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查看: 3568|回复: 17

古清官羞耻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1 11: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清官,虽清正廉明,严于律已,却常感政绩不丰,或觉负国愧民,于是写下了许多令人粛然起敬的“羞耻诗篇。今曰读来,这些诗篇仍不失为一面明镜,让人大得裨益。现躬录几篇供网有欣赏:
                                  白居易:真诚"反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抗州任刺史期间,从未收受贿赂或向当地索取名贵物品。他在离任还乡时,发现箱内放有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遂写作一首追悔己过的"反省诗":"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只因"取得两片石",白居易深感像贪污了金子似的,"清白"污伤,羞愧难当。这正反映了这位古代清官防微杜渐的崇高思想境界。

点评

这是体制不同哈,古代国家是皇家的,做贪官是在贪污皇帝的财物,是要灭九族的。只有当清官皇帝才喜欢。现在国家的财富是党的,党员领导都是党的好儿女,吃点用点拿点等于是拿家里的钱财哈,因此是可以的哈。  发表于 2013-8-11 13:39
发表于 2013-8-11 12: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博览群书,值得学习。
  谢谢您的报道。
_3468370240479691216.jpg
写的真好欣赏了.jpg

点评

欢迎光临!谢老师关注鼓励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1 14:39
发表于 2013-8-11 13: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凡做官之人,都想做好官,做大官,名垂青史。可到后来不少官员却身败名裂。其根本就是没有“严于律己,清正廉洁,”
   

点评

欢迎光临!谢老师关注鼓励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1 14:4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4: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草坪 发表于 2013-8-11 12:09
老师博览群书,值得学习。
  谢谢您的报道。

               欢迎光临!谢老师关注鼓励支持。
124454wv1wz9j77jrwk4rz.gif
062218akxnl18u4zkouz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4: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泉水 发表于 2013-8-11 13:06
但凡做官之人,都想做好官,做大官,名垂青史。可到后来不少官员却身败名裂。其根本就是没有“ ...

          欢迎光临!谢老师关注鼓励支持。
104508v1ja2xa9pzahzxor.jpg
062608wqtwml8p8wabqokp.jpg

点评

泉水老师早上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2 05:19
谢谢您的报道1  发表于 2013-8-11 21:32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4: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欢迎张老师光临。谢谢你的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5: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禄位"自惭"
       宋代学者苏轼先后在抗州、颖州等地任职。他勤政廉洁、关爱百姓、体恤民苦。他目睹农夫顶风冒雨辛勤劳作、念及他们交税后钱物所乘无几的悲苦生活、即赋诗抒情:“自惭禄位者,曾不事农作。饱食无所劳,何殊卫人鹤。”他还在另一首诗里内疚地说:永愧此邦人,其刺在肌肤。“苏轼见民苦,思己责,生”自惭“,痛心疾首,犹如”刺在肌肤“,其爱民,忧民,愧民之心,可贵可敬。
发表于 2013-8-11 1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贪官是贪得无厌。那有古代青官那样体恤民间疾苦。

点评

谢季姐老师光临关注参与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1 20:06
发表于 2013-8-11 16: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弓连长 于 2013-8-11 16:57 编辑

       贪者爱财今下宝,肃贪倡廉任重远。应将贪字改一下,而今厉政开杀戒。

点评

欢迎老师关注参与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1 20:0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2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弓连长 发表于 2013-8-11 16:47
贪者爱财今下宝,肃贪倡廉任重远。应将贪字改一下,而今厉政开杀戒。

               欢迎老师关注参与支持!
081202ihaqqqjxhrpxrvik.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20: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季姐 发表于 2013-8-11 16:34
现在的贪官是贪得无厌。那有古代青官那样体恤民间疾苦。

              谢季姐老师光临关注参与支持。
075145g5x5o3owhwibjooo.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05: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人生w 发表于 2013-8-11 14:40
欢迎光临!谢老师关注鼓励支持。

                  泉水老师早上好。
080817ggvnmszyt8gzrgui.gif
发表于 2013-8-12 07: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王老师的帖子,受启发。想起一副《咏碳》对联供大家玩味: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点评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谢海涛老师关注参与。深刻深刻。受益受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2 09:42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09: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涛 发表于 2013-8-12 07:35
有感于王老师的帖子,受启发。想起一副《咏碳》对联供大家玩味: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 ...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谢海涛老师关注参与。深刻深刻。受益受益。
180548ubj00p04b3b6nugv.gif
080817ggvnmszyt8gzrgui.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10: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谦:敬畏"闾阎"
      明代清官于谦,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任兵部右侍郎。时值北方闹灾荒,民不聊生。行罢公事反回京都前,有人问他将带何礼进贡上司。于谦联想到当时一些官吏乘巡视之机搜刮民财,回京后又私下向上司送礼行贿的歪风,便写了一首<<人京诗>>坦然作答:"绢帕磨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此诗的前两句是说,绢帕、蘑菇、线香本该百姓享用,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百姓带来了祸殃。所以于谦什么也不带走,诗的最后一句"免得闾阎话短长",彰显出于谦敬畏"闾阎"(平民)的高尚官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23 0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