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下面是一篇2011年2月笔者记实门球老人严湘芝的文章,分四段次介绍给大家,以便邦助了解这位古去的老人,借此寄托哀思!
记一位退休共产党员的门球情缘 在深圳市布吉街道国展社区门球场,常有一位年迈老人坐在轮椅上看门球比赛,看着他的弟子们在球场练球。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数年如一日,他是谁?他就是深圳市布吉门球运动拓荒牛----严湘芝老人(以下简称严老)。
严老秉性憨厚,做事热情执拗,退休后誓把发展社区门球运动当作毕生的事业追求。他献身门球20余年,不论在湖南还是深圳,每到一地,经过他的努力定能将门球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使周围的人群享受快乐与健康,老伴称他"门球迷",外人称他"门球头",总之门球成了严老的代名词。如今他的下半身瘫痪了,仍在关心着社区的门球活动。有位门球弟子说:"他像一支腊烛,不断燃烧着自己,把光明照亮了别人,照亮了门球运动,而他正在慢慢的,慢慢的燃尽着自己。"鉴于对他发展门球事业的突出贡献,有关部门授予他诸多荣誉:
1. 1997年11月由湖南省门协授予"严湘芝同志关心支持门球事业的领导"称号。
2. 2003年11月19日荣获"全国老年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3. 2007年6月由深圳市门协授予"严湘芝同志是深圳市优秀的门球教练员,为深圳门球运动的普及做出了贡献"称号。
4. 2007年7月19日由中国门球协会授予"严湘芝同志1987--2007年度优秀教练员"称号。
下面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全面认识一下这位门球老人:
一、 发展社区门球运动的拓荒牛
严老从小丧父,母亲是童养媳,家境贫穷。抗战时期随母亲逃难,饱受战乱之苦,是母亲教育他成人,教他做个好人。使他从小就特别仇恨日本侵略者,立志長大后保家卫国,杀敌立功。1949年12月全国刚解放就参军入伍,在部队17年,是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他,是部队这个大熔炉造就了他。历任"桥梁"和"野战筑城"专业教官,4次荣立三等功。1966年2月转业湖南省麻阳县交通局,12年后调麻阳县油脂日用化工厂任厂長,党总支书记。1987年门球运动在全国刚起步,就被严老喜欢热爱上了,他认定打门球好处多多。他说门球有四大特点: 1.易学难精,趣味性强。 2.安全性好,高雅文明,没有足球、篮球那些粗暴动作。3.不受年龄、性别、身材的限制,从2岁半到80岁甚至于残疾人都能参加。 4.体智并用,强身益脑,康乐竞技两皆宜,是全民健身的好項目.对认定了的事就一抓到底。他身为厂领导带领职工在厂生活区修建了一个沙地门球场,並组织安排老年、青年、少年门球队训练、比赛、选拔等活动,并在1991年率队参加了深圳市笔架山举行的全国门球赛。1995年退休后担任了麻阳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从此将全部精力投入了门球事业.把麻阳县及周边县的门球活动搞得热热闹闹,那几年每年都要举行四次以上县级大赛,并成功地在麻阳县油脂厂承办了一次湖南省级门球赛。
1998年跟随子女全家来到深圳定居,刚刚安顿下来,就向深圳市委书记張高丽写了一封毛遂自荐的信,信中说:"我是个退休干部,在原籍湖南酷爱门球运动,来深圳后希望充实自己,愿为发展深圳市的门球事业奉献余热......"。这封信很快转到市门协並及时与他取得了联系,委以严老"深圳市门协教练组"副组长重任,与此同时严老立足所在社区,向国展居委会苏海燕主任提议,並积极协助苏主任发展社区体育运动。2000年4月成功举办了国展居委首届春季运动会,运动会设立了门球、篮球、乒乓球等比赛项目,参赛人数达百人之多,这在当时的深圳,由居委会组办运动会是不多見的。
2001年4月在居委会的领导下,並取得各小区物业支持,经过严老的全力精心组织,仅国展居委会就有8支门球队参加了深圳市"五一"门球赛,占全市56个参赛队的七分之一。其中有四支少年队、三支老年队、一支青年队,且在比赛中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3年3月国展居委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门球技术比赛大会,国展社区关工委苏海燕主任首先在比赛大会上作了讲话。随后在严老的组织按排下,比赛分三个组别进行,其中少年组80多人、青年组56人、老年组50人共有180多人参赛,历时二天,盛况空前,布吉镇门协張主席,市门协李軍主席亲临了比赛现场。
在国展社区举办的比赛活动都是在水泥地上临时铺上地毯进行的,为能有块供人们练球和比赛的门球场,成了当务之急。从2001年起严老就开始向上级政府申请建造门球场,但未果,因为深圳是个寸土寸金的城市,地在那里?要八万元的资金谁给你?在诸多困难面前,严老不畏难,仍满怀信心,凭着一份执拗,逐级找主管领导,从布吉镇政府,到区老年体协,区老干中心,再到市老龄办,市老年体协,一轮过后没结果,二轮再申求。对此镇老干中心有位领导对他开诚布公说:"老严头,你别跑了,太难了"。可严老就是一根筋,不言放弃。他说:"争取一块门球场地,使社区老年人有块老有所乐的休闲娱乐场所,相信政府早晚会批复,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前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几经周折,有关部门终于默许了一块400平方米的垃圾堆放场地.镇政府还拨款叁万元建场费.虽然按正规的工程预算要捌万元,而现有的叁万元还不足預算的一半,但这事已经难不倒严老了。他是部队"桥梁筑城"教官出身,且在湖南有主持修建3个门球场的实践经验,他采用包工不包料,亲自设計选材,亲自施工监督,亲自测量验收,最终在叁万元框架内,建成了一座标准的沙地门球场。2003年12月20日举行落成典礼上,社区的门球老人欢欣鼓舞,感谢政府,感谢党,也从心眼里感激严湘芝老人为建造门球场排除万难,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严老的努力下,短短数年将国展社区门球运动搞得有声有色,成为深圳市社区门球运动的标杆,为此深圳市老年体协授予严湘芝门球"拓荒牛"称号!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