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2516|回复: 6

我的老师田孝谦(门球自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3 17: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光学 于 2013-8-3 17:24 编辑

此篇放了好多年的《教学篇》是八十九岁的耄耋老人,交给我的,今天,发上来,让网友一起来共同分享!
   
                                     门球活动话心叙
                                                    田孝廉
  门球运动是当代老年人有组织进行的一项户外活动,这对大批离退休后的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是客服日常感到孤独情绪的好方式。
  门球运动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活动,它具有运动量不大、安全系数高的特点,有它独特的运动规律,既动手又动脑,既静立又走动,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凡常年坚持门球活动的老同志,都会感到门球活动的无穷魅力,更会感到自己身心健康的巨大变化。
  我是86年夏参加门球活动的,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除疾风暴雨和特殊情况外,不管春、夏、秋、冬,不畏寒冬酷暑,整日浸泡在门球场上,再加老伴和家庭的大力支持,使我专心无忧的活跃在门球群体中。由于热爱这项适合我们老年人健身活动的运动,自己积极学习,深钻苦练,在球艺和球技上有了不少收获和提高,成了球队的骨干力量,并兼任了教练员的职务,重重压力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力争上游、开拓奋进的决心和干劲,为球队的开展和提高加倍努力。多年来在全市举办的老年人门球赛中,全体队员齐心协力,曾多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球队增添了活力,为单位争得了荣誉。
  多年来,在领导和球友们的关怀和帮助下,我多次参加了省老年举办的门球裁判员培训班学习,荣获门球国家一级裁判员殊荣,多次参加了全省老年人门球竞赛的裁判工作,通过实践,增长了不少临场知识和经验。又多次在全市举办的门球教练员和裁判员学习班上担任教学工作,并发表了一些粗浅的见解,为推动全市门球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力量。
  为提高球队的技战术水平,领导部门也曾多次组织了球队骨干力量参观了在北京、合肥、武汉等地举办的全国老年人门球赛,藉以提高球队整体实力,广开视野,冲出局限,为更好地开展和促进门球活动增添力量。
  九零年十月二十八日,门球队部分骨干队员专车前往合肥市铁道部四局,参观在此举办的全国老年人门球赛。历时三天的参观学习,均感收益万千。观后又游览了太湖、南京、嘉兴和苏杭二州。先后瞻仰和观光包公祠、太湖蠡园、中山陵、雨花台、灵隐寺、岳王庙及各地市容等景点,返回途中又经兵家必争之地“昱关”等胜地,此行真可谓大开眼界,大饱眼福,更感受到祖国山河之巨变和大地之秀美,江山如画,有感于怀。
  秋高气爽艳阳天,庐州铁四球赛观。
  三十七支耄耋将,挥杆献艺普新篇。
  两队交锋不相让,胸怀全局任驰骋。
  英姿潇洒献技艺,红白小球趣万千。
  历尽寒暑身心键,输赢两欢娱媪翁。
  团结共进创奇技,喜看天外还有天。
  观后增我苦练志,取长补短再加鞭。
  夕霞美景无限好,鹤发童颜福寿添。
  
  阳光普照大地新,观罢球战又进军。
  瞻仰游览名胜地,先驱丰功育后人。
  包公祠前共留影,以表吾辈崇敬心。
  天下为公国父愿,推翻帝制换新春。
  嘉兴革命火种地,南湖柳荫眺红舟。
  雨花先烈精英照,为党为民献忠魂。
  尽忠报国岳母训,赤胆忠心美名存。
  江山多变精神在,浩气长存激后人。
  
