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绵竹吕松

发展新队员是当务之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23: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 于 2012-8-20 23:44 编辑

发展新队员是好事,希望发展更多的门球爱好者。
2232304zfz44wz2w1c493z.jpg
发表于 2012-8-21 16: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四 于 2012-8-21 18:52 编辑

      老吕,请把这个帖子稍加整理,发四川门协。网址是:sichuanmq@tom.com     今年职工赛我曾向省门协秘书长冯仕敏讲过这事,他很感兴趣,要我们给他个材料。
发表于 2012-8-22 00: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门球队员是我们的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09: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校长你好!我按你的建议将本帖并附照片一齐发到<四川门球>后,因网址手续不齐本帖被退回。我又按2011年第4期<四川门球>的网址发去,仍系网址手续不齐本帖被退回。你如果电话问一下冯主编就更好了。谢谢!
发表于 2012-8-22 10: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对!说得好!我们这里的情况也令人担忧。发展新队员是当务之急!否则门球就会走向衰退了。
发表于 2012-8-22 12: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新队员真难,在我们锦州在职的没人玩,都是退休后才接触门球的!
发表于 2012-8-22 16: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新队员,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发表于 2012-8-22 16: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各种奖励,才能更快发展新队员。
发表于 2012-8-22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山 于 2012-8-22 17:22 编辑

      去年来了一位刚退休的,说想打球.站在球场外天天看老队员在玩,就是没机会上场,没机会练球,几天后怎叫也不来了.
    今年又来两位,还和去年一样,现在天天在场外拿着杆子看,老人们走了,他们也回家去了.(钥匙老同志拿着),不知还能维持多久。大家都知道,球场是老干处修的,球场门上面写着"老干部门球场".一块球场,10几个老头在玩,新队员想打也没地方,在职就根本不敢来,小孩放假了想看看,球场都不让进。
    发展门球,谈何容易?难道这球场就是“老”字号吗?难道工会、共青团、社区就不能修快球场吗?难道老队员不能让一让,教一教吗?
发表于 2012-8-22 17: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发展新队员很难,我们这里老队员大多是原退休干部,现在年龄都偏大,60至70的是主力,不少都在80左右了,有后继无力的感觉。要让门球具有生命力,必须提高门球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认识和接触门球,获得社会更多的支持
发表于 2012-8-22 22: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措施好,方向对,工作做到了家,有此成绩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12-8-24 18: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年轻队员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经验值得学习!
_11872556805518806108[1].gif
发表于 2012-8-24 19: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发展新队员,难!
    1、发展老年人也困难。刚退休的:女人有的怕晒黑,影响美容、看孙子外甥;男的炒股、想法挣钱、打气排球(多是原来擅长排球者)....。加之有的门球队不和谐,等等
   2、发展在职人员不可能。整天上班,没有时间打球,运动会没有门球比赛项目。
   3、发展少年无条件。少年很喜欢门球,学校不设课,学习压力大无时间打球;家长怕孩子影响学习影响升学,不支持;假期无人教,加之场地等条件等......

    现状是每年新队员有几个,但吐故多,纳新少,我们老百姓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着急也是白搭。记得有位健康专家(齐国力、洪昭光记不清了)说过“荣誉是领导的,成绩是大家的,金钱是儿女的,老婆是别人的,唯独身体健康才是自己的”。老年人责任心强,爱操心。不是我说泄气话,老同志保证健康第一,就别操那么多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8-13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