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楼主: 傲然挺立

三门峡诗文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3 1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一生平安——
秋来景怡心醉
共品生酒一杯
道上声吉祥语
百花艳添秋辉
亲人安家和睦
心静宁福永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4 18: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3-10-29 11:12 编辑

——中国梦必成真——
老虎苍蝇一起打,
大小贪官害了怕;
人民高声唱赞歌,
清除社会污与渣;
大好形势蒸蒸上,
百姓都把领导夸;
国富民强中国梦,
试看谁敢来打压。
——傲然挺立
                        
领导自身正,
不怕你狗蝇,
大小贪官一起扫,
不信不能好!
——球场轻风

领导自身正,
打铁自身硬;
当官己身洁,
不怕雷与风;
带民向前进,
扫除贪腐虫;
万众一条心,
共筑中国梦。
——傲然挺立


老虎苍蝇都怕杀,
一挥巨手屎尿拉,
如来神手今朝在,
尽扫虫孓世界夸。

——门球迷66

如来神手今朝在,
宇宙澄清万里埃;
扫除一切害人虫,
亿万人民乐开怀。

——傲然挺立




一从世上有人来,便有贪腐鬼怪霾;
可记清朝和相事,家银可抵玉库财。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帝澄清万里埃;
今日齐呼毛脸汉,只缘四害要成灾。

                     ——门球迷66/文

开天辟地有人在,私有财产出鬼怪;
清朝宰相和珅事,不义之财聚山台。
习总如今发号令,老虎苍蝇不留害;
悟空奋起金箍棒,打杀妖魔灭祸灾。

                     ——傲然挺立/和

傲然挺立好诗才,信口说来理不歪;
国事家事球场事,事事关心尽释怀。
近平治乱雄心壮,铁腕
岐山举棒来;
腐败小虫哪里跑
,埃霾定退宇天开。
                      ——门球迷66 /文

门球迷六老师好,网上管员提醒了;
门网谈球不论政,国家大事少涉到;
网上别再谈政治,少给自己添烦恼;
提醒老师来注意,自找乐趣心情好。

                        ——傲然挺立/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 14: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3-10-29 11:13 编辑

浪淘沙
——国庆——
把酒庆东风,与君共荣。
祖国华诞天下庆。
正是西方衰颓时,这边大红。
七十二年过,说也匆匆。
矢志不渝事竟成。
翘首两个百年日,
何等昌雄!
——宗珏2021/10/1作


国庆举杯同,万民欢腾,
华诞之日普天庆。
老美霸权衰败时,
华夏称雄!
建国七二年,却也匆匆。
百姓幸福锦前程,
双百之年过去后,
世界繁荣!
傲然挺立和
2021年10月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12: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1-10-8 12:56 编辑

——转天下豪杰老师贴——
                话说诗词   (一)
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有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谨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话说诗词   (二)

                古体诗例
1、五言古风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七言古风
李颀:琴歌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话说诗词   (三)
                      绝句
1、五言绝句例诗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一首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正格五绝。其平仄要求是:()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括号内的字可平可仄。
    对照这一要求,王维的诗声韵十分严谨,巧借红豆抒发了浓浓的相思之情。

    2、七言绝句例诗
    李白: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一首首句入韵的平起式正格七绝。其平仄要求是:()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诗人的诗不仅声韵严谨,而且顺畅自然。诗情和奔腾而下的江水浑然一体,确实是诗中瑰宝。

    3、借此机会,我将自己最近学写 两首绝句(五绝、七绝各一首),分享给有兴趣的网友。
    五绝·题赠翔云版主
    翔云笔似亲,版主墨如情。
    字字亲情在,篇篇四座惊。
  这是一首首句入韵的平起式别格五绝,其平仄要求是: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
    不仅声韵符合要求,而且四句诗两两对仗;以翔云版主饱蘸 对网友深情厚谊的笔墨,写出的主题帖也好、回帖也好,总是字字饱含网友情;篇篇洋溢着沁人心扉的温馨 !
    另一首七绝·边城风情
         习国风情承雅韵,湖街酒味溢香醇。
     金龙湖水甲天下,寨坝明珠耀国门。

