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查看: 8717|回复: 32

对“得分不封顶”的粗浅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9 17: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门球狂人 于 2012-8-10 13:19 编辑

        尽管在此之前门球的规则就在不断修改之中,但不得不说到目前为止“得分不封顶”的出台是对原有规则的最大颠覆。所以在此条新规应用即将周年之际,应该对其实施效果展开正确评估。
        本人对这一条款从一开始就持反对意见,通过一年的实施,更加坚定了本人的态度。尽管意见不一定正确且难免粗浅,但愿意表达出来供大家批评。
        
一、取消了门球的最大特点
        几乎在所有比赛项目中,都是计时或计分各取其一,计时者分数不封顶,计分者时间不限制。唯有门球采取了限时30分钟、限分25分,以分为主、突然死亡(也叫满堂红)的形式。这是门球赛事与其他赛事的最大区别,其中“满堂红”就是门球最大特点与最大亮点。实行“得分不封顶”,实际上是取消了“满堂红”这一门球的最大特点与最大亮点。
     
二、违背了门球的基本规律
        第一,门球有三门一柱,正确叫法为一门、二门、三门、终点柱。“得分不封顶”使得终点柱不能够再叫终点柱,而必须要改为“中柱”。此等改法,恰似篮球之篮板不叫篮板,乒乓球拍不叫球拍,违背了基本规律就是动摇了根本。
        第二,门球比赛时,从开球放球开始,到撞击终点柱成为死球之前,期间球员是不能把自球拿在手中的,仅在闪击时可以稍微触碰自球。但“得分不封顶”以后,自球在撞击所谓“中柱”以后,却可以由球员(或裁判员,这个问题到现在没有结论)自行把球拿起。此时此球是死球还是活球,以目前之门球规则,无法厘清、无法解释,扰乱了门球之基本规律。
        第三,过三门打出双杆,单干上柱后第二杆续击权被取消于理无据。既然把终点柱改成了中柱,撞柱成为了和过门一样的得分行为,撞柱后比赛还在继续,此时的双杆续击权就应该存在,被取消只能是一种硬性的人为规定,于理无据。但是允许续击也存在问题,由谁把球放到开球区?时间是不是要控制在10秒之内?超时算裁判用时还是球员用时?如硬性取消续击权,双杆的使用是否还要记录一次?正如一句谎话要靠十句谎话来圆一样,如此的违背规律之行为,产生的后果就是处处矛盾。
        