  太湖蠡园山水美,苏杭二舟更醉人。
  掘地虎丘寒山寺,苏堤三潭湖心亭。
  游人如织赞美景,人间天堂中外咏。
  高楼耸立日照短,鲜花市胜新春。
  物丰琳琅惹人醉,太平盛世喜迎门。
  精神文明城乡,五湖四海尽友亲。
  安定团结忍心暖,山河秀丽大地新。
  人间盛事赞不尽,民富国强感党恩。
  “生命在于运动”,我的晚年生活习惯是好动而不好静。既不打牌,也不下棋,既不书画,也不纂文,一心迷在门球活动上,有时参加打,有时场边教,有时组织赛,既增强了体魄的锻炼,也启动了思维的敏锐,动静结合健康长寿。门球场上老同志们欢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谈古博今,交流球技,切磋球艺,乐在其中,其乐无穷。参加了一天活动,身心均感到无比舒畅,万事春风。几天不参加活动,就感到迷离失落,百般孤独。我在参加门球活动之前,体弱多病,动辄住院治疗,给个人与家庭带来了种种忧愁和不便,但自从参加门球活动后,身心健康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我虽年已逾古稀,但仍耳聪目明,思维敏锐,体魄健壮,精神饱满,无重病困惑之忧,无筋骨疼痛之苦,外出活动仍是以车代步,活动一天仍感到精力充沛,毫无疲惫之感。这是我参加门球活动后的巨大收益,深感健康的身心给个人带来了幸福,给家人带来了欢乐,给同年老人带来了启迪,给社会带来了安定。
  广大门球爱好者,凡是坚持锻炼,勤于活动,都会在身心健康上得到可喜的回报,都会感受到参加门球活动前后身心健康的巨大变化和幸福。广大门球爱好者通过一定时期的刻苦锻炼,都会感到有下列种种巨变:
  饭吃多了,人变瘦了;药吃少了,费用小了;
  皮晒黑了,福肚消了;思维灵了,体魄壮了;
  觉睡甜了,精神好了;身心键了,全家乐了;
  视力明了,两耳聪了;球友多了,社交广了;心下气,保持平静心态,以利再战,切记骄兵必败之道理。输了球,也要认真对待,应知门球场上决无不败之旅,相互间应多安慰,多鼓励,少指责,不埋怨,找出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平心静气打好下一场比赛。而有的队则不然,输了球后,相互埋怨,过多指责,丧失团结战斗的信心,各种不文明、不礼貌之言词脱口而出,既妨碍了队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会影响到欲想参加此项活动的老年人的兴趣,令其望而却步,给老年人门球活动的开展与壮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十多年来,常年活动在门球场上的我,确经受了严冬酷暑的考验,叶饱尝了开展老年人门球活动前进途中的酸、甜、苦、辣和艰辛。部分老人怕在门球场上伤了和气,而远离群体,有的怕怄气,对门球这项活动有所顾忌,确敬而远之,有的置球棒于高阁,另行他业。种种不利因素影响着门球运动的发展,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强求统一是很难做到的事,说长道短,论是论非,喜胜怕输又是人之常情,如何更好的调整心理状态,全靠个人的长期修养和不懈努力。
  “怄气”在当前门球活动中确实是难以避免的,只要正确对待就会走出困境,一切坦然。长期长期门球活动者,在各种类型活动的竞赛场上、场下都会遇到许多不快之事发生,少数看重输赢、部分爱怄气的老者,一遇到失误或输球,就情不自禁的怄气,去指责,影响了团结,疏远了友谊。老年人参加门球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康乐,为了休闲,应以“输赢一笑两欢,友情更胜夺冠”的风度来规范自己,赢得起难得,输得起更难得。
  为奉劝部分因失误或输了球而爱怄气的球友,符个人的心得体会“摸怄气”顺口溜一首,愿共勉之:
              莫      怄      气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友。胜负乃常事,勿论荣与丑。
  一场球失利,寻根多研究。找出关键处,再来显身手。
  失误实难勉,队员无神功。相互少指责,彼此多尊重。
团结是力量,同心无不胜。互敬又互爱,虚心多成就。过多去计较,挫伤情和友。打球为康乐,何必找气怄。
怄气实自找,自作自己受。无人说你好,无人替你怄。
怄病自己诊,何人为你忧。夜深扪心问,是傻还是精。
病久床作伴,家人忙不休。是药三分毒,您还没喝够。人生几十年,方言观宇宙。肚大乾坤小,气平万物生。
善退天地宽,能忍风浪静。日落夕阳短,人老到尽头。
名利皆云烟,世事何须争。输赢两欢笑,友谊情更深。
我参加门球活动27年,感受如下:
门球活动在我晚年岁月里她是我:
精神和生活的寄托,
交友和交流的媒体;
健康和生命的保障;
家庭幸福的体现。
  
