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夕韵风采 于 2013-6-10 08:02 编辑
大赛感受之言出肺腑(3) ——灵感与创意 这篇主要是谈拍照技巧。 所谓文图并茂,足以说明拍摄技术与技巧,对提高帖子的质量亦十分重要。我先说点并非离题太远的话,因啥事都有个前因后果。 自网友赛专帖发布至今,大幕未落,网友们慰问辛苦铺天盖地而来,实难一一解释清楚;还有误会更深的,惊叹我秩序册编排之好,门协工作总结写得之妙,似有三头六臂,“全能运动员”一般!这里须慎重说明:我仅担负网宣之责。赛事圆满成功,乃掌门人殚精竭虑,运筹帷幄;分工精细,职责分明;精诚团结,全力以赴;人心所向,会众支持之结果。掌门人曾慷慨激昂以陈:我之所以有信心,敢于说力争做到不留遗憾,正因为我们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会众大力支持!换句时髦话,就是有凝聚力、战斗力。 1、我的职责(因与会者大都不上网,应让他们知晓)。 2、几点请求: 一是作为一个业余记者、门球宣传人,我写了谁、拍了谁,需要理解。此外,写既要靠灵感,也需要配合(提供相关资料等);拍也要靠灵感,更需要配合(有时就象听从导演调度一样)。 二是发现好的素材,请及时提供线索或告之。 三是不会上网的,想法进去看看;有能力的网友,在注重技术学习的同时,闲暇之时多多参与网友间的互动、交流。 下面,就此话题,再简单谈谈拍照的灵感与创意,即技巧问题。 本来吧,由一个非专业者来谈这个话题,有班门弄斧之嫌。我只是想通过谈点心得体会,与同是门球宣传人的网友们切磋、交流。 首先,从技术、技巧层面讲,我基本上是无师自通,从事这行已有40来年了。上世纪6、70年代以来,凡逢年过节,全家福必是保留节目。起初,成都的幺妹夫有架黑白照相机,稍加指点,知道了啥光圈、焦聚、光源、背景之类的名称,也就充当起家庭摄像师来了。后来,有了一部海鸥牌彩色照相机。又过了几年,数码相机问世,可一直没有更新。直到2011年触网之需,爱人也支持,才买了部入门级索尼。好在像素高功能全,也没看那说明书,不需胶卷随意咔嚓,摸索摆弄几回就差不离了。 所谓灵感与创意,简言之,它们既有各自独立的概念,也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灵感是指人瞬间生成的意识状态;创意则是指作品成果显示的程度。具体说来,灵感需作者紧扣命题,高度用脑、用心去发现,一旦产生,立即通过抓拍(或偷拍)实施。否则,机会瞬间或短时间即逝。而创意,除了指作品成果显示,所不同的,灵感产生之后,完全可以通过设计(导演),从容地达到命题意图。 此外,再高级的相机,视角也是有限的。现在的产品,即或入门级,功能亦齐备。在配图中,多见我使用“扫瞄全景”功能,以起烘托气氛之效。使用亦简单,按提示操作就成。凡大赛制作秩序册配图,多有采用。 试举两例: 1、抓拍:就以调侃大师齐布龙·东博网友,采用我抓拍黎大连执裁开球的图片为例,他注文:“跑的比镜头还快的三国网友首席裁判 黎大连 人称黎幺妹在执裁”。 2、设计:5月29日上午9:00决赛。忙碌间,见门协前任徐新亚主席遗孀梁女士路过,灵感突生。赶上前去征求意见,她欣然同意,以主席台为背景拍了张单人照。意犹未尽,又征得同意,先与附近的常务副主席王明治等说好,又赶去观战的罗掌门处,他亦满心欢喜。拍照时,我见梁热泪在眼圈内涌动,她连忙用袖口揩了揩。也许正感慨系之:“老徐呀,你若泉下有知,放心吧,接班人可是你亲自选定的呦!”我心头一热,情不自禁地感动起来,也庆幸自己脑瓜儿还灵。 以上仅系外行的我在长期实践中,自己悟出的一点点理论和心得。中网内行多多,见笑了。 另外,我将抽时间按序精选一些图片,有的配上简要文字附上,以资佐证。
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本来镜头是给云南云门网友的!{:soso_e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