三、降低了门球的竞赛品质
        第一,使门球变成只斗勇,不斗智的项目。门球看似平淡无奇,简单易学,实则奥妙无穷,易学而难精。它动中有静,静中含动,于平静中蕴含着激烈绞杀,既有球类的运动角逐,又有棋类的智力比拼,是一项集技能与智力于一体的综合竞技项目。其单球技能没有激烈的体能对抗却堪与斯诺克的精巧相匹敌,而十球环环相扣所演化的无尽战术变化不仅能与斯诺克的精巧算计相比,而且不亚于任何一项棋类项目。正是这种智力因素的存在,使得门球成为了一种高品位的竞技项目。实行“得分不封顶”以后,大大降低了门球的智力比拼程度,使得门球成为了一项只追求得分的项目,过去门球比赛为得分所进行的控制与反控制,以及声东击西、丢卒保车、围魏救赵等计谋,周旋、躲避、引诱、攻击等战术,很大程度上被直接的过门、撞柱得分所取代,比赛过程的曲折、精彩程度大大降低。
        中国门协副主席续川在谈到门球的特点时说过:门球是一项“慢运动”、“轻体育”项目。如果一个体育运动项目没有激烈的运动对抗,再没有高级的智力比拼,那么这个项目只能是一项低级的杂耍。请看斯诺克、冰壶等没有激烈运动的项目,那一项不是靠丰厚的智力底蕴来支撑的。
        第二,助长了乱打乱冲的风气。在正式的比赛中,教练也会适当留球,但留球的比率已大大降低,一是为了进门得分,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以前场内局势不利,场外球基本不会进场,但是现在如果场内局势不利,得势的一方会尽可能多的上柱,上柱球又变成了待进场球,留球的一方永远没有了先手球的机会,索性就孤注一掷,被动时也进场一搏,助长了不成功就成仁的赌徒心理。有一种说法我不能同意,就是“得分不封顶”促使人们更加刻苦的练球,提高技术。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其实是一种以偏概全,在战术高超的情况下,技术的高低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取胜的保证,25分制也绝对不存在可以不练球、不要技术的情况。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不封顶鼓励冲二门、远穿球,鼓励所谓的提高技术。但是了解门球的人都知道,门球的远穿球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个人技术所决定的,在门球场上场地的因素永远是远穿球绕不过去的障碍,一个成熟的队员的远穿球成功率会比较高,但是一个成熟的队员永远不会把远穿球的成功和一杆成功的擦球相提并论。即使在目前门球技术已经有了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也没有任何一位门球人敢说二门率百分百,就是最好的例证。门球永远是一项“不热闹”的运动,那些在门球的平静中看不到激烈拼杀的人,是不得门球真谛的,哪怕他整天泡在球场上,也只能是一个“凑热闹”的。
        第三,门球最后的悬念没有了。不仅门球的最大特点“满堂红”没有了,而且门球最后的悬念也几乎没有了。过去的比赛中,通过开局、中局的角逐,一方逐渐控制局面,如果双方均势力敌,得势不得分最后被翻盘的情况大量存在,胜负往往就在最后几十秒或者就是最后几秒,有时甚至不到最后一秒,鹿死谁手根本无法料定,特别是高手之间的对抗,这种情况更是比比皆是。实行“得分不封顶”以后,这种局面几乎完全不存在了,一方得势以后只要抓紧时间得分,如果能有3个球上柱,落后一方就几乎没有了回天之力,后半场比赛基本就是垃圾时间,大大降低了门球的魅力。
        最后,得分不封顶造成的后果就是教练员的懈怠。记得中国足球曾经的外教霍顿有一句极具讽刺的话: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踢,就往球门里踢。现在把这句话套用到门球上,就是:如果你不知道(已过三门的球)球该往哪里送,那就撞柱。得分不封顶发展到最后,就是在全国再也找不到能够运筹到“满堂红”的教练,门球场上到处充斥的越来越多的就是一些头脑简单、乱打乱撞的所谓教练。
        要知道,世界门联目前实行的还是25分制,我们这样自废武功,虽然在目前还看不出什么,因为就目前来说,我们中国的门球因为年轻人的加入,技战术水平都高出了国际上一大截,但是从长远来说,危机是存在的。除非我们把国际规则也改了。

点评

欢迎争鸣和研讨的文章多多上传中国门球网.  发表于 2012-8-10 13:21
请老生畅谈老师把字体改大一些,便于阅读。 认真评价“得分不封顶”的文章不多,所以本文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发表于 2012-8-10 00:08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7 金钱 +36 收起 理由
三证球迷 + 9 + 8 很给力!好文拜读,以理服人!
悠然 + 8 + 8 好文章!
极限科学 + 2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9 17: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深透,切合实际。
发表于 2012-8-9 19: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很好的文章,分析得有道理。特别是“如果一个体育运动项目没有激烈的运动对抗,再没有高级的智力比拼,那么这个项目只能是一项低级的杂耍。”更是说到了点子上。
发表于 2012-8-9 22: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精华文章!
发表于 2012-8-10 03: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保守文章,论据举了一些,但还不全面完整。应该再举完整一些,然后放入囚室,使门球的白胡子越长越长,然后当神像敬起来。最好能将中国的门球场像外国人一样也修成自然草地,那才有玩头呢!那样,中国的砂土地和人造草门球场也消失了,门球就成了一件古董或写入中国短暂的历史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09: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生畅谈 于 2012-8-10 09:47 编辑

谢谢几位老师的赞扬。但我更看重再聊聊老师的不同意见,谢谢您说我有一些论据,我希望看到您的论据。
林老师您好!很不好意思,我的编辑功能里,字体一栏不能使用,我也没有认真的去找原因,给您的阅读添麻烦了。我非常期待您的观点。字体放大就麻烦狂人老兄吧。

点评

试试先点击“回复”两字,而后界面可以调字的大小。  发表于 2012-8-10 13:07
发表于 2012-8-10 11: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觉的这个规则有点太随便了,想改就改。
不封顶,指挥不那么重要了,要么得分,要么死亡,赌吧。
封顶的时候,战术很重要,那个球更好看

