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傲然挺立

出于三门峡的历史名人和成语典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5: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3-7-11 11:33 编辑

                   9、刘昭妃(明)
                  (明朝万历皇帝的妃子)
             刘昭妃(约1556—1642年)三门峡市上村人
  (今现存石碑一座),明朝万历年间入选,万历六年
(1578)封昭妃。刘性情谨厚,对诸王抚爱备致。天
  启、崇祯年间(约1621-1642年),先后为孝和王太
  后和懿安皇太后掌管玉玺,主管宫中诸事。崇祯皇帝
  为信王时,王太后为其选妃周氏,疑其体弱,犹疑不
  决。刘则进言说:“今虽弱,后必长大”。太后方同
  意册立周氏为信王妃。崇祯即位后,立周氏为皇后,
  尊刘昭妃为太妃,敬重如同太母。崇祯十五年(164
  2年)卒。历经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即崇祯)
  四帝,死后加谥号为宣懿康昭。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21: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3-7-11 11:33 编辑

                            10、张士贵(唐朝)
           张士贵——唐初名将,祖籍孟县上文村,出生于三门峡市
    卢氏县,隋末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在完成唐朝统一大
    业和边境扩张的戎马生涯中屡建战功,先后升任为右光禄大夫、
   右屯卫大将军、佐领大将军等职。后被封为虢国公、勋国公。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07: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3-7-11 11:34 编辑

                        11 、张玘(南宋)
               张玘—南宋初年的抗金民族英雄,三门峡市渑池
        县阳壶(今南村乡洋湖村)人。南宋初,动用自家家
        产, 招募新兵,组织抗金队伍。先后跟随宋将翟兴、
        董先、岳飞等抗金将领,并屡建战功。官至御营宿卫
        前军都统、爵亲卫大夫。后在海州之战中牺牲,被追
        封为清远军承宣使。
 楼主| 发表于 2013-7-10 2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3-7-11 12:01 编辑

                12、曹靖华(中华人民共和国)
              曹靖华(1897—1987年),三门峡市卢氏县五
       里川路沟口村人。中国翻译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
       授。曹靖华少随其父到朱阳关义学,1921年到上海,
       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
       读书。19 22年底回国,与鲁迅、瞿秋白等人相识。
       1940年初,在周 恩来的直接提名和领导下,参加中
       苏文化协会工作,编辑并翻译了《列宁的故事》、
      《铁流》等三十余种革命书籍,约三百万字。以自己
       的翻译成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么灭
       的功绩。董必武 曾以“洁比水仙幽比菊,梅香暗动
       骨弥坚”,赞誉他的高尚革命情操和不凡风骨。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1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3-7-11 12:03 编辑

        13、曹元培(晚清—中华人民共和国)
         曹元培(1859—1958年):曹靖华之父,晚清秀才。
    立志终生从事乡里教育事业,主持朱阳关分州义学,后于
    汤河、马耳崖、五里川等地任教。1934年先生65岁大寿,
    执教45年,鲁迅先生为他写“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序”,
    高度赞扬他“而韬光巷里,处之怡然,此岂轻小惠之徒所
    能至哉”。建国后,曹元培为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特邀代表,1958年病逝
发表于 2013-7-11 12: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83:}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19: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四平 发表于 2013-7-11 12:18

          谢谢小四平老师光临和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20: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14、程明升
          程明升(1903—1990年),三门峡灵宝老城新街巷人。
    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被选为修武县抗日政府县
    长,这是河南省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县政府;1938年
    朱德亲调程明升任八路军总部第一冰工厂厂长;1948年随
    陈云进入沈阳,出任东北电业管理局长。1950年一月,程
    明升参加由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
    赴苏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约。1959年出任中央水利
    电力部副部长,为中国水利电力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07: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3-7-14 11:48 编辑

           出于三门峡的成语典故
                  1、《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赏从
      君济于河,电銜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中流砥柱 位于
      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
      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 宗李世民
      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 茫禹迹,浩
      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2、《周召分陕》
             周召分陕: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周武王的
      弟弟周公旦、召公奭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
      人决定,分陕而治(分陕的具体的位置,《水经注》说
      以陕城或陕陌为界;<括地志>说以陕原为界)。这样,
      周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
      东部新发展的领地;召公的责任则是进一步开发黄河中
      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
      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古籍所称“陕西”均指今陕县
       西。元明之后,陕西省之得名,亦源于此。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1: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3、《终军弃繻》
           《终军弃繻》典出《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
      西汉济南人,少博学善辩,汉武帝时名臣。武帝时,
      十八岁的终军去长安求取取功名,经过函谷关时,关
      吏给终军“繻”(一种帛质的的出入关的证件),终
      军道:“大丈夫四游,必取功名,出关何用此物!”
      弃繻而去。到长安后,上书言事,得汉武帝信任,官
      拜谒者奉使,受命去南越(今广西一带)平叛。当终
      军持着朝廷节仗,浩浩荡荡至函谷关,当年给终军发
      繻的官吏认出了他,给他手下的官兵说:“此使者原
      是此前弃繻后生!”唐朝诗人胡宿《函谷关》诗中赞
      道“望气竟能知老子,弃繻何不终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6 08: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4、《鸡鸣狗盗》
         “鸡鸣狗盗”典出《史记.孟赏君列传》。齐国的孟赏君
   食客三千,齐涽王二十五年,他出使秦国,秦王立即拜其为
   宰相。后秦王听信谗言,取消孟赏君宰相职位,并打算把他
   杀掉。在危急之下,他一个食客装狗入秦宫,盗出已献给秦
   王的狐裘,送给秦王的一个爱妾,使孟赏君有机会逃出。至
   函谷关时,正值半夜,关门已闭。秦国的法令规定:“日落
   闭关,鸡鸣开关”。他的另一个食客登上土台装鸡鸣,引起
   关内外的鸡此起彼落地啼叫起来,守关的人就打开城门放走
  了他们。待秦兵赶到时,他们已出关很远。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16: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5、紫气东来
          《紫气东来》出自汉书.刘向《列仙传》:
  “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
   子乘青牛而过也。”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
   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
   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尹喜留老子在
   函谷关写下了千年绝唱《道德经》。后来人们
   以紫气东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1: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7、《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典出《后汉书.杨震传》。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寓居湖城(今三门峡市灵宝)人。
  杨震学识博通,被誉为“关西孔子”,汉安帝时,杨震任
  荆州刺史,曾举荐王密。后来,杨调任东莱太守,途径王
  密任县令的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境)时,王密夜赠千金
  报答他举荐之恩。杨震不肯接受,并责备说:“我知道你,
  所以,我才举你为孝廉;你都不知道我是个清廉的官员,
  这是为什么?”王密却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
  请收下吧!”杨震很严肃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
  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7-19 20: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8、《召公遗爱》
                 召公: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幼时,他和周公辅政,
          分陕而治,史称“周召共治”,当政期间,召公将其辖
          区治理的政通人和,贵族和贫民都各得其所,史称“自
          候伯至庶民各得其所,无失职之者。”因此,备受辖区
          及周境百姓爱戴。传说他曾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后人
          为了纪念他,舍不得砍伐此树。《诗经.甘棠》就是为此
          而写的。《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
          召伯所苃。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憇。蔽芾甘棠,
          勿剪勿拜!召公所说。”就是描写这个故事,留下“甘
          棠遗爱”的成语典故。表示对清廉贤明的官员离去后的
          深切怀念,也成为“召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6 18: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