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查看: 3966|回复: 16

清明节来临之际沉痛悼念深圳布吉门球的拓荒牛---严湘芝老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8 20: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沉痛悼念深圳布吉门球的拓荒牛---严湘芝老人
    2013年元月18日严湘芝老人因病与世長辞了。终年85岁。这位深圳市布吉门球的拓荒牛留下遗愿:遗体无偿捐献给深圳红十字会,供深圳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及教学。如今其眼角膜救助了两位眼疾患者获得了光明,他把自已的一生,实实在在,完全彻底奉献给了社会,用真情照亮别人,温暖了人间,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严湘芝的品格感动了周边的所有人,人们通过平凡的人和事看到了他的伟大。国展社区工作站苏海燕主任代表党组织向其夫人刘文英女士及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并且及时向媒体介绍了严湘芝生前发展社区门球活动的突出贡献和无偿捐献遗体的事迹。市门协李军主席;布吉街道老干中心何彩萍主任;国展物业陈主任等领导也纷纷致电向其家属慰问。悼念这位门球老人。
     几十位严湘芝的门球学生,也都饱含泪水自发耒到严湘芝遗像前悼念默哀。那是为了感恩严老旱年动员大家来到门球场,手把手教打门球的恩情。感恩严湘芝老人最后的日子里,仍强忍着病痛,坐着轮椅到赛场,出资办赛事,关心社区门球的发展。感恩严老20余年对门球事业的那份情缘,那份挚爱。
呜呼哀哉!严湘芝的奉献精神流芳千古!
                                             {待续}

