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传到中国已经24年了,从无到有,从无知到成熟,从小学生到老师了,这是中国门球人努力的结果。到现在为止,外国人请教练很可能该请中国门球大师了。中国人满意了吗?没有,不过从2010年中国人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已经说明中国的门球技艺成熟了,在世界之林已经独树一帜了。
从技术和战术上的成就上讲,中国门球人应该满意了,但并非这样,因为,虽然门球取得了这样的成绩,门球人感到门球在我国体育界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这使人非常生气。经过细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中国体育权威仍将门球列入休闲体育范畴内,换个名字叫什么“社会体育”。既然是随意锻炼锻炼身体,不列入竞技范畴,就没有什么可在国家级的体育节目中或通过各个大媒体中大量宣传传播的可能性。
不服气,不可能服气,中国500万门球人就是不服气。中国门球人为国家争了光,难道一个门球没有一个台球的球大吗?百思不解。其实门球人要求的不单纯是休闲,更重要的是竞技。休闲的太闲了,慢慢悠悠不过瘾,竞技体现的少了点不过瘾,要求改革、创新、前进。
其实,仔细想想,门球要进入竞技体育范畴,需要改革创新的东西还真不少,能不能将门球提升到像宋朝时期的宫廷“足球”的台阶?能不能将门球上升到像乒乓球那样受国人喜闻乐见、爱不释手的“国球”?
我相信,现在门球人只要不断地大胆地开发大脑智慧,推波助澜,勇于创新,不断改革,一定会有满足或基本满足的时候。大胆想,大胆创,大胆改,大胆革,就能加快逐步满意的步伐。门球毕竞是个新东西,要彻底认识它,理解它,利用它,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努力啊!前途是光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