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查看: 4696|回复: 16

点燃门球生命的火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 16: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燃门球生命的火把
           —记原新安县老年体协主席李永华
  新安县连续25年获得“全国门球先进单位”、“中国门球之乡”等殊荣!
  说起新安县的门球事业发展,人们不能不提李永华的名字,是他用生命的火炬幻化成了壮丽的夕阳,照亮了新安门球事业飞速发展的大道。
                  结缘门球
  1992年,曾任新安县人民政府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李永华,从为新安人民忙碌了大半辈子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按一般人的观念,退下来后自己就该享受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清闲自在的生活,可当李永华看到很多老年人不是晚景寂寞就是以打牌来消遣时光时,他失眠了,怎么才能让这些退下来的老同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呢?这成了他的一个心病。不久后,他把目盯在了刚刚于洛阳兴起的门球运动上,之后他被推选为具门协名誉主席,1996年又被选为县老年体协主席。从此,他与门球结下了不解之缘,与老年体育事业形影不离。
  为了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老年体育水平,李永华两下郑州、三下洛阳、带领大家一招一式刻苦学习。1992年10月,洛阳市“个协杯”老年门球赛隆重举行,新安应邀参赛。比赛期间,队员们因为没有统一的服装,显得很寒酸,还被一些人取笑为“叫花子队”。然而,当新安队员们凭借精湛的技艺,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获得冠军时,连现场曾带着鄙夷目光看待新安的人,也不得不发出“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慨叹。队员们载誉归来,新安倾城欢动。
  面对初战告捷的喜悦,李永华没有满足。1998年,被授予“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的李永华借助大好机遇,四下奔走,筹建涧南中心门球场,这主要是为了解决队员们活动场地少、硬件设施滞后的状况。然而因为征地遇到麻烦,迟迟解决不了,传又带领老年体协几个领导亲自向时任县委书记周宗良汇报,使征地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从此,新安的门球事业发展有了自己的“根据地”,队员们也有了自己温馨的“家”。
                  凝聚力量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长期的工作实践让李永华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二是干任何工作都要“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
  为建设老年体协领导班子,他拿出了“三顾茅庐”的精神。对有一定活动组织能力的老同志,特别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积极吸纳。例如有的同志热心门球事业,上门一次便情投意合;有的同志对门球事业不了解,不是很热心,但李永华却“粘”住不放,三番五次登门,直到说动为止。正是通过他的努力,老年体协、门协聚集了以秦俊才、朱富青、傅玉珪、郜治斌、王枢谈、王作民、江进京、陈治安、郭振忠等作为代表的领导班子,形成了团结一心、共谋门球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
  在不同时期,李永华又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省内学荥阳,省外学廊坊”、“巩固县城、普及基层(厂矿委局)、走向农村”、“提高县城、巩固乡镇、发展农村、启动学校”、“一、二、三”的目标。同时,他还针对门球活动有赛则热、无赛则冷的特点,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比赛,天天有活动。
  1998年到2001年,新安门球事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然而无情的病魔却降临到了李永华老伴的身上。1998年,他的老伴突患重病,瘫痪在床,而子女又在外地工作,照顾老伴的重担就落在了李永华的身上。那段时间,他每天就好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从家到中心门球场,从中心门球场又到家,来回穿梭。直到2001年老伴去逝,李永华无论多苦多累,也没有因为家庭影响门球工作。
               势如燎原
  新安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百分之80都是农业人口,门球发展能不能全面铺开,农村是重点。然而,要在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中推广门球,实在是太难了。为了发展农村门球事业,李永华每月都要带领老年体协、门协一班人深入各乡镇和重点村十多回,发动农民建门球场、组门球队。
  五头镇是李永华过去任过书记的地方,门球发展曾一度缓慢,他三番五次到五头镇召开重点村干部座谈会。一次,在五头镇马头村做动员时,一个农民不解地问:“李主任,城里人退休了没事儿,打打门球是娱乐,俺们既要种地,还要外出打工,平时累死累活,你还让俺们打门球弄啥哩?”李永华笑了,不慌不忙关切地问:“你一年打工、种地能收入多少钱?”老农民说:“3000来块钱。”“那要是农村人身体不好,住院要花多少钱?”他又问。老农民坦诚地说:“农村人可千万不敢有病,小病住院,一年挣的钱没了。要是大病,得花几万、几十万,那可不得了,干一辈子也挣不来。”李永华又笑着说:“是呀,无论干什么健康是本钱,打门球就是为了健康。你想想,上门球场不也是挣钱嘛,一年没病,就相当于你收入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一辈子没病,那要收入多少钱哩?况且,邻居们能到一块儿,打打门球,心情也好了,关系也融洽了,多好呀!”顿时,老农民笑了,让老农民更想不到的,第二天李永华就专门买来门球槌和球,亲自送到他家。后来,这个农民不仅成了“铁杆”门钵队员,还动员一家老少都加入了门球队。
  就这样,2004年五头镇一年就有6个村建起了门球场,并组织如火如荼地开展起了门球运动。
  新安县委在五头镇召开现场会,推广该镇大力发展门球事业的经验。由此,门球在农村发展的难题被一举攻破,呈现出燎原之势,不仅近百个村建起了门球场,还诞生了10支家庭门球队,几十对夫妻队。
  无论那个村、路多远,只要建成门球场,李永华都亲自到场祝贺,手把手教队员练球,有时在农户家一住就是几天。一次全县要举办老年运动会,为及时送达通知,他带领有关人员,两天时间居然跑了5镇7乡2矿1厂。
  这样的成绩,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2003年县委书记王树仁在听取老年体协工作汇报时表态:凡是老年体协的活动,需要我出席的,我出席,需要我讲话的,我讲话,需要花钱的,我跟县长说。县长王敬林也动情地称赞:老年体协是新安体育及门球事业的领路人。市老年体协主张何良称赞:新安老年体协是全省的一面旗帜!
                   壮心不已
  新安的门球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这样的成绩也该为他晚年留下一片赞誉之声,画上精彩圆满的句号。然而,李永华的心里却酝酿着一个更远、更大的计划——要努力创造条件,承办一次全国的门球赛。
  2005年初,机会来了。李永华听省老年体协讲,全国少儿门球赛原先安排由荥阳承办,由于一些原因荥阳不办了,听到这一消息后,李永华一方面和省老年体协联系,一方面和国家门协联系,并于2005年3月由李永华、王作民、韩成铭三位老同志到上海参加全国门球会议,进行申办。3月24日晚,李永华一行向国家门协秘书长张娜汇报了新安要承办全国少儿门球赛的意向。当晚,大家都挑灯夜战,一夜未眠,思考怎样办好这次大赛。回县后,他首先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并成立了筹备组全力进行筹备工作。  
  但意想不到的是2005年下半年,无情的病魔却降临到了李永华身上。手术后,他的嗓干己发不出声,无论参加门球赛开幕式,只能用颤抖的手写下想说的话。2006年3月2日,在县老年体协成员会议上,他听了中国门协批准新安县承办全国老年门球赛的消息后,当场写下:“这对我县门球活动的开展和提高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开拓前进……我有一个想法‘十一五’期间全县要实现‘百村百校’的目标,要为实现门球强县而奋斗!”直到2007年3月19日他离去前的几分种,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发展门球事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永华为门球事业耗尽了最后一丝生命,他永远告别了自己深情眷恋的队友,告别了自己曾呕心沥血的门球事业。噩耗传来,涧河奔流,化作声声呼喊、阵阵呜咽,球场静肃,惟有万人垂首,泪雨滂沱。
  李永华,一个永远闪烁在新安,乃至全省、全国老年体育史上的名字。
  李永华,一个曾引领健身热潮的生命,一把曾燃起万丈激情的火炬。
  他高尚的情怀、忘我的作风、坚定执著的志向,正化为50万新安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正激励着新安门球事业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力攀登!