1-P1200032.JPG
1-P1200036.JPG
1-P1200034.JPG
1-P1200035.JPG
1-P1200041.JPG
1-P1200029.JPG
1-P1210053.JPG
1-P1210056.JPG
1-P3050216-0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20: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       言
           下面是一篇2011年2月笔者记实门球老人严湘芝的文章,分四段次介绍给大家,以便邦助了解这位古去的老人,借此寄托哀思!
记一位退休共产党员的门球情缘
    在深圳市布吉街道国展社区门球场,常有一位年迈老人坐在轮椅上看门球比赛,看着他的弟子们在球场练球。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数年如一日,他是谁?他就是深圳市布吉门球运动拓荒牛----严湘芝老人(以下简称严老)
      严老秉性憨厚,做事热情执拗,退休后誓把发展社区门球运动当作毕生的事业追求。他献身门球20余年,不论在湖南还是深圳,每到一地,经过他的努力定能将门球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使周围的人群享受快乐与健康,老伴称他"门球迷",外人称他"门球头",总之门球成了严老的代名词。如今他的下半身瘫痪了,仍在关心着社区的门球活动。有位门球弟子说:"他像一支腊烛,不断燃烧着自己,把光明照亮了别人,照亮了门球运动,而他正在慢慢的,慢慢的燃尽着自己。"鉴于对他发展门球事业的突出贡献,有关部门授予他诸多荣誉:
  1.  199711月由湖南省门协授予"严湘芝同志关心支持门球事业的领导"称号。
  2.  20031119日荣获"全国老年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3.  20076月由深圳市门协授予"严湘芝同志是深圳市优秀的门球教练员,为深圳门球运动的普及做出了贡献"称号。
  4.  2007719日由中国门球协会授予"严湘芝同志1987--2007年度优秀教练员"称号。
  下面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全面认识一下这位门球老人:
一、 发展社区门球运动的拓荒牛
  严老从小丧父,母亲是童养媳,家境贫穷。抗战时期随母亲逃难,饱受战乱之苦,是母亲教育他成人,教他做个好人。使他从小就特别仇恨日本侵略者,立志長大后保家卫国,杀敌立功。194912月全国刚解放就参军入伍,在部队17,是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他,是部队这个大熔炉造就了他。历任"桥梁""野战筑城"专业教官,4次荣立三等功。19662月转业湖南省麻阳县交通局,12年后调麻阳县油脂日用化工厂任厂長,党总支书记。1987年门球运动在全国刚起步,就被严老喜欢热爱上了,他认定打门球好处多多。他说门球有四大特点: 1.易学难精,趣味性强。 2.安全性好,高雅文明,没有足球、篮球那些粗暴动作。3.不受年龄、性别、身材的限制,2岁半到80岁甚至于残疾人都能参加。 4.体智并用,强身益脑,康乐竞技两皆宜,是全民健身的好項目.对认定了的事就一抓到底。他身为厂领导带领职工在厂生活区修建了一个沙地门球场,並组织安排老年、青年、少年门球队训练、比赛、选拔等活动,并在1991年率队参加了深圳市笔架山举行的全国门球赛。1995年退休后担任了麻阳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从此将全部精力投入了门球事业.把麻阳县及周边县的门球活动搞得热热闹闹,那几年每年都要举行四次以上县级大赛,并成功地在麻阳县油脂厂承办了一次湖南省级门球赛。
    1998年跟随子女全家来到深圳定居,刚刚安顿下来,就向深圳市委书记張高丽写了一封毛遂自荐的信,信中说:"我是个退休干部,在原籍湖南酷爱门球运动,来深圳后希望充实自己,愿为发展深圳市的门球事业奉献余热......"。这封信很快转到市门协並及时与他取得了联系,委以严老"深圳市门协教练组"副组长重任,与此同时严老立足所在社区,向国展居委会苏海燕主任提议,並积极协助苏主任发展社区体育运动。20004月成功举办了国展居委首届春季运动会,运动会设立了门球、篮球、乒乓球等比赛项目,参赛人数达百人之多,这在当时的深圳,由居委会组办运动会是不多見的。
     20014月在居委会的领导下,並取得各小区物业支持,经过严老的全力精心组织,仅国展居委会就有8支门球队参加了深圳市"五一"门球赛,占全市56个参赛队的七分之一。其中有四支少年队、三支老年队、一支青年队,且在比赛中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33月国展居委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门球技术比赛大会,国展社区关工委苏海燕主任首先在比赛大会上作了讲话。随后在严老的组织按排下,比赛分三个组别进行,其中少年组80多人、青年组56人、老年组50人共有180多人参赛,历时二天,盛况空前,布吉镇门协張主席,市门协李軍主席亲临了比赛现场。
     在国展社区举办的比赛活动都是在水泥地上临时铺上地毯进行的,为能有块供人们练球和比赛的门球场,成了当务之急。从2001年起严老就开始向上级政府申请建造门球场,但未果,因为深圳是个寸土寸金的城市,地在那里?要八万元的资金谁给你?在诸多困难面前,严老不畏难,仍满怀信心,凭着一份执拗,逐级找主管领导,从布吉镇政府,到区老年体协,区老干中心,再到市老龄办,市老年体协,一轮过后没结果,二轮再申求。对此镇老干中心有位领导对他开诚布公说:"老严头,你别跑了,太难了"。可严老就是一根筋,不言放弃。他说:"争取一块门球场地,使社区老年人有块老有所乐的休闲娱乐场所,相信政府早晚会批复,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前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几经周折,有关部门终于默许了一块400平方米的垃圾堆放场地.镇政府还拨款叁万元建场费.虽然按正规的工程预算要捌万元,而现有的叁万元还不足預算的一半,但这事已经难不倒严老了。他是部队"桥梁筑城"教官出身,且在湖南有主持修建3个门球场的实践经验,他采用包工不包料,亲自设計选材,亲自施工监督,亲自测量验收,最终在叁万元框架内,建成了一座标准的沙地门球场。20031220日举行落成典礼上,社区的门球老人欢欣鼓舞,感谢政府,感谢党,也从心眼里感激严湘芝老人为建造门球场排除万难,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严老的努力下,短短数年将国展社区门球运动搞得有声有色,成为深圳市社区门球运动的标杆,为此深圳市老年体协授予严湘芝门球"拓荒牛"称号!
                                                   {未完待续}

1-P1200043.JPG
1-P1200044.JPG
1-P1200045.JPG
发表于 2013-3-28 2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抹秋风 于 2013-3-28 21:07 编辑

   “感恩严湘芝老人最后的日子里,仍强忍着病痛,坐着轮椅到赛场,
出资办赛事,关心社区门球的发展。感恩严老20余年对门球事业的
那份情缘,那份挚爱。
   呜呼哀哉!严湘芝的奉献精神流芳千古!"