     这是一首仄起式别格七绝,其平仄要求是: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四句也是两两对仗,抒发了对边城风情的赞美!
话说诗词   (四)

                      律诗

    1、五律诗例
      刘脊虚: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2、七律诗例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转顾绅老师五律一首:雅趣闻歌《富豪一桌酒》
      感君悲悯意,一曲透深情。
      即席声含恚,闻歌泪欲倾。
      不惟才智溢,敢作肺肝鸣。
      但愿乘风去,哀音动宇庭。
  这是一首首句不入韵的平起式正格五言律诗。其平仄要求是: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对照要求,可以看出顾老师写格律诗的造诣很深,平仄声韵十分严谨。诗中抒发的情感更是感天动地!
    读了这首诗,在我眼前浮现出这样的一幕:诗人应邀参加宴会,席间,听到一曲饱含无限深情的歌。一方面对歌中的残忍之敌充满了愤恨,一方面被歌中那为国为民、不畏强敌而壮烈牺牲的英雄感动得潸然泪下;不只是因为英雄的才华横溢,更在于英雄的忠肝义胆!听着这感天动地悲壮的歌声,诗人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到乘着这浩然之风随英雄而去的意念!
        “话说诗词”    (五)
       宋词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以其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诗词》。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
    “话说诗词”  (六)               
       宋词例1
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蝉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双调50字。其平仄要求是: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话说诗词”   (七)      
            
                  宋词例2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
    单调33字。二字句叠一韵。其平仄要求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话说诗词”   (八)
     宋词例续
       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又名“一丝风”、“步花间”、“桃花水”、“画楼空”、“偶相逢”、“渔夫家风”等。双调44字。其平仄要求是: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话说诗词”(九)
          宋词续例
              蔡伸:十六字令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其谱式为: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话说诗词”(十)
            宋词续例
         张泌:南歌子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晚风凉,高举水晶帘额衬斜阳。
《南歌子》又名《南柯子》、《风蝶令》、《碧窗梦》、《望秦川》。单调26字,可重复作双调,首二句常用对仗。
    其平仄要求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话说诗词“(十一)
                      宋词续例
                        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又名《渔父》、《渔父乐》。单调27字。第三第四两个三字句常用对仗。
           其平仄要求是: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话说诗词”     (十二)
       宋词例续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本名《谢秋娘》,又名《望江南》《江南好》。单调27字。两个七字句常用对仗。可重复作双调。
    其平仄要求是: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话说诗词   (十三)

            宋词例续
     刘禹锡: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单调27字。叠一韵。
        其平仄要求是 :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话说诗词  (十四)
         宋词例续
李煜:捣练子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又名《深院月》、《夜如年》、《杵声齐》等 。常作怀念征人之词。单调27字,可重复作双调。
      其平仄要求是: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13: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1-10-12 15:52 编辑

       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也叫“七绝”。

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七绝的平仄格式有四种 附:( )中 可平可仄, 红字平 是韵脚。

第一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第二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第三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第四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14: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1-10-8 20:25 编辑

                 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         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         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         律诗不同。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         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          为平平脚);、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            仄  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        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格律对照

一)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对照例诗: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对照例诗: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三)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格律对照例诗: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格律对照例诗: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说明:加括号字表示可平可仄,红体字为韵脚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20: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1-10-8 20:57 编辑

——诗词中的对仗和要求——
对仗 对仗指(律诗、骈文等) 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1] 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对仗多用于骈文
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对仗要求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
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邻对
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称为"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
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自对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
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借对
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借对有两种借法。
1、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如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2、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示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错综对
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
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流水对
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
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合掌对
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
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
律诗对仗规则: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因此,像《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9 2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3-11-11 11:27 编辑