  
         
      有            感
田 孝 廉
  人生有喜,人生有悲,
  大喜大悲皆血泪。
  精神博大,灵肉卑微,
  天人合一光辉。
  人生有喜,人生有悲,
  一滴血,点石成金,
  两行泪,浇红花蕾,
  千卷书评善恶真伪。
  万里路,曲直是非,
  爱有价,恨有价,
  生命无悔。
  上面短文是1997年11月1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播放的电视剧“司马迁”中的主题歌,他是一首脍灸人口的好诗文。深受人们的爱戴,广在群众中传颂。
  人生前进的道路决不是绝对平坦而笔直的,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大多有志之士是在惊涛骇浪、狂风暴雨和曲折坎坷的道路上壮大成长起来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多少人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涩,多少人沐浴了阴、晴、圆、缺,多少人是高官厚禄,春风得意,多少人颠沛流离苦于生计。各有不同的处境,各有不同的苦乐,各有不同的理想,各有不同的硕果。
  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一地的环境造化了人的性格,耿直好爽,襟怀坦荡,是北方人的天性,光明磊落,胸无城府也是北方人的共性,但决不可一概而论,狡猾奸诈,不可一世之士也大有人在。
  人各有各的处境,各有各的理想,各有各的抱负,也各有各的烦恼。
  八四年春,年近57岁的我,因种种原因思想不能自拔,看不惯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金钱铺路,听不尽世人对腐败官员的咒骂,假借因病不能坚持工作之故就申请办了离休手续,以七品芝麻官的待遇在我人生的前进道路上画上了一个句号。我衷心感谢党对我的关怀和教育,感谢同学和同志们对我的鞭策和帮助。扪心自问,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自己无愧于党的培养和教育,无愧于人民的期望和要求,更无愧于同学和同志们对我的帮助和勉励。
  离休后,由于环境突变,一时感到茫然无措,尤如跌入枯井,又像失群羔羊,孤苦伶仃,常日居于室,心情十分苦闷,无聊,诸病也来相欺,自感黄泉路即在咫尺,整日精神萎靡,思绪万千。在此一筹莫展之际,黄冈县老干局了解到大多数退下来的老人都伴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失落感,为解决老同志们的忧患,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对老同志五有要求,积极组建了老年人门球队让一大批离退休的老同志聚集在一起,解脱苦愁,增进身心健康,焕发了青春。
  参加门球队活动不到一年,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严重的胃病大大减轻,身康体壮,精神充沛。自参加门球队活动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离休后那种空虚寂寞,自卑失落的心态。门球的乐趣导致了生活的充实、丰富、多彩和心灵的净化,将一切烦恼、杂念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对球技、球艺的执着追求日益加深,使人精神振奋,心胸开朗,别有洞天。
  通过活动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常言道:“孩子怕没娘,老热怕凄凉。”老年人特别需要密友和知音,孤独的痛苦决不是任何优越的物质生活和金钱及地位所能代替的。参加门球活动,以球会友,广交球友,彼此心同所好,言语共识,大家平等相待,推心置腹,真可谓“同属离退悠闲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人间重晚晴”,在门球场上的银发族体会的最深。春日顶薄雾,驱倦意;夏天踏露珠,舒筋骨;秋来踩轻霜,振精神;冬至滚冰雪,练毅力。
  两军对垒,角逐争雄,纵横驰逐如流,雄风英姿不减当年。冬练数九,夏练晨昏,兴致勃勃,其乐融融。
  球场上,实战门球技、战术,冲撞、射门、闪带、破阵,远谋深算,运筹鏖战,输赢一笑两欢,友情更胜夺冠。
裁判员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公正、公平、准确,毫不殉情,判罚一视同仁。
老相识,新伙伴,讲文明道德,论风格高尚,重友情,淡胜负,不计得失,输赢一笑两欢,洋溢老年欢乐气氛,激荡老年晚情焕发。
正是:小小门球系晚情,康乐健身乐无穷。球场觅得桃源墅,康乐晚年兴更浓。
当然,球友相处,秉性不一,经常也会出现磕磕碰碰之举,一球之争,闹得面红耳赤。尽管风雨过后青山依旧,但在长期的活动中实属难免,特书“莫怄气”疑问,仅供参考。
                  莫      怄      气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友。胜负乃常事,勿论荣与丑。
  一场球失利,寻根多研究。找出关键处,再来显身手。
  失误实难勉,队员无神功。相互少指责,彼此多尊重。
团结是力量,同心无不胜。互敬又互爱,虚心多成就。过多去计较,挫伤情和友。打球为康乐,何必找气怄。
怄气实自找,自作自己受。无人说你好,无人替你怄。
怄病自己诊,何人为你忧。夜深扪心问,是傻还是精。
病久床作伴,家人忙不休。是药三分毒,您还没喝够。人生几十年,方言观宇宙。肚大乾坤小,气平万物生。
善退天地宽,能忍风浪静。日落夕阳短,人老到尽头。
名利皆云烟,世事何须争。输赢两欢笑,友谊情更深。
发表于 2013-8-4 09: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无人说“你好”。。这篇文章,很打动人。我觉得不错!