点评

好文章,应投门球报章杂志!  发表于 2013-1-3 17:33

评分

参与人数 1票数 +2 收起 理由
夕韵风采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 17: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挺  拔   
点然门球的火把,
新安老干李永华,
虽是春蚕丝方尽,
垂留功绩最挺拔。
发表于 2013-1-2 18: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动人,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发表于 2013-1-2 18: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呕心沥血,换来的是门球的蓬勃发展。好人一生平安!

点评

前辈呕心沥血,换来的是门球的蓬勃发展。确实如此,否则新安就获得不了《门球之乡》的荣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3 10:44
发表于 2013-1-2 18: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老干部李永华忘我的工作作风的情怀,点燃了 新安门球事业的发达
一束红玫瑰.jpg
发表于 2013-1-2 18: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才能做出永远受人尊敬的事业。一群无私奉献的人,就能将门球发展的轰轰烈烈。相反的人,尤其是先私后公的一群人,占据了领导班子位置,只能使门球萎缩。

点评

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才能做出永远受人尊敬的事业。一群无私奉献的人,就能将门球发展的轰轰烈烈! 欢迎“新乡快乐人”老师光临!谢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3 10:51
发表于 2013-1-2 19: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安的门球人永远记得李永华为新安门球发展作出的贡献!

点评

新安门球人永远怀念、更牢记李永华主席为新安门球发展作出的贡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3 10:58
发表于 2013-1-3 10: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点评

欢迎“钢铁锤”老师光临!谢谢支持! 感谢您为《门球之乡(新安县)门球》精心制作的祝贺图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3 11:03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0: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二小 发表于 2013-1-2 17:45
挺  拔   
点然门球的火把,
新安老干李永华,

感谢1.jpg
欢迎你在次光临.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0: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杯清茶 发表于 2013-1-2 18:15
前辈呕心沥血,换来的是门球的蓬勃发展。好人一生平安!

前辈呕心沥血,换来的是门球的蓬勃发展。确实如此,否则新安就获得不了《门球之乡》的荣誉!
感谢老师的关注与支持.gif

祝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幸福健康.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0: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乡快乐人 发表于 2013-1-2 18:31
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才能做出永远受人尊敬的事业。一群无私奉献的人,就能将门球发展的轰轰烈烈。相反的人, ...

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才能做出永远受人尊敬的事业。一群无私奉献的人,就能将门球发展的轰轰烈烈!
说的好!.gif
欢迎“新乡快乐人”老师光临!谢谢支持!

欢迎光临、谢谢支持gif.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0: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寒露 发表于 2013-1-2 19:03
新安的门球人永远记得李永华为新安门球发展作出的贡献!

新安门球人永远怀念、更牢记李永华主席为新安门球发展作出的贡献!
真诚欢朋友光临2.gif

美酒送祝福真诚谢朋友.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1: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钢铁锤 发表于 2013-1-3 10:05

欢迎“钢铁锤”老师光临!谢谢支持!
欢迎光临、谢谢支持gif.gif
感谢您为《门球之乡(新安县)门球》精心制作的祝贺图片!

感谢你.jpg
发表于 2013-1-3 11: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动了。一个对门球无私奉献的人,将永远被门球人尊敬,怀念。

点评

我们永远怀念一个对门球无私奉献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3 14:36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4: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皖闽 发表于 2013-1-3 11:16
太感动了。一个对门球无私奉献的人,将永远被门球人尊敬,怀念。

我们永远怀念一个对门球无私奉献的人!
思念远方的朋友.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28 15: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