2011年三八节,严老坐在轮椅上观看“深圳市三八节女子门球赛”,
深圳市门协李军主席慰问严老。
发表于 2013-3-29 11: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事迹,令人佩服,看似平常,却很伟大!
       DSCN06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19: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二)
二.发展社区老青少门球活动鞠躬尽瘁
   
     2001年严老被布吉镇党委任命为国展社区“关工委”副主任,使他如鱼得水,使他有了发挥余热的平台。国展社区关工委,为了扫除社区内的"黄、赌、毒、黑",开办了家長学校;成立了老少义工队;积极组织各项文体活动等,尤其大力发展社区内的老、青、少门球活动列入了工作重点。他常说:"把更多的老年人引到门球场,则麻将桌前就少了一批"麻友"。把小孩从游戏机前引到门球场拿起球棒,有利孩子们健康成長,有利于社会和谐。
      不幸的是2001年9月3日,严老拖了15年的多种腰椎疾病恶化,他不得不住院开刀,否则就会瘫痪。手术用钛合金固定腰节椎,但從此弯腰功能受到限制,走起路来只能躬着背,小心慢行。他在日记中写道:"面对随时可能的瘫痪,向張海迪学习,勇敢高兴的生活下去",出院后,他顾不上休养,因为有了紧迫感,在他心中放不下关工委的工作,放不下门球事业啊!真是"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起"!
他多次来到春蕾小学找领导,终于取得了張校长支持,首批选拔18位同学,成立了二支少年门球队,可是有的学生队员家長就是有顾虑,怕孩子打球耽误学习,为此他多次守在校门口,一等就是几小时,等待学生放学,見到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長,好面对面交流做说服工作,为的是:春风化雨,点石成金。
      何止是孩子家长工作难做,即便是中老年朋友,刚开始由于不了解门球运动,经常以忙或没空为理由缓言推托.但严老总是不厌其烦,一次不成就二次,一年不行就二年,只要你有空,你在他的視线中,你就一定会被感动,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例如:有位王姓的网友在星空论坛"深圳门球"栏目署文说:"严湘芝老人视发展门球事业重于自己的生命,.......就说我退休后,经他再三动员,历时一年多,才介入小区门球队训练,像这种情况不止我一个,有百人之多,起先都是被他精神所感动,才挥杆走进门球场,現经数年磨练,终于尝到了甜头........" 又如:一位叫金维国的门球老人回忆说:"我是严老在深圳国展居委会发展门球活动的第一批学员.跟我同批的学员还有晟胜、王菲菲、罗大年、黄萍等,王春根等几十人.刚开始严老动员我们打门球,都不清楚门球怎么打?好奇?于是先跟着到布吉门球场看看再说,在严老手把手的指导下,使我们对门球有了认识,原来它既能"康乐"又能"竞技",很快产生了兴趣.一年后我们都成了球迷,在比赛中常常获奖,越打劲头越足,直到現在都还活跃在绿茵场上.......可以说严老改变了我们晚年的人生轨迹.如果没碰上他,现在也许就是个"麻友",那么身体就肯定不如现在这样好啰"。
     国展社区关工委的工作成绩出色,2003年受到龙岗区组织部的表彰。其中发展社区门球活动,促进社区和谐最为突出,创造了全市的三个第一: 1.创建了由小区物业公司提供活动经费的第一支老年门球队. 2.创办了第一个门球兴趣学校. 3.创立了第一个有老、青、少(三支)门球队的社区.严老是抓具体工作的副主任,因工作业绩显著而获得表彰。
    在这里我还想多说二句:1.为什么深圳有三支门球队打的队名分别是国展苑、荣超花园、百合山庄的小区物业名字,而不是通常用社区的名称组队?2.为什么從2001年以来队长更换了好几任仍能经久不散,还一直能活跃在深圳市门球赛场上?秘密就在于:主要有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费支持,管理处毎年根据需求将活动费拨付给老年门球队.据说此项经费立入了公司年度計划,10多年来從未间断过。这三个小区的门球老人,当然十分感谢物业对老年人文体活动的支持,同时更感激严老这位小区门球拓荒牛所开创的工作成果沿用至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未完待续)

