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23 09: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 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
黔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进入贵州。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见它,觉得它是一个巨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便逃到远处,认为它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但是老虎又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老虎逐渐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走近了一些,出现在它的身前身后,但始终不敢进攻它。老虎又渐渐靠近驴,态度更加亲近而不庄重,随便地碰撞、倚靠、冲击、冒犯它,驴非常愤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高兴起来,心里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狂人2007年到过柳州,到过据说是清代重建的用原毛石做成的砌墓,墓碑题“唐刺史文惠侯柳公宗元之墓”,有对联“文能寿世,惠以养民”。文革时墓被毁平,看到的是1974年修复的,郭沫若题碑:“唐代柳宗元衣冠墓”。
狂人是在初中课本上通过《黔之驴》认识了柳公。后来在沈阳的辽宁大学中文系有过一段对唐朝文学史的系统学习研究,知道了柳公是一位非常有才华和抱负的人。在湖南永州的十年,是他仕途上失意而文笔上丰收的时期。
谢此主帖,勾起了狂人的思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