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933|回复: 1

别让太多"秘密"屏蔽了信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4 06: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京报 作者:涂洪长
      非典疫情、动车事故、雾霾天气等一系列事件充分表明,越是公开透明,越是保证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越有助于解决问题和赢得民心。
      污染土壤的信息、垮塌事故的情况……随着一连串社会关注焦点事件的发生,"秘密"一词也不断频繁出现。在这一堂而皇之、拒人千里的措辞下,心虚者转而泰然,围观者一片茫然。太多不能说的"秘密",引发舆论普遍质疑,更期待引起代表委员的关注。
      必须看到,不管耗费巨额公帑打造的形象工程,或者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的污染,动辄被冠上"秘密"和"不公开范围"的名头,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和矛盾,让社会公众为之不满,更有可能为"捂盖子"、藏私心的行为留下空间。而对借"秘密"之名行"包藏"之实的社会担忧也与日俱增。
      "秘密"太多、对公共关切"留白"太多,反映的是不健康、不正常的权力观。权为民所用,首先要求的是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现实是,往往在社会舆论已然沸沸扬扬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依然习惯于"关起门说话"和"坐等领导和上级通知"。不仅错过了澄清真相、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更给人留下了不作为的"惰政"和官僚主义印象,致使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一再受损。
      一个人也好,一个部门也罢,出问题挨批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遮遮掩掩、对批评躲躲藏藏。让老百姓知道得更多一些、更深一些,不仅可以减少权力运行"跑偏"的危险,更有助于最大程度激发民智民力,群策群力解决问题。非典疫情、动车事故、雾霾天气等一系列事件充分表明,越是公开透明,越是保证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越有助于解决问题和赢得民心。一味躲藏或者隐瞒,则会使事情复杂化,造成不可估量的"次生灾害"。
      一个不断开放前行的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秘密"保驾护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凡"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或"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应该向公众公开。而在网络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也不存在用"秘密"之名可以永远"窖藏"的真相。
      桥塌了,请公开造桥过程和质量监管;矿难了,请公开遇难人数和事故责任人;食品和环境不安全了,请公开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不必用"秘密"来当挡箭牌,更别寄望用"秘密"来逃避质疑和监督。
                                                                                                □涂洪长(新华社记者)
转载

点评

有正义感的转载,拜读了。  发表于 2013-3-5 09:15
发表于 2013-3-4 23: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的好!很有意义。{: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4-5-10 09: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