1-DSC00020.JPG
1-复件 IMG_1249.JPG
1-DSC00170.JPG
1-DSC002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20: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之三)
三.金秋时节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那些参加2001年深圳市"五一"门球赛暨首届少年门球赛的孩子们,如今已長大,有的正在"北京大学"等大学深造,有的本科己经毕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的早已工作甚至做了母亲,但他们总会带着怀旧和感恩的心态来到门球场,看望严老,也会打上几棒球,重温当年跟着严爷爷学打球的情景。有位名叫王思奇同学感概的说:"虽然我们没有成为专职门球人,打门球时间也不長,球技也不精,但当年严爷爷训诫我们的三句话却至今记忆犹新,让我终生受益.他说:“ 1.基本功靠苦练;2.认真打好自己每棒球;3.要有团队精神。我后来缩编为"刻苦,认真,顾大局",将这七个字用在高考冲关,我成功了,如今本科毕业工作了,认定的这七个字用在工作上仍然适合.尤其是对他人要有颗宽容的心,要允许别人有过失,这跟打门球一样,就是顾大局.我的体会是体育精神适合各行各业。” 还有一位当年正在春蕾小学读书,接受过严爷爷门球训练的倪君恒同学说:"我三兄弟都爱打门球,我是老大,目前正在布吉中学读高二,打门球的那段经历使我受益多多,打球和读书是相通的,相互促进的。例如:击球的方法有多种:有垮打法、单贴脚、双贴脚。学习的方法也有多种:死记硬背型、活学活用型、举一反三型。其实这两者都一样,不必刻意求相同,只有适合自已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还有:打球靠的是团队协作精神,而读书学习要靠相互帮助。目前我正在刻苦认真的学习,用打门球的拼搏精神,向名牌高校冲刺。国展苑有位门球一级裁判張艳芝女士,她也是严老领进门的第一批学员,如今是深圳门球大赛中组長级的裁判员。
     又如金维国,晟胜,王菲菲,郭峰等第一批门球学员,虽然早已搬离了国展社区,但他们从未忘记这位启蒙老师,只要提到严湘芝老人,都非常感慨,有说不完感激话。如今王菲菲打门球早已走出国门,成为全国著名门球运动员.金维国,晟胜,郭峰等早就是深圳门球赛场上的名将。
   经严老亲手缔造的四支小区老年门球队,十多年来在市、区、街道等各级大赛中获奖多多,国展社区的门球事业,后继有人。如此硕果累累,严老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未完待续)
1-DSC00236.JPG
1-DSC00233.JPG
1-DSC00234.JPG
1-DSC00240.JPG
发表于 2013-3-31 15: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严老的女儿,看了好兆头王叔叔的文章,非常感动,能把父亲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此全面而详细地记录下来,真是有心人!在我们心目中,父亲平凡而又伟大,我们为他感到骄傲!父亲在世时,虽为社区工作做了大量的努力,同时也得到了社区领导及街坊邻里无时不刻的关照,正是有王叔叔这样和父亲一样对社区工作乐于奉献的街坊邻里,国展门球才会有今天的成果!谢谢王叔叔叔!谢谢所有和父亲一起努力过的街坊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enqi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kzNTA2fGM2NjM2ODY5fDE3NTU4MzYyODN8MHw%3D://293506.jpg. (续上之四)
四.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2008年初,严湘芝老人由于腰椎病综合症导致半身瘫痪,从此结束了他独立行走,生活自理的历史。轮椅和随身穿的"尿布湿"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依靠,然而下半身瘫痪依旧没有击倒这位坚强的门球老人,他仍然坚持着履行早年在日记中写下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铿锵誓言。他的心仍在关心着每一位门球学生的成长。例如:去年10月的一天,他到球场看球后,招手把他的学生——范学芸叫到面前,欣慰的说:"你进步很快,苦练基本功,还要多努力。" 又如:去年11月他老伴刘文英大姐要随队参加一年一度龙岗区老年门球赛,赛程一天,考虑到严老中午无人照顾而为难,严老却主动对她说:"你放心去打球,而且要打好比赛,我在家请钟点工服务就可以了"。在他的支持下,全队很争气,荣获第七名,老伴手捧奖杯回家向他答谢,他笑了。再如:每当国展社区的门球队去东湖或布吉打比赛,他总是要家人推着轮椅到比赛现场。2010年12月29日深圳东湖球场举行全市夫妻门球赛,他的学生中有一对夫妻报名参赛,所有人劝他别去,他就是不依,结果还是坐着轮椅又换乘出租車准时赶到了比赛现场。端坐赛场边看着这对学生打球。唉哟!对参赛者是何等的鼓励!当这对夫妻最终获得前四名的成绩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泪花深深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栽培之恩。此外他还多次自费买来肥皂,毛巾,衣物之类的纪念品在社内举办小型门球赛,奖给他的门球学生。东西虽然不值钱,可表达了他对门球事业的钟爱,老人对学生的鼓励和期望哦!
      严老坐上轮椅整整三年了,三年来总是让家人推着轮椅来到门球场的看台上,认真的默默的观看着每场球,每个队员的每棒球,这场景就象一座雕像,一幅照片定格在那里,成为国展社区门球场的一道特有风景线。
    一个人做点好事並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严老就是这样一位只做好事的人,他把门球事业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灵魂的归属,始终不离不弃,只思付出,不求索取。数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无私无畏,是位平凡而又高尚的人。党组织每年都会派领导上门看望慰问他,周围的门球学生们格外感谢他,爱戴他,敬仰他。共同祝愿严湘芝老人兔年吉祥!幸福安康!  
                                        2011年02月12日  
                                                (后语待续)