点评

是老师将他的心得体会写好后给我看看,我觉得好,想给他打出来。正好,市门委的副主任来了,他一看也感到不错,就拿去了(也是他的老师),看后,他给打出来了,送去打印三份并传给了我。今天没事,想起来   发表于 2013-8-4 12:23
发表于 2014-1-4 16: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个会创造幸福的老人,可敬可爱,向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6 18: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2 19: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光学老弟转发八十九岁的耄耋老人田孝廉老师 的文章<门球活动话心叙 >,是《教学篇》,拜读了。祝田老健康长寿!
   
     

090549qjaw6lngqf5flp0j.gif                                 
                                             

点评

老哥我敬佩你们!  发表于 2014-3-14 2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4 15: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田孝廉老师健康长寿!

点评

王老师好!谢谢你细读了田老的自感自慰自乐自我陶醉的感言!  发表于 2014-3-14 1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20: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光学 于 2014-3-14 20:12 编辑
望远镜 发表于 2014-3-14 15:20
祝田孝廉老师健康长寿!


田老是我的老师,他老在近二十年来,对学生总是那么的关心和指点。今年,已是八十九岁的高龄了(比刘老——网友奇卢还大两月),依然骑着自行车进门球场,他一生简朴,低调做人,他怀才八斗,文墨满腹,一生教书育人,离休后打门球。是我市(当时为行署)的门球先行者,第一代门球人。学生的裁判知识有他的八分!他在球场上是位德高的人,从不争球,经常打一到两场就走或在场下看!
  当前,他的处境不好,几十年的老伴得了健忘症,行动也有些不方便,尽管如此,他不让儿女们担当,一切由他自己来,有时还在老伴熟睡之时出来玩上两场。。。。。
  从字里行间就能读懂他的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前几天,我从市民政局回来在大街上想,去看看他,说来真巧,我们相遇了,当然要回答他对门球放不下的事和听取他的想法了!
  田老的确是我敬佩的门球前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6 15: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