转初中校友田福卿《诗海选粹》中诗六首
1、京剧《秦香莲》之包公相爷
            (新韵)

王权霾势暗皇城,贫妇鸣冤告御封。
驸马杀妻情义断,包公执法是非清。
凛然有道悬龙剑,阴险无德毁锦程。
一桑开铡陈世美,三山五岳荡回声。


2、看京剧《锁麟囊》所悟            

(新韵)

尘衔岁月去如筝,阁启麟囊记忆明。
饮泣怀愁亭侧雨,生悲割爱轿边风。
人穷有志天难老,义重无忧梦不惊。
鹤羽翻飞腾信物,恩深似海续前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0 15: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3、看评剧《花为媒》生慨
(新韵)
唱腔流水荡溪泉,剧种清新论演员。
一见名伶堪月下,忽来酒可醉花间。
艺林本是提纯事,文笥只为经典缘。
凤去今从何处找,秋翁苑里牡丹仙。
4、京剧《龙凤呈祥》演绎之慨
(新韵)
慈悲普度救余生,恭谢活佛国母诚。
屠戮怀阴藏甲迹,叱责无礼断亲情。
梨园挚爱常青树,玉殿相传几代声。
淬火丹炉句千古,警人遇事乘东风。
5、京剧《吕布戏貂蝉》中睿智司徒王允
人伦可树鉴三纲,逆旅诚然悖惘常。
吕布胸怀霸妻恨,太师眼见抢妻亡。
几翻乘乱施心计,精运筹谋救国殇。
智斗枭雄一除二,司徒猎虎狩豺狼。
6、看京剧《空城计》委实揪心
(新韵)
只影旗单敢戍城,洞深当虑匿神兵。
抚琴流水无波闪,漏巷垂杨有鸟鸣。
唯恐失蹄跌玉骥,空怜铩羽断通灵。
揪心看客吓身汗,司马多亏脑进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1 13: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夏益民老师——
杜甫李白诗圣仙,老师半时律六篇;
出口成章当今谁?益民老师首当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20: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1-11-1 20:48 编辑

              ——秋窗月夜——
                 ——傲然挺立——
秋窗月夜风光美,鲜花月伴令人醉;
色艳靓丽真如画,梦入仙境乐菲菲。


七绝·和傲然挺立老师诗《秋窗月夜》

双手推窗秋夜美, 一轮明月洒清辉。
假山呵护真花艳, 梦入广寒不返归。

——天下豪杰2021年10月22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2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1-11-1 20:59 编辑

——美景如画——
——傲然挺立——
青山绿水树红花,渔翁驾舟把鱼打;
风光秀丽美如画,好似仙境落凡家。

七绝·和傲然挺立老师诗《美景如画》

天下豪杰2021年10月21日作

青山绿水红花树,河里天然产蚌珠。
撒网打鱼人自在,舟行此境去仙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20: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3-11-11 11:28 编辑

                                         ——三门峡风光——                                                                         ——傲然挺立——                    
               天呈异彩三门峡,万里黄河浑如画;               
               文明之翼承璀璨,九曲飞歌锦添花。

                                  七绝·读傲然挺立老师帖《三门峡风光》
                                        ——天下豪杰2021年10月21日作——
            天呈异彩三门峡,万里黄河美似画。
         九曲飞歌歌盛世,文明之水育奇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7: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3-10-29 11:18 编辑

        读罗珊老师校友诗有感
茫茫细雨车依行,游览美景在园中;
申时回归清华园,忆想起来情更浓。
                ——傲然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2: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23-10-29 11:22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3-4-10 08:47 编辑
            ——赞网友——
唐有诗圣和诗仙,今有二师不平凡;
草原牧马创谜拦,山水长流不得闲;
谜语条条都押韵,每首都是好诗篇;
你来我往互交流,谜语天天不间断;
若论功劳谁最大,并驾齐驱冲向前;
大力弘扬谜语拦,两位老师多奉献。
              ——傲然挺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3 0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