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了后继无人的问题,门球才可能长盛不衰。
目前不少地区门球下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后继无人,出的多进的少,甚至只出不进。怎么办,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动员新退休的人员参加新队员培训班。这几年新退休的人很多,但都不愿参加门球运动,其原因:一是看不懂没兴趣;二是认为运动量太小,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三是门球场上风气不好,不愿身临其境;四是一时学不会,和老队员差距大,觉得没面子;五是有的女同志不愿在阳光下暴晒等等。有针对性的做好动员工作,总是可以争取到部分人融入到门球队伍中来,否则只靠自发的发展是不行的。
二、把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开展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我国门球运动是一头大(中老年人)一头小(少儿)中间(在职工作的青壮年人)是断层,这种状况很可能使少儿门球虎头蛇尾,老年门球后继无人。前年我和工会搞了一次试验,组织了四个在职人员的门球队,利用业余时间训练了一个多月,并且还搞了次比赛,使绝大多数人员都对门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即使这样也未能坚持下去,为什么?解决不了业余这问题。今年是我校建校30周年,借庆典活动之机,我建议在原有两连片沙场的基础上再修一两个人造草坪场,并搞成灯光场,经领导集体研究已经批准,这样在职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晚上时间和双休日开展业余门球活动了。这个活动开展起来就再不愁后继无人了。
三、多办赛事,增强门球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平时打球没人看,搞比赛看的人就多,常搞比赛常有人看,看多了就可以看出点门道,一旦能看出点门道,就有可能对门球发生兴趣,融入到门球运动中来,这对门球人口的增长是有好处的。前些年门球处于高峰期时,像五家渠这个小城市每年都有若干个单位搞就近的小型邀请赛,最近几年没有了,为什么?搞
不起了。你发奖金我也发,比你发的多;你发纪念品我也发,比你发的好,互相攀比,越比越高,搞一次比赛就要花几千,甚至上万,谁还搞得起呀。去年,我到霸州参加了京南网友杯赛,没怎么花钱,办的也很好,很受启发,回来后我就向门球协会提了这个建议,大家也都赞成,今年我们单位就准备搞几次,而且还将举办一次更大规模的比赛(学校领导已批准),具体方案待四月份我和新疆红柳去霸州打球同门球狂人商量后再定。
四、千方百计的争取领导支持,并动员领导融入其中,这样自然就把在职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带动起来。以前我曾发过一个帖子,介绍了克拉玛依市医院的业余门球活动,毎到晚上和双休日,门球场上最热闹,多数都是在职人员打门球,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医院的院长是个门球迷。前几天,学校组织离退休老年人团拜,午餐时我同学校现领导和前领导坐在一起就开始动员个别领导参加打门球了,而且我还准备逐步引导学员也来打门球。我们学校论级别是正厅级,但论规模和人数还不如一个连队,在职和非在职人员加起来只有400多人,退休的也不过100多人,现有两个门球场足够了,我为什么还这么热衷于建议领导增建门球场呢,其目的就是想把工作人员的业余门球活动搞起来,同时也把学员的课余门球活动搞起来。这里的学员都是各师的师级领导、各团的团级领导和兵、师两级机关处级以上的领导,如果这些人涉足门球,喜欢上门求,甚至谜上门球,它的结果就不仅仅是带动我校门球的发展,而是整个兵团的门球就要腾飞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愿望,可否实现,我只能说但愿如此)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