点评

"封顶的时候,战术很重要,那个球更好看"说得好!让人屏住呼吸的场面,随着得分不封顶的出台消失了。  发表于 2012-8-11 00:40
发表于 2012-8-10 12: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佩服你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精神。得分不封顶实行后受到欢迎并被说成是改规的亮点,但不能因此说就好到了完美和极致。不封顶既然已写进规则,执行就是了,但不能说连不同认识都不许讲。你提的几个方面是有理有据的,并且很有说服力。我也补充几句,供参考。
      一、撞了柱的球是界内球或是界外球。界外球进场进门无效,界内球而享受了别人不能撞击的权利,因此它颠覆了门球的基本规则。二、不利于与国际接规。国内习惯了如何出国打比赛,境外来比赛如何应付,叫人家跟着你的规则走?三、得分不封顶助长了一边倒。尤其是1球为3球撞柱,3球再进门连得3分没有难度,不合情理。四、规则一般不易大改,要简化。尤其大的方面不要轻易动。大家都愿改的,要放在附则,你自己想怎么打都可以,不必清一色都按此执行。做大的改动,我认为是利少弊多。反对者可批评,但这是我自己的认识。
发表于 2012-8-10 22: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分不封顶有可能造成新的一边倒现象,不少网友都有这种担忧,实际战例统计结果可以作为验证(或消除)这种担忧的证据。
    只须看有先手撞柱球一方或有多球撞柱一方的胜率大小,即可说明是否有一边倒的倾向,这如同云台山人老师和路凡老师过去对双杆在实战中胜负影响统计结果那样,有些问题就不言自明了。
发表于 2012-8-11 10: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门球老人很怀念25分封顶制。霸州海润俱乐部搞了两年单打精英赛,采用的是25分封顶制。

点评

您说的“门球老人”的意思是球龄长的人吧。霸州精英赛是25分封顶制+无双杆,双杆的取消促进了“旧的双杆门球技术”的演变和创新,但淘汰赛的20分钟时间,我认为这样战术回旋的余地变得狭小了。字数有限不能详述见谅  发表于 2012-8-13 14:59
发表于 2012-8-11 11: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健身!是体育运动的最高目标!也是最终目的!
发表于 2012-8-11 14: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有力度、有思想。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18: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有朋友谈起霸州精英赛了。
发表于 2012-8-12 09: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的分不封顶的看法:
1, 实践早已证明过去的封顶玩法,有一个大缺点,就是把打球引向消极,球过了三门以后就不求进取,唯恐撞柱后死亡,使己方战斗力大减。更有违反运动规律的是如果前15分钟内有过三门的球,被对方抓住,会出现帮你撞柱的现象。所有比赛对“消极”都是忌讳的,有的要直接扣分,篮球要失去控球权。所以我早对封顶规则有意见。认为对此改革是有必要的。
2,目前的改革第一个不合理的地方是撞柱得利太多,过去因撞柱对战斗力损失太大,故撞柱给两分(还嫌不够),现在撞柱球,免受攻击,还可控制一门后大片地方,使成为对方禁区。再给两分没有道理。
3,所以我的改革方案是: 撞柱如过门,一门四门化。球始终停在场内,撞柱有续击权,給一分,不拿出界外,下一步是争取进四门,就是一门,(不称一门是因没有一门的那些特殊规定。
这样,也解决了楼主提出的第二之2和3的问题。
4, 这个方案减少很多撞柱的获利,球仍处在可能被攻击的位置,对方还可派员守一门,攻防力量更平均。有利于“战术”的应用。

点评

现行规则表面是“国产”,实则是“洋货”。我认为它的原创者们是一群“体育门外汉”,规则中有很多不伦不类的规定,目前,还只能叫“游戏办法”,根本无法列入体育竞赛规则之中,它不配。不封顶,是中国门球人纠正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13 19:19
发表于 2012-8-13 19: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烨鹤 发表于 2012-8-12 09:39
我对的分不封顶的看法:
1, 实践早已证明过去的封顶玩法,有一个大缺点,就是把打球引向消极,球过了三门 ...

现行规则表面是“国产”,实则是“洋货”。我认为它的原创者们是一群“体育门外汉”,规则中有很多不伦不类的规定,目前,还只能叫“游戏办法”,根本无法列入体育竞赛规则之中,它不配。不封顶,是中国门球人纠正了其中的“硬伤”之一。还有很多急待解决。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容易的,不封顶试验了十来年才入规,还是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主题帖(一)种的2、3项就属此类。
对待现行规则的态度,分成两大派,一是维护派,主张老老实实地跟国际规则走,从人数上说,这一派占绝大多数;另一派就是改革派,认为现行规则问题多,得改。我是后者,楼主肯定是前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