗?既然会跑,球就可以用,怎么说是破球呢?你把球打裂了,再给你调换。至于球有较严重的内外脱开的声音,你就不要打了,那是你的事。 我查了其他资料,关于门球的质量标准我只看到规则中的这几条,其他的没有了,不知网友们有否看到,如果看到了,请能提供一下。 我纳闷了,我无话可讲了。他制作的球,规则中的要求都达到了,我说他制作的球不符合要求,依据呢?我确实拿不出依据,广大网友们,你能拿出依据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