                                               


1-复件 IMG_1248.JPG
1-DSC00128.JPG
1-DSC00157.JPG
1-DSC00036-0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0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兆头-1 于 2013-4-1 00:39 编辑

续上
         后    语
       无情的病魔终究夺去了严湘芝的生命,但剥夺不了严老继续为社会无私奉献的信念。他允嘱,身后愿将眼角膜无偿捐献给眼疾患者,让他们重見光明;无偿捐献遗体,供深大医学院用于医学科学研究及教学。其衷情殊感世人!
    在为严老坚守奉献信念,落实他的允嘱过程中,难能可贵的是得到了全家人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其夫人刘文英女士通过市红十字会提前办好了自愿捐献登记手续,使严老成为深圳市第91位无偿捐献者。她决意追随严老的足印,与几位好友自发组织"博爱永续社"。从自己做起,助推身后无偿捐献。为了让更多的人向社会献爱心,她出资3000元,2013年元月27日请深圳市候鸟门球俱乐部承办"博爱永续"门球赛,有36支球队参加,开幕式上全体参赛者向严老默哀3分钟。我们敬佩刘文英女土及其全体家人为开拓社会新风尚所作出努力。历史会记住你们。




1-P1200037.JPG
1-P1270114.JPG
1-P1270117-001.JPG
1-P1270118-0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2: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深圳市电视台都市频道第一现场的视频
       下面转发一段深圳市电视台都市频道第一现场栏目3月29号播放的视频,你想知道深圳市的媒体是如何评说严湘芝遗体无偿捐献之事?深圳大学医学院的师生是如何悼唁
严湘芝老人的?
请你点击下面这一段视频: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0: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楼上视频的标笺:
上画面中的老俩口名叫严湘芝和刘文英,今年1月18日,85岁的严湘芝老人因病去世,遵照他的遗愿,刘文英将他的遗体无偿捐献,成为深圳第91例无偿捐献遗体的市民。

