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3-3-1 09:49 编辑
不能一刀切式的限70。
今年中国门协的赛事安排又已明确规定:所有的赛事限70。不少球友、网友对此表示了异议,我也多次发帖建议不要毫无区别的一刀切性的限70。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说有好消息:老年门球赛不限70了。究竟是哪里规定的?中国门协还是老年体协,我还没有搞清楚。但是,不管是哪里的规定,反正现在有不少赛事是不限70的。这就足以说明中国的门球界尚有众多的人知道什么叫门球。
门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没有明显的年限性。它不像足、兰、排、兵、羽、网有着那么明显的年限性,不足20不成熟,一过40就淘汰;而门球就不是,即使竞技性的比赛也可从十几岁打到八十几岁,而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时段,虽然也有差异,但并不明显。二三十岁的青壮年人,不一定打得过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也不一定打的过少年儿童。人活70古来稀,那是旧社会,现在随着生活、医疗条件的改善,人活80已经很平常了,即使90也已不足为稀。70岁虽属老年人,但在老年这个群体中它还算是年轻的,就打门球而言尚属正当年。为了说明这一点,我想谈谈我个人经历和体验。60岁退休,62岁打门球,两三年后随大流,四五年时在当地开始有点名气,07年(正好70岁)借去张家界旅游参加了门球王争霸赛,并以三战三胜的成绩进入32强,而后又挤进了16强,16进8被李健安所淘汰。就我个人而言,就是70岁以后才达到技术上的比较成熟,至于战术还基本是慢脑子一盆浆糊,只是近几年才刚刚懂一点。可能我这个人太笨了,但是,据我观察,不少人和我是一样的,60退休,打个七八年、十来年,才能达到技、战术上的成熟,恰恰就在这时不让他参赛了,这符合实际吗?这一主观臆想的规定是门球运动客观实在的正确反映吗?
有人说这是为了安全,是对老年人的爱护。不错,其出发点可能是这样,但是,门球是一种最安全的体育运动,它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更没有野蛮的相互冲撞,五个人每人一个球,一场最多打五六次,每次打好了可以打个三五分钟,打不好几十秒就下来了,就这么一点运动量,和散步差不多,究竟有多大危险性?至于说爱护,我建议要换位想一想,站在年过70的老球迷的立场想一想,当他们看到有大赛的消息时十分高兴,但是,一看规程限70,一下就产生了严重的失落感,打心眼里感到憋屈,甚至生闷气,很长时间都难以消失,这是爱护还是感情的伤害?
门球是老中青少皆宜的体育运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老年人为主体,不加区别的限70,对门的发展很不利,最近有人提出:门球正在自然消亡,如果这一预言真的成为现实,那么限70很可能就是原因之一。
(补充:前几天看到兵团老体协的通知,今年兵团的老年门球赛也限70了,我们是兵团的强队之一,但无法组队了,现有打球的最小的70岁,也只有三人,其他几个主力队员都过70了,这样搞下去门球还能发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