在深圳大学医学院,老人的遗体将成为一名“无语体师”,供医学院的学生科研和教学之用。

身后遗体捐献,不仅实现了老人无私奉献的理想,而且还符合老俩口“省力、省钱、省时、省心、省资源”的 “五省”理念。然而,由于与传统的观念相悖,老人的这种做法颇受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社会,也来自于自己的亲友子女。

未来的每年清明,刘文英老人将和自己的孩子一道,面对着老伴的照片进行追思,不会有风光豪华的祭奠仪式、但是他们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却不会因此有一丝减弱。而老人的行为,也将一直得到深大医学院所有师生们的尊敬。
发表于 2013-4-1 23: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痛悼念深圳布吉门球的拓荒牛---严湘芝老人 !  严湘芝老人一路走好!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21: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受党教育多年,也在领导岗位多年,从来严予律已,两袖清风,工作勤奋,乐于奉献。我明知他们这样做是正确的,也很敬佩他们这种高尚的精神,可一想到遗体捐献后给医学院解剖教学做“无语体师”时,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受。虽然从感情上难以接受,但我尊重父母的决定。我为有这样的父母而自豪。”这是严湘芝的女儿严清阳在清明节悼念父亲,面对没有父亲的墓地,墓碑,甚至连插朵鲜花拜祭的地方都没有。含着泪水写下{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文章中的一段话。情真意切!现全文转帖如下:
                                         [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天,早晨七点多正准备上班,接到妈妈哭着打来的电话。当我赶到时,父亲已经闭上了双眼。虽然父亲已卧床近半年,我也有过思想准备,可仍然接收不了眼前的现实,只听得脑袋嗡的一声,抑制不住巨大的悲痛,我一头扑倒在爸爸身上。
       爸爸最疼我,从来不动我一个手指头,甚至不说我一句重话,即使我做错事,也只是轻言细语,苦口婆心地教导我。记得小时候 ,父亲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带小玩具或是我爱吃的零食,在那物质溃乏的年代,父亲的这些小礼物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欢乐。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靠在爸爸的怀里,把我的手放在他那宽大厚实的大手里,爸爸的手总是暖乎乎的,又或是坐在爸爸的腿上,伸手去摸爸爸的脸,爸爸脸上长满了络腮胡子,每天都刮得整个下巴和腮帮子青青的,手摸上去刺刺的痒痒的,很过瘾的感觉。自从父亲坐上轮椅后,每次去看他,我总是喜欢用热毛巾帮他把手和脸擦拭得干干净净,再握握他那宽大厚实的手,亲亲他那满是络腮胡的脸。虽然爸爸行动不自如了,可那双大手还是象以前一样温暖,满脸的络腮胡还是和从前一样让我充满了去摸它的渴望。
       可是现在,躺在床上的父亲,好象睡着了一样,那么的安祥。我握着爸爸的手,爸爸的手还有一丝的温暖,我贴着爸爸的脸,爸爸的脸却已冰凉,我不停地摸着爸爸的胳腮胡,不舍得把手挪开,爸爸,这是我最后一次给您摸胡子了,爸爸!女儿撕心裂肺的呼唤声,您可听得见?可是这一次,父亲不会再回答我了。我滚滚而出的泪水,源源不绝地流淌着,热热地,流淌在父亲冰凉的脸颊上。
       父亲的双眼被盐水浸过的纱布盖着,母亲说,深大医学院的医生交代了要保护好父亲的眼睛,眼角膜会用得着。父母都是老党员,事先就双双办好了自愿捐献遗体的手续,早上母亲通知我们时也通知了深大医学院遗体捐献接收中心,这会儿他们的车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办捐献手续的时候,母亲曾对我解释说,把遗体捐给国家,既为社会做了贡献,也为你们做子女的减轻了负担,人活着的时候过得幸福最重要,不在人世了,什么都不知道了,搞那么些的形式也没必要。听着母亲的解释,我心里象打翻了五味瓶:父母受党教育多年,也在领导岗位多年,从来严予律已,两袖清风,工作勤奋,乐于奉献。我明知他们这样做是正确的,也很敬佩他们这种高尚的精神,可一想到遗体捐献后给医学院解剖教学做“无语体师”时,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受。虽然从感情上难以接受,但我尊重父母的决定。我为有这样的父母而自豪。
       临近中午,遗体捐献接收中心的车到了,医生说父亲的眼角膜可以帮到四个人,这意谓着父亲马上就要被接走。没有追悼会,没有遗体告别,没有任何仪式,父亲被接上了车,透过被泪水模糊的双眼,看着爸爸的车缓缓启动,在我的视野渐渐远去,我双膝一软,跪倒在地上,使尽全身力气,对着远去的车子歇斯底里地喊着:爸爸——!
     这是我最后一次叫我的父亲。
     那一天,2013年的1月18日。
     
     母亲从此和哥嫂住一起。那天再回国展苑帮母亲处理原来住的房子,经过小区的门球场,我习惯地往里面望去。父母刚搬到这小区时,还没几个人知道门球是什么,而现在,国展社区的门球运动开展的红红火火,并在小区建成了一个一流的门球场。这与父亲努力是分不开的。父亲退休前对工作向来是非常认真的,退休后又把开展社区的门球活动当作事业来做,跑赞助,做宣传,建球队,修球场,把国展社区的门球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小区门口的门球场,就是父亲带着大家自己修建的,为了筹集经费,父亲跑细了腿,磨破了嘴。建好球场没几年,父亲就坐上了轮椅,自己打不了球,父亲就在轮椅上看球,在轮椅上组织打球,在轮椅上指挥大家将沙地球场改造成草皮球场。我每次去看父母,都要先去门球场看看,他们经常在那里的。可是现在,门球场上仍然热闹,我却再也见不到父亲的身影了。
   
       1月18日那天中午,我们送走了父亲,母亲不想惊动大家,简单收拾了东西,去了哥哥家。可是刚从比赛场回来的国展社区门球队员们还是赶去了悼念父亲,母亲家没人,他们十四人就自发地站在门外,从门口排到电梯,为父亲默哀三分钟。三天后市候鸟门球俱乐部举行的门球赛上,二百多名球员在门球场上集体为父亲默哀。
       以后的几个月里,对父亲的思念,让我晚上经常睡不好,多少次半夜醒来,脑海里全是父亲,父亲慈祥的面容,温暖的大手,还有我总喜欢摸的络腮胡。
       清明在际,我却不知以何种方式祭奠我的父亲。没有骨灰,没有墓,没有碑。母亲说,人不在了,对社会的贡献还在,形式已不重要了,把所有的思念,都放在心里吧。
        几天来的连绵细雨,象是落在我的心里,凉凉的,化作思念的泪水,每每想起父亲,总抑制不住夺眶而出。但愿不象母亲所说的那样,人走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亲爱的爸爸,您能否感觉得到,女儿的心一直都陪着您,您一个人在那儿并不孤单;您泉下有知,女儿对您的思念,有如这清明的细雨,连绵不断?


       清明之际,谨以此篇纪念亲爱的父亲:严湘芝老人——深圳市门球协会教练组副组长,布吉国展社区门球活动创始人。于2013年1月18日凌晨去世,享年85岁。

                                                                         严清阳            写于2013年3月31日凌晨
发表于 2013-4-26 2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肺腑!沉痛悼念!
发表于 2013-4-26 21: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兆头-1 发表于 2013-4-3 21:06
“父母受党教育多年,也在领导岗位多年,从来严予律已,两袖清风,工作勤奋,乐于奉献。我明知他们这样做 ...

深切缅怀严湘芝老人!严老永垂不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22 12: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